对互联网保险,我们第一个理解是产品,第二个理解为渠道,第三个是理解则是思维方式。迎接互联网保险革命,要完善企业机制,加速技术更新,加强人才保障,做好保险服务,提高保险投资效益,注重风险防范。
保险在市场化、互联网化过程中形成了大数据的历史积累,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和创新空间。行业信息共享平台是保险行业发展史上一件开创性的全新事物,也是全行业的共同事业,是举行业之力办行业之事。
互联网金融是新业态。互联网保险是以客户为中心,借助大数据、搜索引擎、云计算、移动互联和物联网等,对传统保险业的流程和技术进行变革、升级和改造,是基于互联网技术的创新和保险的重塑。
流程的创新,涉及电子商务网站、APP、微信服务、第三方合作等一系列内容。产品的创新,包括对传统产品的改造,基于使用行为的新产品推出等内容。在前面两个的基础上,才能谈得上模式的创新。
易安可以说干了三个工作:第一,搬运工。把原来作为存在的保险刚需从线下搬到线上。第二,改造工。把原来在传统营销模式下的产品,通过互联网渠道卖出去。第三,紧跟互联网化、物联化等领域创造出来的保险需求。
保险是从无形产品到有形服务的转化。互联网最大的特点、强项是解决了时间和空间的问题。通过时间和空间优化之后,保险大有可为。在做互联网保险过程中要考虑怎么样能够把保险和场景深入结合。
互联网在保险业供给侧改革上担负了重要的推动角色。互联网保险发现了很多新的风险保障需求,互联网技术手段对整个保险的服务体验做了大量的优化。通过技术的革新,互联网保险让公司有能力为更多被保险人提供更好地服务。
80后、90后是互联网保险的绝对主力军,未来,谁能够真正掌握这些年轻保民的心理,谁真正体察到他们的痛点,为他们做实实在在地服务,谁就能在互联网保险创新道路上走得更远。
不管对于保险公司还是保险中介机构,车险都是很重要的险种。目前在车险领域有很多创新的形式, 我们定义是帮忙不添乱,先要有规范,然后在这个基础上创新,同时能够连接和共享。
碎片化实际上只能保障客户一部分短时间的安全和利益,整体利益和长期生命安全、财产的保障靠碎片是不能实现的。我们也会做娱乐化的东西,但会轻娱乐化,根据客户的真实需求来进行创新。
现在说互联网+,都说保险+互联网或者互联网+保险,大家想把全流程都做。我想,互联网保险要做减法,把那些不是核心的东西,能拆的拆掉、能去的去掉。保险公司不需要重复建设。
保险公司不但要形成保单,而且要把保单转换成忠实的用户。互联网保险实际上在一个维度上解决了这个问题,那就是把过去集中式的办理服务变成了分散式,让用户自己在互联网上自主寻找服务、获取服务。
互联网企业在不断下沉金融服务,传统金融企业又不断往上塑造产品。真正做保险,我觉得需要修炼内功,不仅仅是图有一个噱头,图有场景,图有一个所谓的伪创新。
互联网保险的探索刚开始两三年,现在产品设计上的特点是:产品碎片化,一般比较简单,用户要求非常好的体验。很多保险产品嵌入在场景内部,对保险系统要求也比较高。
通过手机采集到的用户行为数据,是真实的、海量的细节行为数据。可以通过大数据算法,在12.8亿用户群体中找到在不同场景、不同场所、不同时间,可能的潜在用户,把产品送到他们的面前。
在传统保险领域,风险控制主要是在核保和核赔两个方面,在行内叫“两核”。随着行业数据积累越来越多,“两核”工作也在发生一些变化,用数据模型的方法,对其进行优化改进。
在客户管理上,可以更加精准地识别客户;在企业运营上,SAS能够监控营销绩效,能够看到业务流程是不是正常运转;在风险上,SAS可以做一些风险欺诈识别,可以做灵活的定价分析,可以做很好的费率计算。
未来,健康保险一定要利用大数据。现在国内的健康管理没有做得非常漂亮的,这是因为没有保险机构指导。需要一个可控的、完整的健康服务链。所谓完整不仅仅是体检,还有体检后的慢病管理及国际医疗。
健康保险有巨大的发展潜力,但是在这一领域,保险公司并没有控制医疗服务过程和医疗服务成本。保险和健康的结合要围绕大的生态系统,包括社保和商业保险、居民的健康管理、可穿戴产品以及政府机关所有大数据的整合互动。
养老健康跟保险如何结合?目前,华龄在做数据的采集,专家提供数据的分析,保险公司基于数据来设计保险产品。健康管理和保险之间有密切的结合点,数据采集和分析对涉及到相关老年疾病和老年健康险种有非常大帮助。
互联网虽然不能解决健康保险的专业化,但是互联网可以使我们的客户体验更好,满意度更高,互联网还可以使我们降低成本,提高效率,因此必须要充分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