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中国银行保险报时间:2023-11-30 09:31
编者按:
2023年11月,个人养老金制度迎来落地一周年。一年来,个人养老金账户开户量持续增长,可投资产品不断推出,但也存在覆盖人群不足、缴存占比较低、部分产品投资收益不理想等问题。如何提高个人养老金的吸引力?本专题对此进行探讨。
□记者 朱艳霞
2023年11月,个人养老金制度迎来落地一周年。在银行、保险公司等金融机构的大力推动下,个人养老金试点稳步推进,相关账户开立数快速增长,目前已超过4000万户,可投资产品已有740多款。不过,试点中也存在覆盖人群不足、缴存占比较低、部分产品投资收益不理想等问题。
如何提高个人养老金的吸引力?如何将这一制度优势惠及更多人群?如何让投资者更好地选到适合的产品?针对这些问题,《中国银行保险报》记者进行了一番采访。
开户情况良好
仍需覆盖非纳税人群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数据显示,截至2023年6月末,全国36个先行城市(地区)开立个人养老金账户人数已超4000万人。
“目前来看,个人养老金开户情况整体表现相当不错,已占国家个人所得税缴纳人群的50%以上。”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发展战略研究院研究员、世界社保研究中心秘书长房连泉表示,这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各大银行对开户推动力度大,且将开户数作为重点指标。
记者了解到,个人养老金制度试点一年以来,金融机构高度重视,多渠道、多形式、多层级地开展政策宣导。以建设银行为例,线上渠道方面,该行通过官网、官微、抖音号,同时结合客户经理云工作室、精准营销系统等做好宣传推广;线下渠道方面,通过网点大厅、各类活动,采取微沙龙、主题活动形式对客户进行宣教。
建设银行相关负责人表示,该行通过丰富养老客群画像标签、加大模型数据客户洞察、强化商机赋能支持,深挖个人养老金潜力客户、价值客户,持续开展个人养老金大礼包等活动,有效带动了业务增长。
保险业也在积极推动制度落地。以太平养老为例,该公司各分支机构结合政策要求紧盯当地市场,充分发挥团体客户经营优势,通过线上线下多渠道触达目标客户。截至2023年11月,累计规模保费合计超亿元,期末有效户数超2万个。
不过,个人养老金账户仅针对个人所得税纳税群体提供相应的税收优惠,对中低收入群体缺乏吸引力。房连泉表示,我国个人所得税纳税人口仅6500万人左右,不足劳动人口10%,进一步扩大个人养老金账户覆盖面,需要提高普惠性,让更多非纳税人群加入。
友邦人寿、复旦大学等近期联合发布的《中国个人养老保障白皮书》也显示,相较中产阶层,低收入人群也有较强的养老资金保障性需求和意愿,期待未来有更利好他们的政策出台。
如何惠及更多人群?多家银行保险机构给出了自己的看法。
“建议优化税优政策,针对非个税纳税群体提供领取阶段个税豁免政策,扩大账户覆盖面。”建设银行相关负责人表示。
某大型寿险公司相关负责人也认为,降低扣税额度可以推动更多中低收入人群参与个人养老金制度。
国民养老则表示,提高第三支柱的覆盖面和认可度,需要政府部门的引导、支持和市场机构的共同努力,坚持普惠共享的发展理念,不断加强产品服务和体制机制的创新,使多层次养老保险惠及大多数劳动者。参与机构应需要更多地从提升供给能力和供给质量方面去改进,为试点扩面和制度优化共同努力。
缴存不足三成
亟待推动养老规划投教
记者了解到,完成账户开立后,真正缴存资金的人数实际上约1000万,占开户数不足三成。也就是说,很多人在开立账户后,尚未下定决心在个人养老金账户中缴存资金。
“对资本市场投资回报没有信心,我还没下定决心往里投钱。”来自北京的马先生对记者表示。另一位李女士则称,开户是为了帮朋友完成业绩,她自己还没开始考虑养老问题。
奥纬咨询金融服务业务副董事合伙人史诗表示,这涉及投资者教育问题,大部分人过去并不习惯长时间锁定投资,所以一旦账户里的资金需要到退休时才能提取,就会导致很多人产生观望和疑虑。因此,需要加强对于长期投资和养老规划方面的投资者教育。
建设银行相关负责人也认为,个人客户养老投资意识较为薄弱。国内居民对于养老认同度普遍较强,但不同年龄段的人群对于养老规划有不一样的主张,共性的问题是个人养老投资教育需进一步提升,需向广大投资者普及个人养老规划和投资理念。
如何进一步提升已开户人群缴存比例?据悉,建设银行不断丰富养老客群投教形式。例如,线下联合专业财富管理机构开展“养老中国行”系列宣传投教,线上创新打造体验金投教模式、“建行话养老”系列投教专栏等。
在国民养老相关负责人看来,应加快推出个人养老金投顾业务的相关规则,鼓励支持保险公司发展养老投顾服务,推动个人养老金从“卖产品”向“提供账户解决方案”转变,以投顾服务帮助客户实现养老资产的科学合理配置。
此外,多位业内人士认为,各大银行的激励措施聚焦资金账户开户后,亟待在链路更深层的缴存、产品购买上发力。据悉,部分银行如兴业银行,已开展“缴存礼”活动,将缴存纳入该行的重点推动指标,进一步提升客户的缴存占比。
投资短期遇冷
期待收益更稳更高
国家社会保险公共服务平台显示,截至11月25日,个人养老金产品共四大类745款,其中储蓄类产品465款,基金类产品162款,保险类产品99款,理财类产品19款。记者了解到,储蓄和公募基金成熟度较高,在过去一年中,超过80%的资金都流向了这两类产品。
“从目前我行账户中的产品结构来看,投资者选择定期存款较多,定期存款占投资总额的50%以上。”建设银行相关负责人介绍,该行已上架102只基金、3款专属存款、2款保险产品和1只理财产品。
中国银行的个人养老金投资情况也类似。根据该行10月统计数据,客户缴存资金投向各类产品的比例大致为:储蓄产品为29%、理财产品为18%、公募基金为12%、保险为1%、未购买任何产品为40%。“从数据上看,客户储蓄养老观念仍占主流。保险方面,由于购买保险产品流程复杂,因此客户购买积极性不高。”中国银行相关负责人表示。
针对保险类产品流程较为繁琐复杂问题,太平养老相关负责人表示,公司将进一步探索销售渠道、宣传推广模式等,突出保险产品稳健长期收益等优势,提高客户购买意愿。某大型寿险公司相关负责人表示,个人养老金保险产品如能进一步精简“开户—缴存—投资”全流程,可在一定程度上增加消费者购买意愿。
记者了解到,在个人养老金保险类产品中,专属商业养老保险较受青睐,其投保简便、追加灵活、双账户稳健经营,受到了销售队伍的欢迎和客户的认可。
不过,由于近期市场投资收益波动大,很多人选择了更稳定更保守的存款策略。“我已经存了2.4万元进去了,全部买了定存的产品,已经退过一次税了,相对来说还是比较划算的。”投资者王女士对记者说。
同时,近一年来包括公募基金在内的资管产品收益均不理想,个人养老金基金产品的表现与市场整体水平相当。因此,很多投资者购买的基金类产品出现了亏损。
业内人士分析,从制度设计层面来看,个人养老产品投资封闭期较长,但金融产品短期投资策略趋同,收益率无明显差异化优势;从机构角度来说,个人养老金产品净值管理水平有待提升,在当前低利率的市场环境下,资本市场的波动导致个人养老金参与机构投资端承压。
“必须不断提升养老资金投资管理能力和风控能力,为普通百姓提供运作规范、成熟稳定、侧重长期保值增值的个人养老金产品。”国民养老保险相关负责人表示。
房连泉也认为,个人养老金的吸引力,除了税收优惠外,更应该来自投资产品的收益回报。一年来,市场投资收益波动较大,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消费者投资个人养老金产品的积极性。不过,一年周期较短,养老金的储备是长期过程,应注重时间的价值,无论购买哪种产品,都应着眼于长期。
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