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深读> 【深读】推动普惠金融提质增效

【深读】推动普惠金融提质增效

来源:中国银行保险报时间:2024-04-19 08:04

编者按:

近十年来,小微企业、“三农”等领域的金融支持力度持续加大,我国普惠金融发展进步明显,金融服务覆盖率、可得性、满意度大幅提高。随着普惠金融发展进入新阶段,普惠金融的核心命题正在从“有没有”转变为“好不好”“强不强”,相关金融政策也逐步优化。4月16日,由《中国银行保险报》主办的“传媒会客厅”之普惠金融高质量发展座谈会在北京召开。本次活动以“聚焦五篇大文章 深耕普惠金融高质量发展”为主题,聚焦普惠金融高质量发展过程中仍需解决的难点、堵点和痛点,从普惠信贷、普惠保险和普惠理财三方面入手,就如何实现普惠金融提质增效、提档升级等问题进行了探讨。

普惠信贷:不能简单唯数量论、唯规模论

□记者 许予朋

进入2024年,银行系统发放普惠信贷力度不减,让利实体经济步履不停。但随着疫情后经济发展进入新阶段,围绕做好普惠金融大文章部署要求,银行开展普惠金融也面临新挑战。

近期,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在《关于做好2024年普惠信贷工作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中明确,2024年普惠信贷供给需注重“保量、稳价、优结构”,同时要进一步提升服务质效。在座谈会上,多位业内人士表示,商业银行需不断提升自身服务能力以实现信贷投放合理、结构优化。同时,要构建“信贷+”服务模式,以综合金融赋能小微企业发展。

保量、稳价、优结构

当前,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扎实推进,但仍面临有效需求不足、社会预期偏弱等挑战,中小微企业、涉农经营主体面临一定经营压力。

中国工商银行普惠金融部高级专家王夫良表示,随着疫情之后经济发展逐渐走入正常化,金融管理部门将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增速目标由“2024年度要求五家大型银行力争30%以上”调整为“不低于各项贷款增速”,更符合当下经济发展需要。当前,普惠信贷工作重点为在保持适度增长的基础上进一步调结构、提质量。

如何实现信贷投放结构优化、质效提升?为此,王夫良进一步指出,商业银行需增强自身服务能力。一方面,进一步提升银行数字化管理水平,探索更好发挥数字技术与专家人才的“合力”。另一方面,有必要进一步提升银行风控水平,熨平信贷风险周期性波动的不利影响。此外,金融管理部门通过优化考评机制以提升商业银行普惠金融服务能力建设也至关重要。

“不能简单地唯数量论、唯规模论。”王夫良建议,可通过优化监管评价体系来引导商业银行将更多资源投入支持科创企业发展、巩固脱贫地区成果等薄弱领域,加快补齐经济发展短板。

普惠金融服务领域广、客群多,往往存在运营成本高、风险成本高、投入产出回报低的难题,这也是商业银行在推进金融惠企过程中长期面临的挑战。

针对上述挑战,浙江网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网商银行”)副行长江浩着力介绍了该行通过数字赋能破解难题的经验。江浩介绍,网商银行搭建了“百灵”AI图谱系统,将供应链上下游零散的小微门店用数字图谱的方式串在一起,将单一客商画像与整个产业生态融合,以经营数据为依托,让“信用贷款不再是‘洪水猛兽’”。与此同时,网商银行还通过卫星图谱信贷科技项目赋能农村金融服务,将农业相关数据应用与卫星遥感风控系统结合,为“三农”群体提供便捷灵活的手机贷款服务。

当前,在开展普惠信贷工作过程中,除了不能简单地唯数量论、唯规模论,也不能一味“卷价格”。调研中,中国人民大学中国普惠金融研究院副院长莫秀根发现,虽然一些商业银行普惠信贷产品利率很低,但同时设置了较高的申请门槛,部分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可能因条件不达标而无法真正获得低成本的信贷资金。而如果商业银行信贷产品定价能更合理地反映风险,反而有助于提升小微企业贷款可得性。

“商业银行完善普惠贷款市场化定价能力将更有助于普惠金融发展。”莫秀根说。

以“信贷+”提升小微企业经营韧性

小微企业作为最有活力的经济细胞,其发展壮大往往需要信贷,但金融需求却不止于信贷。

《通知》明确,构建“信贷+”服务模式,结合小微企业需要,提供结算、财务咨询、汇率避险等综合服务。对此,王夫良表示,“商业银行开展普惠金融不能只盯住‘信贷’”,支付、结算、存款、保险、理财等都要涵盖到。

“小微企业确实‘船很小’,企业主们可能只是看看同行们怎么做就跟着做,缺乏对行业整体的认知,缺乏对上下游交易对手信用状况的了解,缺乏销售门路。”王夫良介绍,“信贷+”意味着商业银行要为小微企业提供全面的金融服务。目前,工行开展了“专家进小微”服务,组织专业人员深入企业,为企业主提供专业、免费的咨询服务,对企业财务健康情况进行诊断,帮助小微企业对上下游交易对手信用状况进行评估。同时,工行还为小微企业提供保理产品及上下游撮合服务。

商业银行着力开展“信贷+”业务,有助于提升小微企业经营韧性、企业主金融健康,而这直接关系到民生福祉。

“商业银行在自身风险承受能力及监管容忍度之内,需要更多关注债务人、借款人的财务健康。这是关系到小微企业主家庭生机的事情,是非常重要的。”王夫良强调。

莫秀根指出,金融健康是普惠金融的高级形态。金融机构需关注客户使用金融工具是否足以应对日常的各种经济活动开支,客户在受到疫情这样程度的打击后财务状况是否能够很快恢复,是否有良好的规划,能够抓住未来的机会等。

相关链接:

普惠保险:要平衡好“义”与“利”的关系

普惠理财: 守护“钱袋子” 给百姓“稳稳的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