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深读> 【深读】聚焦村镇银行改革发展

【深读】聚焦村镇银行改革发展

来源:中国银行保险报时间:2024-02-02 09:04

编者按:

未来村镇银行的改革和发展将进入以存量提质增效为主的高质量发展阶段,而集群共享式规模化发展将是村镇银行高质量发展的必然选择,并且将在此过程中解决治理问题。中央金融工作会议提出“严格中小金融机构准入标准和监管要求,立足当地开展特色化经营”“及时处置中小金融机构风险”,中银富登村镇银行和渝农商村镇银行的相关实践探索将提供有益参考。集群共享式规模化发展是必然选择

□孙同全

村镇银行因农而生、为农而兴,是农村中小银行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我国金融体系中发挥着“毛细血管”的重要作用。近年来,村镇银行在支农支小、助力乡村振兴方面取得了一些积极成效。未来,村镇银行的发展将进入以存量提质增效为主的高质量发展阶段,而集群共享式规模化发展将是村镇银行高质量发展的必然选择。

增加偏远乡村金融供给

自2007年我国第一家村镇银行组建以来,村镇银行发展迅速,已成为我国机构数量最多、单体规模最小、“支农支小”特色突出的农村社区银行,促进了农村金融机构多元化。截至2022年末,我国共设立1645家村镇银行,覆盖了31个省、自治区和直辖市的1296个县(市、旗),县域覆盖率达到71%,其中注册地在中西部地区的占总数的65%以上,村镇银行法人数量占全部商业银行法人总数的41%,在七类商业银行中占比最高。

村镇银行的设立,增加了我国农村地区尤其是偏远乡村的金融服务供给。数量众多的村镇银行在广大农村地区设立金融服务网点,提供基础金融服务,对改变农村金融服务薄弱的问题发挥了积极作用。在服务“三农”和小微企业方面,村镇银行聚焦农户和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融资需求,并重点对大中型银行难以触及的长尾客户提供服务,成为农村金融服务的生力军。

村镇银行的发展也增强了农村金融市场的竞争性与活力。相较于大中型银行,村镇银行具有一级法人、组织结构层级少、决策链条短、能够快速响应客户需要、运行效率高等独特优势,并采取差异化竞争策略,提高了农村金融服务的可获得性,促进了农村普惠金融的发展,为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作出了积极贡献。

但是,近年来,村镇银行发展遇到了一些挑战,突出表现在规模不经济和内部治理难题两个方面。

商业银行实现规模经济的途径归纳起来可以分为两类:一是扩大业务地域范围、摊薄规模成本的外延式规模化发展;二是提高经营效率、降本增效的内涵式规模化发展。

从外延式规模化发展途径看,村镇银行的发展空间受到限制。如经营规模小,资本实力弱;经营的地域范围仅限于注册的县域内,营业网点少,而且大部分村镇银行处于中西部发展相对落后的地区,市场空间有限。并且,近年来大中型银行不断进行业务下沉,新兴的金融科技企业也快速向农村拓展业务,加剧了市场竞争程度,村镇银行的市场空间进一步受到压缩。

在内涵式规模化发展方面,村镇银行同样面临着资金规模小,人才缺乏,管理水平和服务能力较低,业务以传统的存、贷款为主,品种单一,难以很好满足居民及企业的贷款需求以及日常生产生活需要,从而导致客源流失,盈利渠道狭窄等问题。

在治理难题上,主发起行或所谓的隐形大股东的不当干预可能为村镇银行发展带来风险,影响其持续发展能力的培育。当隐形大股东不当干预甚至操纵村镇银行时,往往导致村镇银行治理机制失灵,带来经营风险。

迈向集群共享式规模化发展

村镇银行数量高速增长的时期已经结束,面对挑战,未来村镇银行的改革和发展将进入以存量提质增效为主的高质量发展阶段,而集群共享式规模化发展将是村镇银行高质量发展的必然选择,并且在此过程中解决治理问题。

我国村镇银行在实践中有四种规模化发展模式:一是在主发起行设立村镇银行管理总部或设立相对独立的事业部(以下简称“管理总部模式”),二是设立独立的金融机构控股公司或投资管理型村镇银行(以下简称“投管行模式”),三是设立地市级总分行制村镇银行(以下简称“地市总分行模式”),四是“多县一行”模式。

从上述四种规模化发展模式的实践看,管理总部模式和投管行模式主要表现为内涵式规模化发展,通过组织流程再造与金融科技应用和创新,在集团成员内部分摊公共服务成本,提高旗下各村镇银行的经营效率,规模经济潜力相对较大。例如,兴福村镇银行是常熟农商行于2019年在海南发起设立的,作为投资管理型村镇银行,对在其之前成立的其他30家兴福系村镇银行进行集约化管理和专业化服务。截至2023年9月末,兴福村镇银行全辖网点超330家,100%设在县域及以下,90%以上集中在镇、村和社区,资产规模512亿元。

村镇银行高质量发展要继续推动现有的规模化发展模式,并创新探索不同模式的结合,推动集群式发展。一是鼓励发起村镇银行数量较多的主发起行建立管理总部或投管行模式,提高村镇银行集约化管理和专业化服务水平。二是投管行和管理总部模式可以与“多县一行”和总分行模式“嫁接”,形成“管理总部或投管行+地市总分行+‘多县一行’”模式,实现“内涵式+外延式”规模化发展,允许并支持表现优异的村镇银行管理总部或投管行并购重组本系之外的村镇银行,扩大参与共享的村镇银行范围,充分挖掘其规模经济潜力。在规模化发展过程中,充分发挥主发起行的积极作用,避免隐形大股东的形成。

推动村镇银行共享服务平台的建设和发展方面,一是允许和支持已拥有较强的金融科技服务能力和意愿的村镇银行管理总部或投管行建立专门的金融科技服务公司,向本系之外的村镇银行输出服务能力;二是鼓励以村镇银行为主要服务对象的第三方专业金融科技服务平台公司的发展,为无法得到主发起行有效金融科技服务的村镇银行提供获取技术支撑的渠道;三是鼓励一些中小型商业银行将自己的金融科技服务系统向村镇银行开放,同时提高其自身的规模经济效应。

同时还要完善监管体系,坚守村镇银行“服务县域、支农支小”的市场定位。村镇银行无论采取何种规模化发展模式,都不能以偏离“服务县域、支农支小”的市场定位为代价,要完善监管考核体系,其中最重要的是坚持县域独立法人地位和当地存款全部或主要用于当地的经营原则,避免村镇银行政策目标的落空。

(作者系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研究员)

相关链接:

担当国有金融使命 助力乡村全面振兴

“小步快走”推进村镇银行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