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页 打印 放大 缩小
0

奎志钢:“保险+再制造”将为降赔减损提供新路径

发布时间:2021-10-21 21:30:28    作者:    来源:中国银行保险报网

中国银行保险报网讯

10月21日,由《中国银行保险报》举办、上海市保险同业公会提供支持、上海锦持汽车零部件再制造有限公司协办的第44期热点对话“保险+再制造:助力‘双碳’战略新路径”在沪举办。以下为人保财险理赔部资深专家兼副总经理奎志钢在会议上的发言全文:

我想集中讲干货,就是对保险+再制造的行业推动建议,一共四点。

凡是在财产保险行业做理赔的,今年都有一个共通的感受,就是降赔减损压力很大,根据预测,明年的压力更大。

我觉得保险+再制造这个话题或者说对于未来的发展,将为财产险的降赔减损提供一个非常有效、有益的途径。

第一条建议,也是能不能做好这项工作的关键点,就是要做好消费者的引导宣传工作。达成双碳目标,既需要国家层面从供给侧发展、可再生能源、清洁能源,同时也需要公众层面认可绿色低碳生活的方式,转变消费行为,促进市场主体进行低碳转型。大多数车主对再制造的概念和产品并不能够准确把握,对使用再制造产品保留意见,缺乏足够的信任。要让消费者认识到再制造既不同于简单的修理,也不同于翻新,而是以设备的全寿命周期理论为指导,以实现废旧设备性能提升为目标,以优质高效节能环保为准则,用先进的技术和产业化的生产为手段,对损坏报废件进行修复,这个过程可能是漫长而曲折的,需要多方努力,不断坚持。

一方面建议政府部门形成统一的认知导向来培育再制造汽车零部件销售渠道。另一方面,逐步形成对再制造汽车零部件的信任氛围,逐渐消除消费者对再制造汽车零部件的疑虑,对售后服务不再担忧。

此外,再制造零部件的销售价格虽然比新零部件价格低,但是对消费者来说,性价比并没有足够吸引力,需要一定的政策引导或者配套的优惠政策。要避免消费者在不知情的情况下,使用再制造配件导致的投诉和负面的舆论。现在保护消费者权益也是行业非常重要的一个基点。

我国汽车零部件再制造产品的市场应用前景非常广阔,随着国家相关法规的日益完善,保险制度的更新升级,我们相信最终消费者对于再制造零部件的接受度和认可度会越来越高。目前国内首次购车比例高达75%左右,国外不足20%,一旦中国首次购车比例下降到50%,汽车零部件再制造将有更加广阔的市场。

随着汽车的二次购车数量增加,首次购车的淘汰将会给汽车零部件再制造行业带来大量旧件来源。需要注意的是,当今绿色技术已经成为各家汽车企业在产业源头中最为重视的核心技术之一,将从源头上解决市场需求问题,汽车零部件再制造未来可期。

第二,从多方协同推进保险再制造的角度,建议要对再制造企业资质严格审核,建立完善技术标准和监管体系。

大家知道今年制作东京奥运会金牌原料是废旧电子设备的再提取金属,体现了绿色低碳循环理念,但是近日我国金牌运动员发文曝光,惊奇地发现,奥运会奖牌居然开始发黑、掉皮。泰国的两位运动员的金牌也出现了同样问题,怀疑是制造方可能没有充分考虑金牌的耐磨度。因此,未来我国要避免再制造产业发展初期频现负面舆论。

目前我国再制造零部件汽车的再制造技术,研发能力比较薄弱,再制造数量仅为美国的30%,再制造产业本身面临发展困境,如果频发质量问题,并被媒体曝光,势必影响市场的发展。在发展初期应当格外注意,完善技术标准和监管体制是中国再制造产业的重要保障。

第三,再制造产品使用能够服务绿色经济发展,且助力成本管控,建议保险业应当积极鼓励探索。通过上述市场的培育及认可,制度监管及完善以后,行业在保险监管机构的带领指导下,可以积极探索尝试。

一是要互惠互利,共同成长。汽车零配件再制造再利用需要通过保险公司和相关企业不断磨合和实时动态调整,找到合作的共赢点,实现互惠互利。

二是开发平台,整合资源。要在探索中发现问题,通过边做边改边升级,实现回收操作的简易化、平台化。

三是树立典型,转变观念。每一项工作的推动最佳方式就是着力寻找亮点和典型,总结先进经验形成激励机制,以点带面的推广和实施。

四是对第三方服务商的约束,强调绿色发展对于保险事故车更换的配件,建议可以在招标采购时强化对供应商低碳循环工作的要求,配件流向优先考虑再制造企业,或者直接对接再制造企业。

五是确保服务合规,遵守监管要求。鼓励再制造产品的同时,一定要符合监管要求,不能侵害消费者权益。

六是研究标准、量化成效。随着“双碳”战略的不断推进,如何量化碳减排成效,需要开展专项研究和标准的制定,充分体现保险+再制造的碳减排贡献。

七是创新保险供给,推动再制造的发展。可开发专属的产品质量责任保险,给再制造企业撑起保护伞。

第四,是在非车险领域支持“双碳”目标的建议。

一是提升固碳能力,保护绿色资源。保险公司可以通过森林保险的保障,支持地方政府进行生态修复和水环境的治理,让健康的生态环境发挥更强的固碳成效,增强生态系统对于碳排放的吸收能力,如果按照一亩森林每年吸收10吨二氧化碳,估计全国森林树木吸收二氧化碳,二氧化硫,释放氧气数量十分非常可观,能有效保卫“地球之肺”的安全。

二是通过产品质量保证保险,为清洁能源的风电设备、整机制造商及其上下游企业,太阳能光伏组件的质量风险提供保障,提升可再生能源在能源消费中的比重。

(记者 房文彬/整理报道)


奎志钢:“保险+再制造”将为降赔减损提供新路径

来源:中国银行保险报网  时间:2021-10-21

中国银行保险报网讯

10月21日,由《中国银行保险报》举办、上海市保险同业公会提供支持、上海锦持汽车零部件再制造有限公司协办的第44期热点对话“保险+再制造:助力‘双碳’战略新路径”在沪举办。以下为人保财险理赔部资深专家兼副总经理奎志钢在会议上的发言全文:

我想集中讲干货,就是对保险+再制造的行业推动建议,一共四点。

凡是在财产保险行业做理赔的,今年都有一个共通的感受,就是降赔减损压力很大,根据预测,明年的压力更大。

我觉得保险+再制造这个话题或者说对于未来的发展,将为财产险的降赔减损提供一个非常有效、有益的途径。

第一条建议,也是能不能做好这项工作的关键点,就是要做好消费者的引导宣传工作。达成双碳目标,既需要国家层面从供给侧发展、可再生能源、清洁能源,同时也需要公众层面认可绿色低碳生活的方式,转变消费行为,促进市场主体进行低碳转型。大多数车主对再制造的概念和产品并不能够准确把握,对使用再制造产品保留意见,缺乏足够的信任。要让消费者认识到再制造既不同于简单的修理,也不同于翻新,而是以设备的全寿命周期理论为指导,以实现废旧设备性能提升为目标,以优质高效节能环保为准则,用先进的技术和产业化的生产为手段,对损坏报废件进行修复,这个过程可能是漫长而曲折的,需要多方努力,不断坚持。

一方面建议政府部门形成统一的认知导向来培育再制造汽车零部件销售渠道。另一方面,逐步形成对再制造汽车零部件的信任氛围,逐渐消除消费者对再制造汽车零部件的疑虑,对售后服务不再担忧。

此外,再制造零部件的销售价格虽然比新零部件价格低,但是对消费者来说,性价比并没有足够吸引力,需要一定的政策引导或者配套的优惠政策。要避免消费者在不知情的情况下,使用再制造配件导致的投诉和负面的舆论。现在保护消费者权益也是行业非常重要的一个基点。

我国汽车零部件再制造产品的市场应用前景非常广阔,随着国家相关法规的日益完善,保险制度的更新升级,我们相信最终消费者对于再制造零部件的接受度和认可度会越来越高。目前国内首次购车比例高达75%左右,国外不足20%,一旦中国首次购车比例下降到50%,汽车零部件再制造将有更加广阔的市场。

随着汽车的二次购车数量增加,首次购车的淘汰将会给汽车零部件再制造行业带来大量旧件来源。需要注意的是,当今绿色技术已经成为各家汽车企业在产业源头中最为重视的核心技术之一,将从源头上解决市场需求问题,汽车零部件再制造未来可期。

第二,从多方协同推进保险再制造的角度,建议要对再制造企业资质严格审核,建立完善技术标准和监管体系。

大家知道今年制作东京奥运会金牌原料是废旧电子设备的再提取金属,体现了绿色低碳循环理念,但是近日我国金牌运动员发文曝光,惊奇地发现,奥运会奖牌居然开始发黑、掉皮。泰国的两位运动员的金牌也出现了同样问题,怀疑是制造方可能没有充分考虑金牌的耐磨度。因此,未来我国要避免再制造产业发展初期频现负面舆论。

目前我国再制造零部件汽车的再制造技术,研发能力比较薄弱,再制造数量仅为美国的30%,再制造产业本身面临发展困境,如果频发质量问题,并被媒体曝光,势必影响市场的发展。在发展初期应当格外注意,完善技术标准和监管体制是中国再制造产业的重要保障。

第三,再制造产品使用能够服务绿色经济发展,且助力成本管控,建议保险业应当积极鼓励探索。通过上述市场的培育及认可,制度监管及完善以后,行业在保险监管机构的带领指导下,可以积极探索尝试。

一是要互惠互利,共同成长。汽车零配件再制造再利用需要通过保险公司和相关企业不断磨合和实时动态调整,找到合作的共赢点,实现互惠互利。

二是开发平台,整合资源。要在探索中发现问题,通过边做边改边升级,实现回收操作的简易化、平台化。

三是树立典型,转变观念。每一项工作的推动最佳方式就是着力寻找亮点和典型,总结先进经验形成激励机制,以点带面的推广和实施。

四是对第三方服务商的约束,强调绿色发展对于保险事故车更换的配件,建议可以在招标采购时强化对供应商低碳循环工作的要求,配件流向优先考虑再制造企业,或者直接对接再制造企业。

五是确保服务合规,遵守监管要求。鼓励再制造产品的同时,一定要符合监管要求,不能侵害消费者权益。

六是研究标准、量化成效。随着“双碳”战略的不断推进,如何量化碳减排成效,需要开展专项研究和标准的制定,充分体现保险+再制造的碳减排贡献。

七是创新保险供给,推动再制造的发展。可开发专属的产品质量责任保险,给再制造企业撑起保护伞。

第四,是在非车险领域支持“双碳”目标的建议。

一是提升固碳能力,保护绿色资源。保险公司可以通过森林保险的保障,支持地方政府进行生态修复和水环境的治理,让健康的生态环境发挥更强的固碳成效,增强生态系统对于碳排放的吸收能力,如果按照一亩森林每年吸收10吨二氧化碳,估计全国森林树木吸收二氧化碳,二氧化硫,释放氧气数量十分非常可观,能有效保卫“地球之肺”的安全。

二是通过产品质量保证保险,为清洁能源的风电设备、整机制造商及其上下游企业,太阳能光伏组件的质量风险提供保障,提升可再生能源在能源消费中的比重。

(记者 房文彬/整理报道)

未经许可 不得转载 Copyright© 2000-2019
中国银行保险报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