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两会人大> 【两会声音】全国人大代表张琳:“惠民保”理赔信息披露应统一规范

【两会声音】全国人大代表张琳:“惠民保”理赔信息披露应统一规范

来源:中国银行保险报时间:2022-03-03 08:54

□本报记者 朱艳霞

近年来,城市定制型商业医疗保险(俗称“惠民保”)遍地开花,因价格便宜、投保门槛低而备受关注。数据显示,截至2021年12月末,全国28省122个地区244个地级市推出了177款“惠民保”产品,1.4亿人次参保,保费约140亿元。

全国人大代表、湖南大学风险管理与保险精算研究所所长张琳在今年全国两会带来一份有关完善“惠民保”管理制度、促进其健康发展的建议。

张琳认为,“惠民保”业务模式得到政府、商业保险机构以及第三方服务平台等“大健康”主体的广泛认可,近两年非常红火,其保障范围逐步扩大,补充了基本医疗保险的不足。但是,“惠民保”在快速发展过程中也出现了很多问题。

例如,当前“惠民保”普遍采用“团险个做、线上线下相融合”的形式,与互联网人身险监管规定、人身险销售管理办法等文件存在冲突,比如互联网业务需要使用专属条款,线上业务不得线下销售等。

在公司内部管理上,目前“惠民保”牵头落地的保险公司部门有政保部、大病部、团险部、电商部、健康险部等,不尽相同,总公司对各地市分支机构在信息安全、互联网合规、业务结算等方面没有统一的管理,造成在产品、合规等方面的混乱。

“惠民保”的理赔信息披露没有统一的规范,披露信息有限。“网上可以看到的简单赔付率从不足20%到99.88%,波动非常大,这样不利于未来的产品设计和升级迭代。”张琳说。

针对上述问题,张琳建议,从产品设计、销售管理两方面进一步出台“惠民保”业务的监管细则,建议由省级分公司统筹项目,授权分公司服务落地,以商业性定位为出发点,明确“惠民保”的渠道属性,个险、团险分开。

同时,建立“惠民保”信息披露机制。以年度为单位,从费用、赔付、参保等方面向社会公众披露数据,增强公众知情权,提升对“惠民保”的获得感。鼓励通过独立第三方平台归集数据,加强共保模式下对各个保险公司用户数据的安全保护。

此外,鼓励医保第三方IT外包商对保险行业豁免“惠民保”需要的医保数据校验、个账查询而产生的接口费用,坚持民生定位,打破数据孤岛,促进医保与商保的互联互通;倡导医药企业以多方共付方式参与“惠民保”业务,为商业保险助力新特药的研发、推广创造条件;建议人民银行支持豁免“惠民保”业务的支付通道费(银联、微信、支付宝等),激励保险机构积极参与这一民生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