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评论> 记者观察:筑牢灾害防护网

记者观察:筑牢灾害防护网

来源:中国银行保险报时间:2024-07-11 09:05

中国银行保险报网讯【记者 何建峰】日前,安徽歙县48岁男子洪水中因救母遇难的新闻让人揪心。近期,我国南方多地持续出现强降雨,广东、广西、安徽、福建、湖南等地发生洪涝和地质灾害,造成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再次凸显出保险业高质量发展、筑牢灾害防护网的重要性。

我国地域辽阔、自然环境复杂多样,各类灾害易发多发。保险业通过分散风险、及时理赔、推动预防,能够有效减少人民群众生命财产损失,提高全社会整体抗风险能力。去年天津遭遇特大洪涝灾害,村民张耘浦的多栋蔬菜大棚被淹,保险公司预赔付的143万元让一度陷入绝望的他快速复工复产;江苏、山东等地保险公司针对水产养殖推出的天气指数保险,不仅让养殖户在遭受灾害后及时获得经济补偿,更为整个产业发展注入强大信心;近期南方洪涝灾害持续,保险理赔也不间断,截至6月23日12时,粤、桂、皖、闽、湘等省区保险机构已累计赔付或预赔付1.05亿元……面对自然灾害,保险业充分发挥了经济减震器和社会稳定器的作用。

但要看到,我国保险业在应对自然灾害方面还存在保障缺口。从全球平均水平看,重大灾害事故的损失补偿中,40%左右由保险业承担,而我国这一比例仅为10%左右。据慕尼黑再保险发布的自然灾害损失记录数据,2023年,台风“杜苏芮”带来的特大暴雨引发破坏性洪涝灾害,我国多地单日降雨量刷新纪录,造成总损失约250亿美元,但其中仅有约20亿美元获得保险保障。同时,这也说明,我国保险业在应对自然灾害方面有潜力、有能力发挥更大作用。

筑牢灾害防护网,保险业要在继续优化保险理赔、积极参与抗险救灾基础上,着重做好如下几方面工作。

首先,充分做好风险减量。做好风险减量既有利于减少风险暴露,提高社会抗风险能力、服务实体经济发展,也有利于保险业降低经营成本、推动行业高质量转型发展。在具体做法上,服务内容和范围要广覆盖,服务形式和供给要丰富多样,服务链条要延伸至投保客户上下游产业或环节,提供“一站式”服务方案或解决方案。需要指出的是,当前做好风险减量尤其要充分发挥科技手段和数据资源的作用。

其次,持续丰富产品供给。我国自然灾害的发生既有共性又各具特点,保险机构要针对共性需求极大丰富产品供给,也要针对不同地区、不同人群的差异化需求推出涵盖更多灾害种类、更大保障范围、更高保障额度的保险产品。同时,保险业要坚守金融工作的政治性、人民性,在助力国家巨灾保险保障体系建设方面发挥更大作用。

最后,加大宣传教育力度。保险机构要充分用好网点数量多且分布广的优势,积极参与公众风险与保险教育,提高社会整体灾害防范意识和保险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