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康养> 【专家观点】做强养老金融 提升社会福祉

【专家观点】做强养老金融 提升社会福祉

来源:中国银行保险报时间:2024-06-27 07:55

□杨波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截至2023年末,我国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达2.9亿人,占总人口的21.1%,人口出生率逐年下降,我国已成为老龄化发展速度最快的国家之一。

2024年5月,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发布《关于银行业保险业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的指导意见》指出,聚焦现实需求加快养老金融发展。

老有所依、老有所托、老有所养,是广大人民群众的热切期盼。养老金融是主要服务老年人、养老金、老龄产业的金融。发展养老金融既是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的一个有效途径,也是老龄产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面对我国人口老龄化,金融机构应加大创新力度,提高养老金融发展质量。

产品创新方面,金融机构围绕老年人、养老金和老龄产业进行了产品创新,以提高发展养老金融的针对性。

金融机构模式创新重点是提供综合金融服务,结合客户的需求,通过业务综合设计或者机构之间合作,打通养老金融业务和其关联的业务,从养老金融模式上创新,提供综合金融服务。

在养老金融渠道创新方面,随着金融科技的发展,金融机构通过线下的物理网点和线上的电子渠道综合服务客户,尤其是线上服务渠道成为金融机构渠道创新的重点。在创新发展养老金融的过程中,金融机构也同步开展了线上线下渠道创新。今年3月,建设银行苏州分行首批60家养老金融特色网点集中揭牌仪式,依托“健养安”养老金融特色网点,向社会公众传递有广度、有深度、有温度的养老金融服务。

在品牌创新方面,金融机构为了更好地发展养老金融,积极开展品牌创新,在提升服务质量更好服务客户的同时,也有效增强了客户的黏性,提高了金融机构发展养老金融的附加值。

然而国内养老金融处在发展初期,发展中面临诸多问题和挑战,笔者呼吁应重点从以下几个方面推进养老金融市场改革完善:一是强化顶层设计,大力发展多层次、多支柱的养老保障体系。在提高基本养老保险统筹层次和保障水平的同时,积极发展企业年金、职业年金等补充养老保险,鼓励发展个人养老金制度和商业养老保险,满足个性化、差异化的养老需求。

二是加快养老金融产品和服务创新。鼓励金融机构开发收益稳健、风险可控的养老理财产品,探索养老储蓄、养老信托、养老租赁等创新产品形式,提高养老金融产品的综合收益水平。

三是完善养老金融税收支持政策。加大对养老金融产品的税收优惠力度,扩大税收递延型养老储蓄试点,并建立相应的递延支取机制。同时研究对养老服务业的税收优惠政策,提升整个养老产业的税收政策友好度。

四是加强养老金融专业人才队伍建设。鼓励高等院校和职业院校开设老年金融、养老服务等相关专业,加强养老金融教育和职业培训。建立养老金融从业人员资格认证制度,促进养老金融人才队伍年轻化、专业化、职业化发展,为养老金融提供智力支撑。

(作者系南京大学金融学博士、南京大学现代远程教育金融保险专业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