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金融科技> 农村数字普惠金融发展在路上

农村数字普惠金融发展在路上

来源:中国银行保险报时间:2024-06-11 07:53

编者按:

数字普惠金融蓬勃发展,为农村金融服务体系建设带来了利好。金融机构持续加快农村普惠金融数字化进程,正在利用科技提升金融服务覆盖面、可得性和便利性。但目前农村数字普惠金融发展还面临一些难点和痛点,因此,需多方合作,共同探索破局之路。

□记者 苏洁

数字乡村建设是近几年乡村建设的重点。中央网信办、农业农村部等六部门近期联合印发《数字乡村建设指南2.0》(以下简称《指南2.0》)。值得注意的是,《指南2.0》特别提出,大力发展农村数字普惠金融。运用数字技术提升支付、信贷、保险等金融服务的可得性,打通金融惠农服务“最后一公里”,更好地支持农民创业就业、助推乡村产业发展。目前,农村数字普惠金融发展有哪些难点痛点?科技在数字乡村建设中发挥哪些作用?《中国银行保险报》记者围绕这些问题进行了采访。

科技助力农村数字普惠金融发展

近几年,我国愈加注重数字乡村建设,与之相关的政策频繁出台。在数字乡村建设中,普惠金融作为其中一个重要环节,也被纳入乡村建设的重点。在实践中,农村数字普惠金融发展还面临痛点和难点。

北京工商大学数字金融研究中心主任张正平表示,农村数字普惠金融的主要难点和痛点可以概括为三方面:首先,从需求端看,农业和农村的数字化水平较低,农户以及新型经营主体的数字素养不高;其次,从供给端看,作为农村金融主力军的农商银行、农村信用社因为规模、实力、人才、体制等方面的约束,数字化转型慢,金融科技应用不足;最后,从外部环境看,县域层面数据采集难、共享难、治理难成为发展农村数字普惠金融的重要障碍。

“科技在农村数字普惠金融发展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萨摩耶云科技集团创始人、董事长兼CEO林建明认为,对于金融机构来说,可以利用手机银行、网上银行等数字化渠道向农村延伸,提高金融服务的便捷性。不同金融主体要结合区域特点和农村实际情况,创新金融产品和服务,比如林权贷、乡村振兴险等信贷保险产品,以满足不同农村群体的金融需求。另外,金融机构可以加强与第三方科技平台的合作,建立健全农村数字信用体系,共同提供更多元化、便捷化的金融服务,助力农村经济发展。

在北京市互联网金融行业协会党委书记兼会长、91科技集团董事长许泽玮看来,银行保险等金融机构需要加强与地方政府合作,共同推进农村信用体系建设,创新金融产品,推出更多符合农村实际、满足农民需求的金融服务,以及利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手段,提高金融服务的覆盖率和可得性,降低运营成本,提高服务效率。对于第三方科技平台而言,应发挥其技术优势,为农村金融提供技术解决方案,如搭建线上金融服务平台、提供移动支付和电子商务解决方案等。

阳光农业相互保险公司党委委员、副总经理杨庆华表示,农业农村的基础相对薄弱,农民的风险意识还存在不足,认识程度也有待提高;同时,保险公司的科技应用能力还在逐步发展阶段。保险作为数字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着关键的转型任务。从保险公司本身来说,大力发展数字经济、加大新型基础设施投资力度、加快科技创新应用进度、促进传统业务模式升级转型是大势所趋。

“银行机构只有持续提升农村居民的金融素养,才能推动农村数字普惠金融的持续发展。可定期开展知识下乡等活动,采用现场讲座培训、知识竞赛等形式普及推广数字金融知识,逐步提高农村居民对数字金融的认知水平、金融产品真伪辨别能力以及增强金融风险防控意识。”邮储银行黑龙江省分行相关负责人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

装载有混合药剂的植保无人机正在作业。记者 谭乐之/摄

推进数据共享和信息互通

《指南2.0》提出,促进数据开放共享。对于金融行业来说,如何实现金融与不同部门之间的数据共享,加强不同部门之间的信息互通?

“金融行业与其他部门之间的数据共享和信息互通对于实现智慧农业发展来说至关重要。”林建明表示,为此,可以建立统一的数据标准和规范,共同制定数据共享协议,并采用安全可控的技术手段,确保数据的安全性和隐私性。同时,建立数据共享平台和信息共享机制,推动农业生产、流通数据的整合和分析,为农产品加工企业和农户提供决策支持。

发挥数据要素价值的前提之一是实现不同部门间数据共享。张正平指出,发展数字普惠金融,推进数字化转型,都必须将数据安全、数据治理放在第一位。在此基础上做好三方面工作:一是结合业务需要,积极与外部拥有合格数据资质的机构合作,获取必要的数据信息;二是积极与各级政府部门合作,积极对接全国一体化政务大数据体系,争取获得权威的政府部门数据;三是金融机构要强化自身数据的采集、归集、整理、挖掘、治理,释放金融机构自身数据的价值,同时积极发展隐私计算等数字技术,进一步推进不同机构的数据合作与共享。

许泽玮认为,实现数据共享需要由相关部门牵头,建立跨部门的数据共享机制,明确数据共享的范围、方式和责任,搭建统一的数据共享平台,使金融机构能够便捷地获取农业农村部门等的相关数据。但他也强调,在数据共享过程中,要采取加密、脱敏等技术手段,确保数据的安全性和隐私性。

“推动数据平台向一体化、智能化演进,是数据共享与信息互通的有效方式。”杨庆华表示,《指南2.0》注重共建共享,强调因地制宜,突出多方参与,为保险公司发展提出了很好的思路和方向。

京东农业科技相关负责人表示,尽管我国互联网普及率逐年提高,但农村地区的网络基础设施建设仍显不足,这制约了数字普惠金融的发展。因此,要建设统一的数据共享平台,比如京东建立了生物资产数字化平台,在该平台,金融行业可以与农业、科技、通信等相关部门共同建立统一的数据共享平台,实现部门之间的数据共享和交换。

因地制宜提升农村数字化水平

未来,金融机构应如何利用科技手段不断提升数字乡村高质量发展?

许泽玮表示,随着遥感技术和无人机技术快速发展,金融机构能够更准确地评估农业资产和信贷风险,从而提供更精准的金融服务。银行通过APP围绕农业农村农民等的各种需求,打造各种场景,为农户提供更加便捷的贷款服务。这种服务模式的创新,使得农户能够随时随地申请贷款,大大缩短了贷款审批周期,提高了资金使用效率。同时,线上平台还能够为农户提供个性化的金融服务,满足其多样化金融需求。目前,这些实践已经取得了积极成效。

“未来,金融机构需要加快农村金融网络建设,完善农村金融支付体系,加强数据共享与信息互通,推动金融产品和服务创新,加强金融人才培养和引进以及加强风险管理和防范等,提升金融服务的质量和效率,推动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许泽玮说。

“数字技术在偏远农村地区的普及程度和接受度比较低。我们的思路是,把自身数字化优势和农村实际情况结合起来,因地制宜促进农村数字化发展。一方面,深化AI、大数据技术创新,为金融机构提供完整的端到端解决方案,帮助金融机构提升普惠金融服务精准度;另一方面,探索用数字化为乡村注入温度,在产业帮扶和消费帮扶领域,依托互联网拓宽农产品销售,宣传普及金融知识,提升农民反诈能力,助推数字乡村建设,促进乡村振兴。”林建明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