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要闻> 国家自然灾害综合风险基础数据库已建成

国家自然灾害综合风险基础数据库已建成

来源:中国银行保险报时间:2024-05-10 08:05

本报讯【记者 朱艳霞】

5月8日,国新办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第一次全国自然灾害综合风险普查工作和公报有关情况。国务院第一次全国自然灾害综合风险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郑国光表示,本次普查的时间基线是2020年12月31日,致灾因子、承灾体和减灾能力都在随时间不断变化,灾害风险也随着变化,开展常态化灾害综合风险普查评估势在必行。我国已经建成了国家自然灾害综合风险基础数据库,10个行业建立了行业数据库,31个省级也都建立了基础数据库,实现了互联互通、数据共享。

郑国光介绍,本次普查是在全国范围内开展的地震、地质、气象、水旱、海洋、森林和草原火灾六大类23种灾害风险和综合风险的评估区划,第一次形成了覆盖国家、省、市、县四级的评估区划成果。

在调查成果方面,郑国光表示,本次普查第一次全面摸清了全国房屋建筑和市政设施的“家底”,形成了具有空间位置和物理属性的房屋建筑海量数据成果,全国房屋建筑第一次有了“数字身份证”;第一次开展了对全国灌木、草木、枯落物的普查,填补了全国林下植被可燃物载量空间信息的空白;第一次全面掌握了主要公共服务设施的空间信息和灾害属性;第一次完成了对全国县、乡、村公路、桥梁、涵洞等普查,采集了全国公路设施的抗震、防洪等设防信息,形成了全国国省干线公路承灾体风险数据库、全国水路承灾体风险数据集等。

中国气象局预报与网络司司长梁丰表示,通过对这些成果进行深入分析,取得了一些新的发现。第一,近年来,北上台风活跃、灾害影响较大,需要更加关注对华北和东北地区的影响。第二,极端降水发生频次和强度都显著增加,特别是最近十年,北方地区局地强降水致灾强度趋强,形成了暴雨灾害“南北并重”的格局。第三,高温灾害发生频次和强度显著增加,高温灾害致灾危险性增强。第四,复合型低温灾害的影响要比单个低温灾害事件影响更明显,要特别关注。

梁丰表示,在防灾减灾和气象服务当中对这些普查成果开展了融合应用,全面提升防灾减灾救灾气象保障能力。比如,联合保险业根据普查数据修订保险指数产品调整定损标准、优化保险方案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