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评论> 金融支持制造业高质量发展

金融支持制造业高质量发展

来源:中国银行保险报时间:2024-05-09 08:34

金融支持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有利于提高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能力和质效,有利于促进经济结构调整转型。

□王小韦 熊毅玮 杨宏燕

目前,金融支持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环境日益成熟。一是理论成熟。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坚持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推进新型工业化,加快建设制造强国、质量强国、航天强国、交通强国、网络强国、数字中国。实施产业基础再造工程和重大技术装备攻关工程,支持专精特新企业发展,推动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中央金融工作会议提出,加快建设金融强国。做好科技金融、绿色金融、普惠金融、养老金融、数字金融五篇大文章。金融是国民经济的血脉,其有力抓手就包括支持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二是制度成熟。金融支持制造业发展的制度设计更加完备。例如,《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关于加强科技型企业全生命周期金融服务的通知》和《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 工业和信息化部 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深化制造业金融服务 助力推进新型工业化的通知》,紧扣金融支持制造业、科技型企业主题,要求各级监管部门通过主动对接工信、发改、科技、环境保护等主管部门了解制造业产业、项目、企业信息,服务银行保险机构精准对接,要求银行保险机构适应制造业特点创新金融产品和服务,提高金融服务的针对性、操作性。三是系统成熟。国务院办公厅4月2日印发《统筹融资信用服务平台建设提升中小微企业融资便利水平实施方案》,要求强化全国信用信息共享平台,形成全国一体化平台网络,作为向金融机构集中提供公共信用信息服务的“唯一出口”。此举将在减少信贷供需双方以及相关部门事务的同时,提高信贷供需间信息对称度。叠加理论、制度、系统三项条件,更利于金融支持制造业高质量发展。

金融支持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更加成熟。但是,综合公开报道、调研情况,还存在三方面制约因素。一是机制因素。从多维度看,工信、发改等主管部门更熟悉制造业政策信息、行业发展趋势、产能动态、企业生产信息,金融服务要根据制造业生产经营周期,客观上需要金融监管、制造业主管部门之间加强沟通交流,提升银企间对称度。但是,从目前实际情况看,相关部门间交流沟通机制有待进一步理顺。二是系统因素。在机制因素支配下,银企对接的信息系统存在多头建设的现象。多头建设系统貌似针对性更强,弊端则是徒增多方主体重复事项。消弭制约因素,有助于提升金融服务制造业质效。三是人员因素。金融支持的制造业重点产业包括信息技术、人工智能、物联网、车联网、生物技术、新材料、高端装备、航空航天等八个方面以及扩大战略性新兴产业信用贷款规模,涉及收集、审核的信贷资料蕴含着更多工科技术,而现有银行保险机构从业人员专业背景更偏向于文科,对高质效完成先进制造业贷款申请有不利影响。

金融支持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不妨在机制建设、系统建设、队伍建设方面下功夫、做文章。一是加强机制建设。金融监管部门和制造业行业主管部门通过健全联席会议制度等形式,搭建跨行业的交流对接机制,方便银企间信息交流,提高信贷信息交换及时性、准确性。二是加强系统建设。以建设全国信用信息共享平台为目标,督促市场主体知晓、使用全国信用信息共享平台,在提高银企间信息对称度的过程中,同步减少各类市场主体重复事务。三是加强队伍建设。在机制、系统建设到位的基础上,鼓励有条件的银行业金融机构成立制造业转专业团队,在制造业企业聚集地区探索组建制造业服务中心,支持先进制造业集群发展。金融机构在配齐配强服务制造业发展人才的基础上,加大专业知识培训力度、广度和频度。

总体而言,金融支持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有利于提高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能力和质效,有利于促进经济结构调整转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