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评论> 积极发展风险投资,壮大耐心资本

积极发展风险投资,壮大耐心资本

来源:中国银行保险报时间:2024-05-07 08:34

□欧永生

日前,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强调,要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要积极发展风险投资,壮大耐心资本。在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大背景下,重视风险投资、耐心资本的重要作用,畅通科技、产业、金融领域的循环至关重要。

充分认识积极发展风险投资、壮大耐心资本的政策意义

能有效实现金融、科技与产业的互动和融合,成为推动经济发展的关键要素。金融作为国民经济的血脉,科技作为第一生产力,产业作为经济发展的基石,三者之间的有机融合对于新质生产力的培育和成长至关重要。通过发展风险投资、壮大耐心资本等金融手段,国家可以将资源引导到最具竞争力的产业领域,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同时,产业的稳健发展也为金融资本提供广阔的投资空间,使得金融更好服务实体经济,实现产业与金融的良性互动。

能有效促进新质生产力发展。风险投资是科创金融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新质生产力发展需要耐心资本的陪伴。高科技、高效能、高质量是新质生产力的鲜明特征。然而,原创性、颠覆性的科技创新活动,既面临着更多的不确定性,也需要从播种到长成参天大树的创新周期。这决定了科技金融需要专业机构和市场通过风险定价来完成资源配置,而这正是风险投资和资本市场的专业优势所在。通过发展风险投资和耐心资本,不受市场短期波动的干扰,能够长期为投资项目提供稳定资金支持,有力提升“真科技”企业融资质效,加大力度投早、投小、投硬科技,支持科技创新和新质生产力。

能有效实现资本市场的稳定发展。耐心资本入市会降低散户资金占比,优化投资者结构,平滑市场短期波动,增强股市稳定性。同时,能提升资本市场资源配置效率,以机构投资者为主的长期投资者凭借专业技术工具能够挖掘出具有长期投资价值的投资标的并长期持有,那些基本面良好、盈利能力较强、估值偏低的上市公司尤其受到市场青睐,通过将资金配置到优质企业加大对实体经济的支持力度。

能有效实现共富效应。耐心资本入市,能有效促进居民储蓄向投资转化,搭建起居民储蓄与长期投资之间的桥梁,实现股市、实体经济与居民财富的良性循环。

积极发展风险投资、壮大耐心资本的政策建议

近年来,国家和地方对风险投资的支持力度全面加大,提出多项有力举措。当前,国内风险投资规模稳定增长,但新备案基金数量增加、规模缩小,管理机构数量减少、投资频次下降,基金退出难度变大,行业不确定性增加。具体表现在风险投资主体定位不明确,政府引导基金要求及部分地区国资监管要求不适应;融资形式单一,市场化资金不足;相关法律制度不完善,如国家层面缺乏针对风险投资的专门法律法规,部分地区对风险投资基金的税收征缴方式不适应等;缺乏多样的资金退出方式,如风险投资机构难以通过产权交易市场将自己拥有的高科技企业的产权换成资金进行下一次投资等。

完善国有资本考核体系。当前,我国风险投资资本来源较为单一,主要依靠政府和国有背景的投资机构。因此,一方面要发挥政府引导基金的引导作用和杠杆效用,吸引民间资本的投入。参考行业惯例适当降低返投比例要求,灵活认定返投范围,同时引入“梯度”鼓励条款,以平衡政策导向和经济效益。另一方面要优化绩效考核指标设计,给予单个项目一定容忍度,只要不存在违纪违法因素,满足约定投资审核标准情况,对投早投小的失败案例给予更大宽容度,更多地从拉长期限、总体收益情况进行考核。

丰富风险投资来源。风险投资的来源多样化是风险投资健康发展的重要因素。要进一步强化政策支持,通过优化税收、监管、容错和考核等制度机制,引导扩大风投的资金来源,适度放宽养老金、保险资金、企业年金等长期资金投资风投的限制。鼓励社会基金、民间资本、外资和金融机构投入,加大引入长期资本;要重视并发挥公司风险投资机构的作用。发挥其根植于产业、提供产业场景与机会的作用,注意处理好其与传统风投的关系,实现良性竞争;要放宽长期资金的入市限制,扩大长期投资标的试点范围,现阶段主要集中在保险资金运用领域,未来可逐步放宽其他长期资金的入市限制和投资范围,从“量”上提高长期投资者比重。

丰富风险投资退出渠道。风险投资一直是活跃科技创新的关键,但在直接融资中占比仍然偏低,其主要原因在于退出困难等。证监会发布的《资本市场服务科技企业高水平发展的十六项措施》明确提出,扩大私募股权创投基金向投资者实物分配股票试点、份额转让试点,拓宽退出渠道,促进“投资—退出—再投资”良性循环。未来,要强化顶层设计,丰富风险投资退出渠道。一方面,可以由政府部门牵头建设有公允性的股权市场估值体系,加大力度推广S基金,为风险投资拓宽退出渠道;另一方面,加快并购交易审核速度,放开并购贷款的门槛限制,提升上市公司或产业链龙头企业发起并购的积极性,缓解风险投资退出困难。同时,提高IPO流程和时间的可预测性,全面提升上市公司质量等。

(作者系山东财经大学、山东师范大学研究生合作导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