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要闻> 以便利支付彰显“中国温度”

以便利支付彰显“中国温度”

来源:中国银行保险报时间:2024-04-15 08:16

□记者 许予朋

随着中国免签“朋友圈”不断扩容,越来越多外籍人士来到中国。

为提升外籍人士在中国生活的“体验感”,今年3月初印发的《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优化支付服务提升支付便利性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要求更好满足外籍来华人员多样化的支付服务需求。《中国银行保险报》记者注意到,《意见》推出一个月以来,在金融管理部门指导下,银行、支付机构联合商圈、商户持续完善境外银行卡受理环境、丰富移动支付产品供给、改善现钞使用环境,让外籍来华人士在中国支付无忧。

监管层面,人民银行近日发布双语版《外籍来华人员支付指南》,生动介绍了移动支付、银行卡、现金等5种支付服务的获取方式和使用流程,破解外国人到中国后“不知道钱怎么花”痛点。

机构层面,各类商业银行齐上阵,纷纷推出各种支付便利化举措,帮助外籍人士打通消费、缴费堵点,让商户在家门口也能迎“天下客”。比如,聚焦旅游、购物等重点领域,工商银行在大兴国际机场上线运营外币兑换机。中国银行在博鳌地区、海口骑楼老街、三亚机场和免税店等多个点位打造支付服务示范区,提升涉外场景中可受理外卡刷卡商户的覆盖率。汇丰中国作为数字人民币业务同业合作银行,为已经开立数字人民币钱包的境外来华人员提供配套服务,充分满足外籍人士用数字人民币消费需求……

移动支付、手机支付为中国消费者带来便捷,同样也能为外籍人士带来丝滑、顺畅的支付体验。在人民银行、国家外汇管理局指导下,支付宝、财付通陆续落地系列优化举措,一方面推动“外卡内绑”,境外银行卡可绑定支付宝或微信在国内商户消费;另一方面支持“外包内用”,越来越多境外电子钱包可在国内使用。此外,外籍来华人员使用移动支付的单笔交易限额也已上提。

北京前门地区古瓷商店“彩瓷坊”负责人王京告诉记者,在国家提出进一步完善外籍人士支付服务后,银行工作人员迅速对小店进行了“上门服务”,更新了店里的POS机。“现在,外国顾客用五大国际卡组织的外卡都能轻松在店里刷卡消费,真的很方便!”王京说。这,正是中国速度的体现。

4月8日,北京市朝阳区蓝色港湾成为全国首个“入境消费友好型商圈”。第一次来中国的巴基斯坦小伙冉纳在这里的鸽子广场买了两包鸽粮喂鸽子。“这里的商家会说英语。结账的时候,我可以直接用自己手机上的家乡电子钱包纳雅贝(Nayapay)扫码支付,真的很惊喜。”冉纳说。这,正是中国温度的体现。

不过,在采访“老外”的过程中,记者也注意到,考虑到各国支付文化、习惯不同,一些外籍人士依然呼吁在支付手段方面能给予更多选择。同时,考虑到支付依附于具体场景而存在,业内人士呼吁各方应系统性推进重点商圈、景点、酒店等场景外卡受理能力升级改造,包括加大相关机具铺设、降低外卡刷卡费率等。

相关专题:让外籍来华人士在中国“支付无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