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要闻> 综述一:能刷卡能扫码 “老外”在中国生活很“丝滑”

综述一:能刷卡能扫码 “老外”在中国生活很“丝滑”

来源:中国银行保险报时间:2024-04-15 08:13

□记者 许予朋

早上7时30分,“早八人”房振豪(Jacky)准时掏出手机“刷”进地铁。房振豪来自文莱,目前在北京市海淀区五道口的一家外企工作。在中国生活了5年,他已经可以熟练地像本地上班族一样,通过微信支付绑定“亿通行”APP乘地铁上下班、在便利店购物,或是通过手机缴纳水电费。

“方便、先进、安全”是房振豪在中国消费、支付的感受。如今,在移动支付相对发达的中国,有许多像房振豪一样的外国人,只需一部手机就可以高效安排自己的生活,度过“畅行无阻”的24小时。

手机支付“丝滑又顺畅”

上午10时,法籍华裔黄艾琳(Irene Huang)如约出现在北京市东城区前门杨梅竹斜街的咖啡馆。接受《中国银行保险报》记者采访前,她点了一杯拿铁并熟练地使用手机扫码付款。“我在手机里下载了微信和支付宝。在中国,移动支付真的很方便。”她说。

黄艾琳在法国巴黎出生、长大。为了更深入地了解中国,去年她来到中国学习。作为00后,黄艾琳对新事物的接受能力特别强。在北京,比起逛胡同,她和朋友们更爱去三里屯“打卡”。她吃过老字号烤鸭店的烤鸭,也爱买网红零食、奶茶。在中国生活的5个月里,黄艾琳对移动支付的感受尤其深刻。

“在法国,很多时候我们还在用现金或者刷银行卡。但是在中国,无论是去餐厅吃饭还是去商超购物,一部手机就可以搞定,感觉支付很快捷,也很安全。”黄艾琳告诉记者。

下午3时,家住江苏省扬州仪征市的瑞士人马赛尔(Marcel)和太太一道去火车站迎接从北京来的亲人。在火车站附近的小卖店,马赛尔用微信支付为远道而来的客人买了矿泉水和饼干。“手机支付实在太方便了,以至于上次回瑞士的时候,我习惯性地想在一家酒吧里扫码付款买单,结果发现操作不了。”马赛尔笑称。

马赛尔是一家瑞士外企的工程师。眼下,他正准备在仪征市开启退休生活。“无论是早上去菜市场买菜,还是出门乘车去理发,手机扫码支付都是我的首选。”马赛尔说。他有一张中国银行卡,将其绑定了微信支付,不过他不会直接在微信钱包里存钱。每在外面消费一笔,马赛尔都能收到中国银行发送的动账提示短信,这让他感到非常安全。

“最近,有来中国出差的朋友告诉我,现在在中国大城市直接刷银行卡买东西更方便了,支付宝和微信外卡一次能刷出的额度也提升了。”马赛尔告诉记者,“在我们大家看来,中国移动支付是丝滑、顺畅的。”

晚上8时,位于湖南省长沙市开福区湘春巷的德国面包房吧赫西点打烊,面包房的经营者德国人何墨凯(马库斯·霍夫穆勒)结束了一天的工作,那台一天内被他反复拿起多次、能支持二维码收款的POS机也终于可以“休息”了。

何墨凯强烈感受到了中国支付的便捷。“中国的顾客们普遍不愿意用现金,我们作为商户当然要把POS机、二维码都设置好。我自己也习惯了手机支付。”何墨凯介绍,线上支付帮他省去了纸币验真伪等麻烦,也让交易流通更加顺畅。

拥抱线上化 也呼吁多元化

不过,在“丝滑又顺畅”的支付体验背后,这些来到异国他乡生活的外国人也曾遇到过一些“小烦恼”。他们的体验和观察,或为进一步提升我国支付环境的包容度带来新的思考。

在体验“畅行无阻”之前,房振豪也曾经历一段时间的过渡期。“几年前,办理中国的银行卡流程很长,自己也遇到过银行不支持外国人办理信用卡的情况。”此外,房振豪表示,现在他的亲友来中国旅行,还是愿意用银行卡刷卡消费。但是一些小的便利店缺乏外卡受理能力,这会影响旅行体验。

黄艾琳观察发现,她的很多海外留学生朋友都使用境外手机号、银行卡号等在中国开通了移动支付。不过要想实现一部手机“走天下”,最难过的是“语言关”。在办理这些业务时,中文流利的黄艾琳常常需要帮助她的朋友们。她也注意到,准确、全面、多语种的业务办理指南能够为外籍留学生带来很大的帮助。

经营面包房之前,何墨凯曾在德国莱比锡大学获得汉学博士学位,他非常热爱中国文化。不过在何墨凯身上,向外探索的精神与对新技术的审慎形成了一对“矛盾”:来中国的头两年,他曾坚持不用智能手机,只使用现金生活。“后来我发现这样有点不方便,很多地方用现金付不了账,慢慢才养成了用手机支付的习惯。”何墨凯说。

“欧洲与中国的消费习惯、文化环境有差别,也许德国会更保守一些。”谈及两地生活差异,何墨凯坦言,“对于部分德国人,特别是年纪稍长的德国人而言,他们依然偏好使用现金。如果只能通过移动支付工具来消费,他们会感到‘无助’。也许,我们的支付环境需要更多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