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要闻> 【上市银行年报观察】银行积极应对净息差承压

控成本 优结构

【上市银行年报观察】银行积极应对净息差承压

来源:中国银行保险报时间:2024-04-12 09:39

□实习记者 英草卓玛

近期,已有半数上市银行披露2023年业绩报告,各家经营状况陆续浮出水面。上市银行资产规模占我国商业银行总资产的八成左右,是银行业支持实体经济的主力军。但同时,从已披露年报来看,经济周期波动下,上市银行经营面临净息差收窄、资产质量承压以及银行估值偏低等多重挑战。

在各银行2023年业绩发布会上,息差越来越成为银行高管口中的高频关键词。多位高管表示,2024年商业银行净息差收窄的趋势可能仍会延续,并表示将加强净息差管控以应对压力。

净息差仍将持续承压

作为衡量银行盈利能力的重要指标,净息差的高低直接影响银行的净利润。保持合理利润和净息差水平有助于商业银行维持稳健经营、防范金融风险,也有利于增强商业银行支持实体经济的可持续性。近年来,商业银行净息差持续收窄成为全行业趋势。来自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的数据显示,2023年四季度,我国商业银行总体净息差水平已进一步降至1.69%。

净息差压力在近期披露的上市银行年报中可见一斑。Wind数据显示,截至4月10日,已有22家A股上市银行公布2023年财报,平均净息差为1.844%。在上述22家银行中,有7家上市银行净息差超过2%,分别是常熟银行、平安银行、招商银行、郑州银行、江阴银行、邮储银行、浙商银行,而净息差低于1.8%警戒线的银行合计12家,已过半数。

多家银行在年报中解释,净息差收窄的主因是加大向实体经济减费让利力度,叠加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多次下调,而存款利率降幅不及贷款利率降幅。此外,存量首套房贷利率调整对大型商业银行净息差影响较大。

今年2月,5年期以上LPR报价单独大幅下调25个基点,至3.95%,创出最大降幅。“伴随贷款利率继续下行,息差下行趋势预计延续,低利率、低息差将成为常态。”民生银行首席经济学家温彬对《中国银行保险报》表示。实际上,多家银行高管在业绩发布会上亦做出相似判断。

例如,交通银行首席风险官刘建军坦言,预计2024年净息差仍然继续承受一定压力,资产端方面,LPR下调和存量房贷调整的影响将进一步显现;负债端方面,虽然存款利率下调,但目前面临行业性的问题是,存款定期化趋势没有根本性改变,存款结构变化使得各类存款新发生定价的下降难以带来整体负债成本的下行。

控成本 优结构

面对普遍面临的净息差下行难题,各商业银行如何求解?管控负债成本、优化资产结构成为“参考答案”。

负债端方面,多家银行表示将加大高成本存款的压降力度,持续推动负债成本下降。

“当前,银行业净息差已处于历史低位,在资产定价不具备更多主动作为空间的情况下,存款业务量价双优是保障银行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光大银行行长王志恒在2023年度业绩说明会上说。

中国银行副行长张毅透露,将持续推动负债成本下降,加大场景获客力度,通过代发薪、快捷支付、司库等业务机会,促进低成本结算类资金的占比不断上升。同时,今年将加大对高成本存款的压降力度,包括协议存款、结构性存款、三年期以上的大额存单,中国银行制定了一些合理的增长目标,对这方面占比会有适当控制。

实际上,已有银行火速“出手”。4月9日,有媒体从招商银行客户经理处获悉,目前该行已不再新发三年期、五年期大额存单产品额度。“目前客户存款意愿较强,银行流动性相对充裕,但资产端投放相对乏力,这种情况下,压降成本较高的中长期定期存款或存单可以更好地管理净息差。”上述客户经理表示。

资产端方面,优化资产结构成为不少银行策略“标配”。建设银行董事长张金良表示,将优化资产结构,在保持信贷总量平稳增长的基础上,更加重视存量盘活和结构调整,做到有增有减、有取有舍,做好大类资产配置,持续压缩低效资产占比。民生银行副行长兼董事会秘书李彬表示,将持续优化资产结构,尤其是贷款结构,同时也会加大零售贷款投放,提升零售信贷在各项贷款中的占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