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要闻> 【鑫日谈】从“有没有”到“好不好”

【鑫日谈】从“有没有”到“好不好”

——推进普惠金融高质量发展系列观察之五

来源:中国银行保险报时间:2024-04-09 08:40


□记者 仇兆燕

自普惠金融上升为国家战略以来,金融活水不仅“锦上添花”更是“雪中送炭”。

近年来,银行业金融机构深化对小微企业、涉农经营主体及重点帮扶群体金融服务,不断加大信贷投放力度。

金融高质量发展是提升金融服务能力,更好推进经济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基础。基于此,迈入2024年,步入新的发展阶段,普惠金融的核心命题也必然要强调高质量发展,即从“有没有”转变为“好不好”“强不强”,保量、稳价、优结构。近日,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发布通知,提出“普惠信贷”这一概念,并明确2024年普惠信贷工作三大目标。三大目标的提出,一方面,对外传递了监管层对推进普惠金融的积极态度和信心;另一方面,反映了普惠信贷已由最初追求量的扩张逐步转向量与质并重、更加注重发展质量的阶段。

保量,即保持普惠信贷支持力度。近年来,我国普惠金融覆盖面不断扩大,但还有较大提升空间。稳价,即稳定信贷服务价格。普惠金融“可获得”,还要“用得起”。优结构,即优化信贷结构。有限的信贷资源,要用在刀刃上。

这就要求金融机构在发展普惠信贷的过程中,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取向,不断提高普惠金融服务的可得性和便利性,进一步满足人民金融需求,服务高质量发展。要真正走深走实,走到田间地头,走到工厂车间,走到人民群众身边。近期启动的“普惠金融推进月”正是这一工作方式的真实写照。此外,要保持合理节奏,步步为营,稳中求进。

在发展普惠信贷的过程中要抓住“重中之重”。何为“重中之重”?通知要求增强对科技创新、绿色低碳发展、消费等领域的小微企业,乡村振兴领域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脱贫群众等重点群体的帮扶力度。这就要求普惠信贷更好满足多样化需求,聚焦重点领域,满足小微企业、涉农经营主体及重点帮扶群体多样化的金融需求。要坚持抓重点、抓主体,围绕发展新质生产力、确保粮食安全战略和脱贫群众持续增收的要求,持续发力。要增强对小微企业法人服务能力,加大首贷、续贷投放;突出支持小微企业科技创新、专精特新和绿色低碳发展;合理确定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涉农贷款利率水平;积极开发小额信用贷款产品,推广随借随还的循环贷模式。

相信在政策持续引导下,在各方不懈努力下,普惠信贷建设将更有节奏、有方向、有效率,更多优质的金融服务将“飞入寻常百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