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评论> 防范不法贷款中介 有效保护自身权益

防范不法贷款中介 有效保护自身权益

来源:中国银行保险报时间:2024-03-28 08:53

□顾雷

近年来,市场上存在不法贷款中介为牟取非法利益,假冒银行名义,谎称有内部渠道和专业手法可以降低贷款条件、提高贷款额度或加快放款速度,打着无抵押、无担保、低息免费等旗号诱导借款人办理贷款,以帮助借款人包装贷款、提供过桥垫资、泛滥营销等手段,收取高额费用等方式非法展业,不仅侵害金融消费者合法权益,而且严重危害金融财产安全和金融管理秩序,危害性极大。

为进一步保护广大市民和企业合法权益,营造上海地区优良营商环境,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上海监管局不久前联合上海市高级人民法院等发布《关于防范不法贷款中介风险 规范金融营销行为的公告》,要求广大市民应警惕不法贷款中介的套路陷阱,增强风险防范意识,坚决抵制扰乱金融秩序和影响金融安全的行为。

虽然这只是上海地区发布的公告,但不法贷款中介具有全国普遍性,远远不止在上海地区出现。上海关于不法贷款中介的清理整顿对全国其他省市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

一是假冒银行名义发布办理贷款的广告信息。一些不法贷款中介会冒充“××银行”“××银行贷款中心”等发布贷款广告信息。从法律上看,不法贷款中介与这些银行、银行贷款中心之间根本不存在任何法律关系,纯属虚构或欺骗消费者,还有一些不法贷款中介声称“在银行内部有关系”“可走内部流程办贷款”等,诱骗消费者办理贷款。其实,正规金融机构是不可能依据所谓“内部流程”办理对外信贷的,这往往是不法贷款中介诱骗借款人的营销噱头。

二是骗取高额手续费。不法贷款中介常以“低价手续费”“百分百获得贷款”等幌子吸引消费者。在借款人从银行获得贷款后,不法贷款中介又以各种名义要求借款人将贷款资金打入指定账户“走账”,伪造“流水”,借款人一旦进行转账操作,这笔资金大多以“服务费用”等名义被截留,借款人很难要回资金。

三是宣传不实。一些不法贷款中介往往瞄准对贷款业务、流程不熟悉,或征信有问题的消费者群体下手,夸大事实,吹嘘自己的业绩和能力,承诺客户能够获得固定利率、减免贷款利息,甚至谎称有内部渠道和专业手法可以降低贷款条件、提高贷款额度或加快放款速度,提供所谓“优惠贷款”“迅速放款”服务。但在实际操作中,这些承诺并不能得以落实,客户会因对这些宣传语过于相信和依赖而遭受损失。

四是操作不透明,截留资金。不法贷款中介往往暗箱操作,不及时告知客户审批结果,截留客户的贷款资金,更有甚者通过虚假营销宣传、伪造申贷材料等方式非法展业,其目的就是快速敛财而不是提供金融服务。

显然,不法贷款中介欺骗金融消费者的手段是拙劣的,由此直接造成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危害:

第一,不法贷款中介对金融消费者财务状况有一定负面影响。虽然不法贷款中介门槛相对较低,但是其利率和手续费往往较高,如果金融消费者不能合理规划自己的财务,很容易陷入债务困境,背负沉重的经济负担。

第二,不法贷款中介对金融消费者个人征信有不良影响。如果一个人频繁地在多个不法贷款中介进行贷款,将会导致其征信记录混乱,对未来申请银行贷款造成负面影响。

第三,侵犯金融消费者个人信息安全。不法贷款中介往往在网上大批量购买社会公民身份信息,再假冒各大商业银行,将之群发给各个相关机构。在此过程中,金融消费者的个人信息可能被泄露,公民个人隐私权会遭受侵害。

为此,金融消费者必须牢固树立正确的借贷观念,从正规机构、正规渠道办理贷款业务,量力而行、理性借贷。

一是如果确需中介服务,不要轻信间接的贷款服务要约,金融消费者需要核实中介机构资质,详细了解中介服务与合同内容,应充分了解网络平台贷款等相关产品的息费价格、贷款期限、还款方式等与自身权益密切相关的重要信息,警惕贷款营销宣传中降低贷款门槛、隐瞒实际息费标准等虚假宣传行为,比如一些机构或平台所谓“免息”“零利息”的片面宣传等,合理使用贷款产品,树立负责任的金融意识,养成按时足额还款的习惯,不要“以贷养贷”“多头借贷”,不然可能入不敷出,背负沉重的经济负担。

二是从正规机构获取融资服务。消费者如果有借款需求,应通过正规渠道进行咨询或者办理,不轻信所谓“低息、免费、快速、无抵押”等虚假宣传,注意核实中介机构资质,详细了解中介服务与合同内容,警惕贷款营销宣传中降低贷款门槛、隐瞒实际息费标准等虚假宣传行为。

三是注意个人信息保护,不轻易在贷款中介网页、APP、小程序上填报“姓名”“联系电话”等个人信息,不轻信自称某金融机构的陌生来电,警惕向无关账户的转账要求,增强法律意识,提高风险防范能力,警惕以“刷流水”“走账”为由的打款要求,对于超出贷款合同约定的转账更加需要注意,不随意向无关账户转账打款,防范被骗取资金风险。

四是了解贷款产品的重要信息。向银行或小额贷款公司等机构办理贷款时,注意看清贷款条件、综合息费成本、还款要求等重要信息,向正规机构提供真实贷款申请资料,珍惜个人征信,理性借贷、及时还款。

五是如果金融消费者办理个人贷款业务产生了纠纷,或发现自己陷入不法贷款中介陷阱,应保存好相关证据,及时向金融机构投诉,或向行业调解组织申请调解,必要时还可以申请仲裁或向法院起诉,通过法律途径维护自身权益。

(作者单位:北京大学普惠金融与法律监管研究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