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评论> 打击电诈需强化智能手段

打击电诈需强化智能手段

来源:中国银行保险报时间:2024-03-01 09:08

中国银行保险报网讯【记者 刘彦昌】

随着AI技术的发展,电诈手段的花样也在不断翻新。打击电诈尤其是高技术电诈,应充分利用人工智能技术,提升防范和打击效果。

例如,在日本,人口老龄化日趋严重,老年人成为电信诈骗主要受害群体之一。一些骗子假扮成老人亲属,以遇到麻烦为由诱骗对方。骗子本人并不露面,而是通过电话指挥老人用ATM机完成转账。为打击此类犯罪,日本警方将人工智能识别系统引入ATM机。当系统识别到用户边打电话边使用ATM机时,就会自动在机器上播放警示短片:“警告!这个电话是诈骗电话!”

除了普通电话诈骗,一些不法分子还盯上了AI技术,通过利用AI深度伪造工具升级电诈手法。AI深度伪造是一种利用人工智能技术合成、修改或替换图像、视频和音频内容的技术,可以将一个人的面部表情、言辞和动作应用到其他人的图像或视频上,使生成的内容看似原始内容。据了解,依靠深度伪造技术工具,AI客服可以同时给上万人打电话,此类案件迷惑性更强、犯罪效率更高、覆盖面更大、危害性更强。

对于这种高技术电诈,如何更好进行反制?除了加强对消费者的宣教外,升级反制技术才是破局之道。

一方面需要多方联动,形成打击合力。防范和打击电诈,需要政研企通力合作。尤其是在科技飞速发展的当下,研究机构和高科技企业拥有更强的科技实力。有关部门引导多方合作,研究完善智能反诈系统,可以大大提高反诈效率。在大数据时代,数据“反哺”可以更好地训练反诈系统,即给智能反诈系统“喂”越多数据,智能反诈系统就越聪明。因此,将相关数据在多部门、多机构间共享显得尤为重要。此外,通过对大数据的筛选,智能反诈系统还可以向特定群体发送反诈知识,让宣教效率和精准性大为提升。

另一方面,需要加强源头治理,强化个人信息保护。专家建议,要加大深度伪造内容者和网络服务提供者的责任,明确标识制作的内容为AI合成,同时强化网络服务提供者的监督管理责任。

此外,还需细化配套法律制度,让处罚条款落实更简单易行,让追责更顺畅、打击更有力。

正所谓“魔高一尺,道高一丈”。只有充分利用好人工智能技术,才能更好地对高技术电诈实现有力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