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评论> 做好国家粮食安全金融服务

中央一号文件解读

做好国家粮食安全金融服务

来源:中国银行保险报时间:2024-02-08 07:40

粮食是关系国计民生的重要战略资源,国家粮食安全是国家安全的重要内容,守住国家粮食安全底线尤为重要,金融需要为国家粮食安全提供优质金融服务。

□娄飞鹏

2024年中央一号文件明确提出“两个确保”,确保国家粮食安全排在第一位,并从抓好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生产、严格落实耕地保护制度、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强化农业科技支撑、构建现代农业经营体系、增强粮食和重要农产品调控能力、持续深化食物节约各项行动等方面进行详细安排部署。粮食是关系国计民生的重要战略资源,国家粮食安全是国家安全的重要内容,守住国家粮食安全底线尤为重要,金融需要为国家粮食安全提供优质金融服务。

作为人口大国,我国必须牢牢把饭碗端在自己手里。近年来,我国通过牢牢守住十八亿亩耕地红线,引导增加主粮耕种,强化粮食生产技术应用,改良粮食品种,实现粮食产量连续9年超过1.3万亿斤,粮食生产“二十连丰”,人均粮食占有量明显高于世界平均水平。粮食储备技术不断升级,储备体系不断健全,仓储条件总体达到世界较先进水平。粮食流通体系健全完善,粮食市场运行平稳,也为确保粮食安全,稳定预期发挥了积极作用。尤其值得一提的是,2023年底我国已制定出台《中华人民共和国粮食安全保障法》,从法律层面为粮食安全提供保障。

金融安全是国家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增进国家安全的重要方式。为确保国家粮食安全,金融需要总结既有经验,创新提供优质服务。首先,要突出重点难点。粮食生产对耕地、水资源需求较多,我国总体上耕地资源、淡水资源紧缺,稳定粮食产量,推进粮食增产的关键之一是提高单产。中央一号文件明确,稳定粮食播种面积,把粮食增产的重心放到大面积提高单产上,实施粮食单产提升工程。在提高粮食单产中,种子发挥着重要作用,要加快推进种业振兴行动和关键核心技术攻关。从金融业来看,围绕做好科技金融大文章,支持种业振兴核心领域技术攻关,支持种子公司研发创新,不断推动解决种子领域“卡脖子”问题,为通过品种改良实现粮食安全提供优质高效的金融服务。

其次,要服务多个环节。我国已建立粮食生产、加工、储备与进口协调机制,有助于更好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粮食产供销产业链条较长,金融需要围绕高标准农田、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农产品销售储运加工,粮食进出口等方面做好支持。创新针对性信贷服务模式,针对粮食生产的季节性、周期性特点,科学合理设计贷款产品期限;针对区域粮食生产优势,提升对区域金融支持的匹配度;针对不同粮食生产消费特点,研发推出专属金融产品;针对农户、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等不同需求,提供不同的金融服务。在做好国内粮食产供销金融服务的同时,发挥专业优势服务好粮食进出口。

再次,要发挥机构优势。粮食生产、加工、流通、销售等,本身涉及的环节较多,并且粮食种类较多,生产供应面临不同的环境,对金融服务有较多需求。为此,需要充分发挥政策激励引导作用,商业性金融机构和政策性金融机构协同发力,建立包括银行信贷、保险、期货、股权等在内的多层次服务国家粮食安全的金融体系,为国家粮食安全提供全方位立体式金融服务。在具体实施中,探索多个机构合作的金融服务模式,如“政府+银行+保险+担保”“银行+保险+粮食收储或加工公司”“银行+保险+担保”“保险+期货”等多种模式,提供综合金融服务。

最后,要做好风险管理。一方面,做好粮食生产供应的风险管理。受自然灾害、市场价格波动、仓储运输等因素影响,粮食生产的潜在自然风险和市场风险偏高,更需要建立风险防范化解机制。如采用推进农业保险精准投保理赔,完善巨灾保险制度等方式,缓解或分散农民在粮食生产供应中所面临的风险,提高农民种粮积极性。另一方面,做好金融机构内部的风险管理。在金融服务国家粮食安全过程中,既要优化流程、提高效率保障金融服务的及时性,又要完善风险管理制度,找准风险点并针对性采取措施,以保障为国家粮食安全提供安全的金融服务。

总之,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安全发展是新发展理念的应有之义,需要坚持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安全良性互动。粮食安全关系人类永续发展和前途命运,我国作为人口大国,粮食安全的重要性更突出。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指出,全方位夯实粮食安全根基,牢牢守住十八亿亩耕地红线。金融需要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围绕国家粮食安全需要,深化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不断丰富金融服务数量,持续提升金融产品质量,在筑牢国家粮食安全根基中发挥更加积极的作用。

(作者系中国邮政储蓄银行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