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动态> 合力推动普惠金融高质量发展

圆桌综述

合力推动普惠金融高质量发展

来源:中国银行保险报时间:2024-01-15 08:01


□记者 胡杨

自2013年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正式提出“发展普惠金融”以来,随着政治引领、政府推动、政策激励的力度不断加大,我国普惠金融取得长足进步。2023年印发的《国务院关于推进普惠金融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为各类金融机构在未来5年高质量推进普惠金融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与行动指南。

1月12日,由《中国银行保险报》、江西省地方金融监督管理局、赣州市人民政府主办的2024普惠金融高质量发展研讨会在江西赣州召开。在圆桌对话环节,来自银行业金融机构、保险机构、农担公司的嘉宾从各自业务特点出发,围绕“如何在竞争与合作并存的格局中实现普惠金融高质量发展”“提升数字技术对普惠金融业务的赋能价值”等问题进行了分享。

普惠金融综合需求要加强“跨界合作”

站在10年的历史节点,普惠金融发展已进入新阶段。其中一个重要表现是,普惠金融需求正从以信贷为主发展为综合金融需求,这意味着不同类型金融机构之间的合作也将有所增加。

“普惠金融是需要众人拾柴的‘苦活’‘累活’。”江西银行普惠金融部负责人李瑾表示,要想强化不同机构间的合作,需从几个方面落实:一是政银合作——江西银行在江西省委组织部的推动下设立了人才金融服务中心,为全省人才提供专属的金融服务,也与几个政府部门建立了战略合作,通过创新产品、召开银企对接会等形式更好地服务小微企业;二是银担合作,通过共同创新支农支小“见贷即保”模式,提高贷款审批时效;三是银保合作,通过与保险公司建立合作,创新“农保贷”产品,一部手机最快3分钟就可以获得贷款,重点群体的金融获得感和体验感都得到了显著增强。

谈及“合作”,再保险公司无疑具有发言权,其与直保公司具备天然的合作关系,尤其在农业保险和巨灾保险领域。瑞士再保险中国区公共利益风险业务部副总裁文科表示,瑞士再保险拥有丰富的全球范围内气候灾害风险管理经验,基于数据科技和风险专业知识,瑞士再保险根据不同国家的风险特征研究和开发了190多个包括台风、降雨、地震等气候灾害模型。在中国,瑞士再保险的全球和本地团队共同开发的信瑞智农平台就是借助大数据技术和农业风险模型算法,实现对主要农业灾害的实时检测和量化评估,可以快速帮助直保公司设计产品和定价,也能帮助政府和保险公司进行防灾防损和灾后救助。就风险业务来说,再保险公司能发挥的合作效用很显著。

积极顺应数字化转型大势

数字化是普惠金融的特征之一。数字技术的运用可以降低运营成本、帮助控制风险,进一步扩大普惠金融客群覆盖面和提高服务效率。对应不同类型机构的具体实践,数字化转型扮演的角色又各不相同。

在江西农担公司党总支书记、董事长、总经理曹忠明看来,担保公司一定要迎接数字化时代的到来,通过云计算、互联网来拥抱数字经济,通过“引进来”“走出去”的方式与各金融机构加强沟通与合作。“‘引进来’就是借助互联网相关数据来加强判断与风控,‘走出去’指的是各金融合作机构通过打通系统、共享数据,加快审批速度,让效率越来越高、合作越来越紧密。”

对于江西赣州银座村镇银行而言,数字赋能更多体现在服务方式上。据江西赣州银座村镇银行董事长陈斌介绍,银行的服务当前无处不在。在科技赋能之下,除现金业务外,所有业务都被送进厂区、厂房、社区,真正实现客户“最多跑一次”,金融服务打通“最后一公里”。考虑到小微企业自身的科技创新或数据化能力有限,江西赣州银座村镇银行还探索打造线上线下生态服务场景,融合金融与非金融服务,为小微企业提供线上化、移动化的服务,涵盖采购、生产、财务、人力、信贷支持等上下游全部流程。

任何事物都有两面性,在有序推进数字普惠金融发展的同时,也要防范“数字鸿沟”等引发的问题。大家健康养老产业投资管理有限责任公司副总经理张泽旭便谈到了如何应对养老服务数字化挑战。他指出,可以聚焦特定领域、特定养老服务场景,先行把一些满足长者刚性需求的养老服务数字化,提供更适老、更简便、更能满足需要的产品,由此慢慢打开需求。此外,还应整合社会各方的数字化服务力量,解决养老服务面临的数字化挑战。

京东集团经济发展研究院副院长、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研究员朱太辉总结指出,推动普惠金融高质量发展行稳致远,各类金融机构要根据自身定位和优势,走特色化、差异化发展之路。普惠金融高质量发展一定离不开数字化转型的需求,但也不是“依葫芦画瓢”,需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