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中国银行保险报时间:2024-01-10 08:42
□记者 张瑾 胡杨
新年伊始,电视剧《繁花》热播,带动剧中故事发生地和平饭店“英国套房”、至真园原型苔圣园酒家的预订量激增;“排骨年糕”“菜泡饭”等老上海美食外卖订单环比上涨逾110%。上海市中心的黄河路、进贤路上,前来寻踪、用餐、“打卡”的市民和游客络绎不绝。文化繁荣与消费活力交融互渗,展现出一座“不夜城”韧劲满满、热气腾腾的景象。
在《繁花》历时3年的拍摄制作过程中,金融“活水”处处涌动。近日,《中国银行保险报》记者从上海银行获悉,作为此剧唯一信贷支持机构,该行联合上海市静安区文旅局为《繁花》量身打造大额授信方案,及时丰沛的资金支持和优质精准的服务供给成就了一部经得起市场考验的影视作品,也浇开了“金融+文旅”高质量发展的一路“繁花”。
银政合力润“繁花”
眼下,我国文化“新基建”正进入关键发力期,将文化力量转化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推动力的背后,离不开金融“活水”的精准浇灌。
“2018年,上海银行就与《繁花》剧组结缘,为企业开立了基本户。”上海银行静安支行行长沈凝介绍,2019年冬,剧组方与腾讯签订了《繁花》影视剧的制作协议。出于对上海银行长期服务的信赖,剧组方随即向该行提出一笔用于《繁花》制作的贷款申请。在与导演及制作团队深入交流沟通后,双方达成初步合作意向。
2020年,《繁花》制作遭遇疫情影响,拍摄工作的不确定因素增加。上海银行总、分、支行紧密联动、迎难而上,携手静安区文旅局为《繁花》开了影视行业大额授信业务的先河。
“影视企业一个凸显的特点就是轻资产运营,同时拥有丰富、优质的内容IP。”静安区文旅局副局长吴芳艺告诉记者,为了让优质的影视内容不因资金而“难产”,该局通过银政合作持续为优质影视项目引入金融“活水”,并对符合条件的影视企业给予最高100万元贷款贴息和担保贴费等专项产业支持。
“特殊时期,我行严格把控贷款资金用途,既不突破风险监管的要求,又竭尽可能为客户提供资金使用的便利。”上海银行浦西分行行长杨嵘表示,“《繁花》讲述的是上海本土故事,上海银行作为上海本地银行,更有责任服务好本土文化。”
金融“疏堵”护“百花”
《繁花》是上海银行参与推动影视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有益探索。不过,文化企业整体偏轻资产,行业类别庞杂,企业经营存在较多不确定性,金融支持影视剧等文化创意产业高质量发展,仍有不少难点、堵点待探索和突破。
“文化企业的生命周期和盈利模式与传统企业不同,金融机构要服务好这类企业,需要开拓全新的风控模式,提升优质文化项目的甄别能力,平衡好收益与风险。”上海银行公司业务部副总经理叶正翔告诉记者,“《繁花》是一个很好的样本,帮助商业银行去思考金融如何赋能文化产业发展。”
近年来,上海市有关部门陆续出台促进文化发展的利好政策,积极搭建银企项目对接平台。如何更好把握政策机遇、平台机遇以及产业高质量发展机遇?
叶正翔表示,除推出“文创保”、艺术品质押融资等专属金融产品强化信贷资金支持外,上海银行正发力挖掘文化企业的内在价值、产业链价值及文化消费的延伸价值,打造生态圈,通过文化产业生态圈各类资源撮合、投资机构引荐等方式,帮助文化企业对接更多商业化场景。同时,探索引入更多的金融科技手段,更精准地把握文化产业特征,从而更可持续地发展文化金融。
据介绍,截至2023年末,上海银行服务文化行业客户超2.3万户,累计为3400多家文化企业提供授信支持,贷款余额超340亿元。在2023年上海13家文化创意特色支行中,该行有2家支行获得授牌。
目前,《繁花》的融资案例已逐步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疏堵”样本,网剧《重紫》也已得到上海银行的金融服务支持。
“金融与文化是人民美好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上海这座国际化大都市最重要的城市名片。”上海市银行同业公会相关负责人表示,上海银行业将不断加大对文化产业的各项投入和支持,做大做强文化金融,助力建设上海国际文化之都。
“《繁花》绽放过后,我们还将支持更多优质文化项目‘百花’争妍。”叶正翔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