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科技> 记者观察:用好数字技术

记者观察:用好数字技术

来源:中国银行保险报时间:2024-01-09 09:56

□本报记者 苏洁

近期,中央财经大学中国互联网经济研究院与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共同发布的《数字金融蓝皮书:中国数字金融创新发展报告(2023)》指出,中国数字金融技术发展已居全球前列,但仍存在金融业务边界模糊风险。同时,科技应用可能加剧金融消费者弱势地位及信息不对称。

在数字经济时代,新模式、新业态等错综复杂。从过往的发展历程可以看出,监管科技遇到的挑战,同样也是金融科技遇到的挑战。在市场经营环境越发开放的大背景下,此类边界却依旧存有模糊地带,可能带来监管真空。

数字技术应尽可能支持和维护金融稳定。在创新过程中要平衡好效率和稳定,通过数字技术帮助金融机构、监管部门更好地监测、管理风险。

安全是发展的前提,发展是安全的保障。安全和发展要同步推进,数字技术的应用没有改变金融的本质和功能属性,金融风险也不会因为数字技术的应用而凭空消失。技术是不断向前发展的,是越来越先进的,但是环顾历史,风险从来没有因新技术的出现而销声匿迹。

近年来,借助数字技术开展金融创新活动呈现加速趋势。数字技术本身无害,但在与具体的金融业务融合之后,也会使传统金融风险的形成路径、特征及传递模式出现变化。当这种路径传导至末端消费者时,就会使得金融消费者面临的环境风险有所增加。

首先,信息不对称影响金融消费者知情权。数字科技的介入使得金融新产品、新模式等层出不穷,而消费者仅凭产品信息,难以系统化、立体化地分析和判断产品风险。以银行理财为例,2022年第三季度以来,一些风险等级为R2的银行理财产品出现了亏损,尽管市场观点表示这一现象与当期债市表现息息相关,但金融消费者仍难以通过表面信息了解到理财产品的具体投向及每类底层资产的比例和变动情况。

其次,个人信息在网络渠道被过度采集及泄露。随着金融业数字化转型的不断深入,机构的专业化分工趋势也愈加显著,这就造成消费者的个人信息不仅储存在金融机构网站或APP中,而且还会与商务合作伙伴共享。尽管近年来个人信息“断直连”等举措逐步落地,但金融机构如何与合作伙伴厘清个人信息保护工作等方面的权责仍有待明晰。

最后,数字技术可能影响消费者体验。数字科技的诞生旨在提升效率和解放人力,能够一定程度上替代传统人工服务,使得客服相关员工人数有所精简,但有些数字化服务质量与传统人工服务质量还有差距。例如,老年客群在银行线下网点因不会使用智能柜员机而不得不排队;拨打机构官方热线无法快速接入人工服务,使得消费者与机构之间交流成本加大。上述问题反映出,科技应用尽管披上了“数字化”“智能化”等外衣,但仍可能加剧金融消费者弱势地位及信息不对称。

因此,对于金融机构而言,应该稳妥、审慎地推进金融科技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