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要闻> 加强金融监管 强化央地协同

加强金融监管 强化央地协同

来源:中国银行保险报时间:2023-12-18 08:35


□记者 仇兆燕

2024年,金融体制改革的步伐将越走越快。

近日,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落实金融体制改革”。围绕“落实”,多位业内专家认为,当前金融体制改革顶层设计已经完成,如何在新的框架下加强磨合,加强金融监管力度、推动地方金融监管等,将是2024年落实金融体制改革的重点。

顶层设计已完成

围绕金融体制改革,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中国金融学院院长王天一认为,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的“落实金融体制改革”可以从狭义和广义上来理解。

从狭义上看,指的是在2023年3月《党和国家机构改革方案》(以下简称《方案》)中涉及的中央与地方层面的金融监管体制改革。从时间节点来看,按照《方案》,中央层面的改革任务要力争在2023年年底前完成。

回顾2023年,随着中央金融委领导班子的集体亮相,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及各地派出机构陆续挂牌。“金融监管体制改革在2023年已经基本完成了中央层面大的机构改革和调整的动作。”王天一表示。招联金融研究员董希淼认为,在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下,金融监管体制改革的顶层设计已经完成,“一行两会”的格局逐渐演变为“一行一局一会”的格局,具有中国特色的“双峰”监管正在显现。

强化央地监管协同

在新的架构下,如何加强金融监管无疑是“落实”的要义之一。日前,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党委召开扩大会议传达学习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时指出,切实提高监管有效性,全面强化“五大监管”,落实强监管严监管要求,健全监督问责机制。基于此,王天一认为,机构调整只是开始,后续各类监管业务的开展还需要在新框架下磨合完善,达到更好的协调配合。

在董希淼看来,“落实”的另一个重点在地方监管层面。据《方案》给出的时间表,地方层面的改革任务要力争在2024年底前完成。

上述会议也提出,要推动构建全覆盖的金融监管体制机制,强化央地监管协同,牵头建立兜底监管机制。

具体来看,王天一认为,地方监管改革落实的重点主要围绕三方面。改革之前,地方金融监督管理局同时承担金融发展和金融监管两项职能,这一定位对充分发挥监管职能不利。因此,下一步的重点包括:第一,如何能更好地确立监管职能,并和地方的金融委很好协调配合;第二,随着地方金融监管机构不再承担金融发展职能后,相关的金融服务责任由谁来承担,也需要在落实中解决;第三,中央反复强调的金融风险,落实到地方主要表现为地方政府隐性债务风险、中小金融机构风险。当前如何做到相关问题的央地监管协同,也需要在实践中摸索。

机构和市场改革也将加强

“落实金融体制改革的重点还不仅指地方。”董希淼表示,金融体制的改革还包括金融机构和市场体系等方面的系列改革。在金融机构的改革方面,包括政策性银行的改革、大型银行体制改革、中小银行改革化险、农村信用社改革等。

围绕做好中小银行改革化险工作,董希淼提出四点建议。第一,做好顶层设计。农村信用社改革是中小银行改革化险的重点。建议出台系统性文件,加强对农村信用社改革的顶层设计。第二,加强政策支持。人民银行和金融监管部门可以采取更多的措施,支持中小银行更好地建立资本补充的长效机制,让中小银行能够持续通过资本补充来提高发展的稳健性。第三,坚持“因地制宜”原则。认真按照“一省一策”要求,设计中小银行改革化险的具体方案。第四,强化银行主体责任。加快中小银行改革化险,不能只依靠国家政策和金融监管部门,中小银行一定要强化主体责任意识,提升公司治理水平,逐步迈上特色化和精细化发展之路。

王天一也表示,从广义上看,金融机构的改革和金融市场体系的改革也属于金融体制改革范畴。

“当前金融发展的底层逻辑有了根本的变化,金融不只是单纯支持生产流通等纯经济活动,金融的社会责任等问题以‘五篇大文章’的形式被明确提出来,而‘五篇大文章’正是提升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质效、助力经济结构优化、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发力点。”王天一认为,配合金融高水平开放,确保国家金融和经济安全,需要做的事情有很多。金融基础设施、金融产品的丰富及金融市场的活跃度都有需要改进的地方,特别是在制度设计方面,既要维护市场的活力,以足够的宽容度“开门迎客”,又要卡住关键领域和关键条款严监管,要有所为有所不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