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思想> 在守正创新中奋力书写科技金融大文章的安徽答卷

在守正创新中奋力书写科技金融大文章的安徽答卷

来源:中国银行保险报时间:2023-12-13 09:53

□施其武

学习贯彻中央金融工作会议精神,要努力把握新时代金融发展规律,坚持党中央对金融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取向,坚持把金融服务实体经济作为根本宗旨,坚持把防控风险作为金融工作的永恒主题,推动金融资源更多投向科技创新领域,全力构建与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相适应的科技金融服务体系,在守正创新中奋力书写科技金融大文章的安徽答卷。

守金融服务实体经济之正,以金融支持科技创新作为主攻方向。坚持和落实金融服务实体经济根本宗旨,金融业需把为实体经济服务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构建有效支持实体经济的体制机制,支持科技创新,积极培育发展新动能,助力产业升级,为经济实现高质量发展、可持续增长营造良好的金融环境。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安徽监管局紧紧围绕安徽“三地一区”战略定位,坚定金融支持科技创新主攻方向,出台支持科技创新政策38条举措,配套实施监测评价、定期报告、任务清单、通报调度工作机制,持续强化科技创新、先进制造、战略性新兴产业等领域金融资源供给。近3年,安徽金融资产结构持续优化,全省科技企业贷款连跨4个千亿元台阶,从1525亿元增加到5648亿元,余额在总贷款中占比升至7.36%,增加4.5个百分点,超1/5的新增贷款中投向科技企业,有力支持安徽从传统农业大省向科技创新策源地和新兴产业聚集地跨越发展。

守金融发展规律之正,以市场逻辑打通科技金融全周期全链条服务。推动科技金融发展模式创新,要做好科创企业全生命周期、全链条服务,满足科创企业在不同发展阶段的资金需求,打造符合市场逻辑、满足科技企业需求的金融服务生态。商业银行提供的金融支持更多偏重“成熟客户”“重抵押”,与科技企业“成长期”“轻资产”所需的金融服务适配性不够高。要引导商业银行加强顶层设计、系统规划和资源配套,向科技企业成长早期前移金融服务,在科技创新立项、研发、成果转化、商业运营各个环节,研发推广更多与科技创新规律和融资需求相适应的适配金融产品服务。近年来,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安徽监管局聚焦银行信贷供给与科技企业融资需求适配性不够高的问题,深入高新企业、产业园区调研,先后指导银行机构推出“贷投批量联动”“初创起步期信用贷”“成长接力贷”等产品服务,优化对科创企业融资授信评级体系,形成贯通科技企业“起步—初创—成长—高成长—成熟”全生命周期的多元接力信贷服务体系和产品谱系,推动全省2万多家高新技术、专精特新企业融资覆盖率从30%提高至70%。

守防控金融风险之正,以“专业专营”试点撬动科技金融创新实践。防控风险是金融工作的永恒主题,要深化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优化资金供给结构,引导更多金融资源投向科技创新高质量发展领域,促进金融资源向现实生产力转化,从根本上下好防范化解金融风险的“先手棋”。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安徽监管局在推动科创金融服务创新试点中,坚守信贷资金安全底线,将金融机构的一批专业化、专营化科技金融服务中心和特色机构作为“试验田”,实施业务“规模总量控制”和“信贷模式单品风险损失控制”,同时,联动政府部门健全科技融资风险分担和补偿机制,锁定风险损失上限。在合肥、芜湖等科技创新要素聚集区域,支持有条件、有实力的国有大型金融机构选择自己擅长的领域开展科技金融试点业务,避免一哄而上、盲目投入引发金融风险。截至目前,全省科技贷款余额占比不断增加,科技贷款不良贷款率仅0.57%,远低于全省银行业不良率。

创授信评价标准之新,适应科技企业授信评估新需求。传统银行授信评级以企业财务数据为核心,未充分考量科技企业成长前景,制约金融支持科技企业成长壮大。近年来,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安徽监管局指导银行机构研发设计适应科技企业特点的科技企业授信评价新标准,在评价维度上,将创始人团队、技术研发、成果转化、市场前景等体现创新能力和成长潜力的要素作为信贷评审重要参数。在评价方法上,推广“科创打分卡”的分层定性、分档赋分评价模式,将知识产权、人才称号等“科创软实力”和订单、销量、交易结算等“成长硬数据”均有效转换为授信额度。在评价应用上,灵活应用评审参数,更多考量初创期的创始人团队和技术创新能力,并将“资本市场认可度”纳入成长期的授信加分,既填补了科技成果转化“最初一公里”融资空白,使得具备较好创新能力的种子期、初创期科技企业进入信用贷款门槛,又合理评价未来增值,有效解决成长期科技企业“大额度”融资需求与抵质押物不足的矛盾。

创股贷联动服务之新,破解信贷风险与收益不平衡难题。信贷风险与收益不平衡是制约银行支持科技企业的重要瓶颈。近年来,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安徽监管局创新开展“贷投批量联动”服务模式,建立“批量推荐”“贷投联动”“风险补偿”三项运行机制,引入政府信用,从基金已投、拟投企业中筛选优质科技企业,批量推荐给合作银行,通过“批发式”获客,提升信贷效率,分散信贷风险,解决信贷投放“看准行业赛道、看不准单家企业”的问题。建立首期8600万元科技贷款风险补偿资金池,对参与联动银行信贷损失进行抵补,并通过基金收益上缴、政府财政预算支持等补充风险补偿资金池,实现风险抵补可持续运行。目前该模式在合肥、芜湖、蚌埠、滁州、宣城、安庆等6个市8个区(县)复制推广,累计为650多户科技企业提供“股+贷”联动支持226亿元。

创特色服务体系之新,满足不断增长的科技金融专业服务需求。科技企业复杂专业技术赛道的特性,决定了金融机构需转变服务理念,打造多层次专业化专营化的团队和组织架构,提升专业服务能力。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安徽监管局制订科技金融特色机构质量提升行动方案,推动商业银行遴选懂科创、懂产业、懂金融的复合型人才,组建科技金融专业团队,打造科创金融服务中心、特色机构,推动形成“科技金融服务中心+特色机构+专业团队”的特色组织架构。依托科创金融服务中心、特色机构的产品创新权和业务先行先试权,推出138个科技金融产品,创设服务科技企业起步、初创、成长、成熟各阶段的特色产品谱系。严格把关特色机构创建质量,提出“科技贷款余额、增量、有贷户和中小有贷户的占比均不低于50%,科技贷款增速不低于各项贷款增速”的“五个不低于”建设要求。全省64家特色机构以不到1%的网点数量服务超过10%的科创企业,成为安徽科技金融服务的“排头兵”和科技信贷规模的“增长极”。

创多业态协同之新,提供“股贷债保”综合金融服务。商业银行单一信贷服务难以有效满足科技企业成长中股、贷、债、保等多元化金融服务需求,需推动内外部金融资源多方联动、协作互动、进退衔接,拓展“股贷债保”综合金融服务。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安徽监管局在推广“贷投批量联动”的同时,积极引导全国性银行保险在皖分支机构协同总部集团子公司赋能安徽科创“基金丛林”建设。鼓励符合条件的银行机构积极投资和承销科技创新类债券,引导资金支持科技创新领域。推动构建省市两级科技担保体系,设立2亿元科技企业贷款风险补偿资金池,支持商业银行与省科技担保公司批量总对总担保合作,对纳税A级省级以上专精特新企业“见贷即保”。

创风险共保机制之新,满足科技重大风险高保额需求。集成电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高保额和自主安全可控要求往往超过单家保险机构承保能力。面对安徽集成电路首批国家级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重大风险保障的现实需求,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安徽监管局指导保险机构构建共保体机制,推动中国集成电路共保体全国首家区域中心在安徽成立运行,有效破解单体机构承保难问题。累计承保集成电路核心企业、链属企业145家,为集成电路设计、制造、封测、装备和材料等全链条提供各类风险保障近2300亿元。

下一步,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安徽监管局将贯彻落实中央金融工作会议精神,大力支持战略性新兴产业、先进制造业发展,支持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围绕科技企业服务之需,不断完善全生命周期接力金融服务,为科技企业注入源源不断的金融活水。

(作者系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安徽监管局党委委员、副局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