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要闻> 【解读】“2024经济工作关键词”意义深远

【解读】“2024经济工作关键词”意义深远

来源:中国银行保险报时间:2023-12-13 08:42


□记者 冯娜娜

“今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注重长期改革和短期调控相结合,既有利于夯实中国经济复苏的基础,又有利于促进经济增长新动能的形成。”中国银行研究院主管级高级研究员李佩珈对《中国银行保险报》记者表示。

基调明确:坚持稳中求进、以进促稳

会议要求,明年要坚持稳中求进、以进促稳、先立后破,多出有利于稳预期、稳增长、稳就业的政策,在转方式、调结构、提质量、增效益上积极进取,不断巩固稳中向好的基础。要强化宏观政策逆周期和跨周期调节,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加强政策工具创新和协调配合。

李佩珈表示,会议更加强调“以进促稳”以支持实体经济发展,更加强调“先立后破”以推进经济平稳转型。当前,中国经济稳步复苏,但也存在复苏基础不牢、部分领域风险加大的问题,这些都对市场主体的信心形成了不利影响。信心的恢复很难通过短期调控见效,需要更大力度的改革措施出台。“以进促稳”政策的实施有望从根本上提振各方发展信心,实现寓长期发展于短期调控之中。

东方金诚首席宏观分析师王青认为,“以进促稳”意味着2024年可能将继续设定“5%左右”的经济增长目标,保持中高速增长水平受到进一步重视。当前我国具备5%-6%的经济增长潜力,同时这也是在2035年“实现经济总量或人均收入翻一番”的基本要求。更重要的是,当前保持中高速增长水平,能够为保障民生就业、维护金融稳定、化解地方债务风险提供基础保障,为加快现代产业体系建设、扎实推进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利的环境。

财政政策:适度加力、提质增效

财政政策方面,会议指出,“积极的财政政策要适度加力、提质增效。”

在中国民生银行首席经济学家兼研究院院长温彬看来,从政策取向来看,“适度加力、提质增效”与去年的“加力提效”基本一致,体现出政策的连续性。财政部在3月初的新闻发布会上曾表示,“加力提效”中的“加力”就是要适度加大财政政策扩张力度,“提效”就是要提升政策效能。

“‘适度加力’意味着财政政策会根据经济运行情况,适时、适度加大政策扩张力度,巩固经济回稳向好基础。‘提质增效’则是从优化结构和加强管理着眼,进一步完善政策实施机制,切实提升政策效能和资金效益,这是财政政策的长期目标,旨在缓解地方财政压力、确保财政运行可持续。”温彬分析。

李佩珈表示,通过财政政策的“适度加力、提质增效”,既有利于短期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的平稳过渡,也为长期提高政府投资效率、助力经济增长新动能的形成创造条件。

从具体措施来看,温彬预计明年的财政赤字率可能会较今年的3.8%有所下调,但将继续突破3%,从而为应对内外部的不确定性留有余地,若经济恢复不及预期,不排除年中上调预算的可能性;在稳增长和防风险统筹考虑下,新增专项债规模可能由今年的3.8万亿元小幅增加至4万亿元左右;税费优惠政策和财政支出结构将进一步优化,增强精准性和针对性,兼顾供给侧和需求侧,从而加快推动形成消费和投资相互促进的良性循环。

货币政策:灵活适度、精准有效

货币政策方面,会议提出,“稳健的货币政策要灵活适度、精准有效。”

温彬表示,整体与12月8日召开的中央政治局会议表态一致。“灵活适度”的提法在2019-2021年均有出现,政策基调保持稳中偏松。2024年,稳健的货币政策将根据内外部形势、流动性情况变化等相机抉择,充分运用各类总量和结构性政策工具灵活调整,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满足实体经济融资需求。

在货币供应量方面,本次会议强调“社会融资规模、货币供应量同经济增长和价格水平预期目标相匹配”。温彬认为,与2022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表述相比,将原有目标“名义经济增速”拆分为“经济增长”和“价格水平预期目标”,侧重强调了货币政策在稳定价格水平预期方面的重要作用,通胀或成为下一阶段判断货币政策是否“有效”的重要因素。2023年以来,物价持续低位运行,预计2024年货币政策有望适度发力,推动物价水平温和上升。

温彬提到,“精准有效”的提法首次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出现,但“精准”之前有过类似表述,如2020年货币政策要求“灵活精准、合理适度”,2022年货币政策要求“精准有力”,而“有效”则是近期提出,体现出后续将更为关注政策实施效果,发挥政策合力疏通传导效率。在“精准”的方向下,货币政策将更加注重做好跨周期和逆周期调节,平衡好短期经济增长和长期结构优化问题等。

李佩珈也关注到了货币政策的关键词,即会议更加强调货币政策的“精准”且“有效”。并认为,积极财政政策的实施需要适度宽松的货币金融条件,从这个意义看,2024年货币政策将继续发挥好逆周期调控作用。考虑到房地产和地方政府债务仍是2024年我国金融领域最为突出的风险隐患。为帮助其降低债务负担,需要通过进一步降息的方式以支持降低债务负担。因此,从这个意义上看,2024年,LRP和各类贷款利率仍有下降的必要性和可能性,以促进社会融资成本稳中有降。

招联首席研究员、复旦大学金融研究院兼职研究员董希淼分析称,2024年货币政策应在保持稳健基调的同时加大实施力度,更具前瞻性、有效性、精准性。第一,要加大跨周期和逆周期调节力度,前瞻性地进行预调、微调,助力宏观经济熨平周期波动和外在冲击;第二,适时实施降准降息,在总量上保障流动性更加充裕,在价格上适度降低社会综合融资成本;第三,运用好存量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必要时创设新的工具,引导和支持金融机构做好“五篇大文章”。

李佩珈指出,与往年不同,今年货币政策除了要求“精准”还要求更加“有效”。

对于如何做到“有效”?李佩珈认为,关键是要将资金从一些无效、低效的领域腾挪出来,并投入到经济高质量发展相关领域。信贷资产证券化有利于银行主动调整信贷结构,提高资产周转速度,从这个意义上看,预计2024年信贷资产证券化等金融工具将得到更大程度的应用。

为使政策效果更为“有效”,温彬认为,下一步也将强化货币政策和财政、产业、区域、科技政策等之间的协调配合,积极盘活被低效、无效占用的金融资源,实现信贷结构“有增有减”、融资结构“有升有降”,提高资金使用效率,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力。

董希淼认为,应进一步加强政策协调,更好地发挥政策集成效应。综合用好财政政策、货币政策、产业政策、就业政策,让各类政策更加协调,协同发力,使政策效用更加明显,从而增强对稳消费、稳就业、稳外贸等支持力度。特别要运用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组合,更精准有力、有效地刺激消费和增加投资,充分发挥消费的基础性作用,发挥政府投资对民间投资、外商投资的引导带动作用。

“预计下一步人民银行将综合运用多种货币政策工具,量价并举,长短结合,更加精准有效地实施好稳健的货币政策,继续维护流动性合理充裕,进一步稳定经营主体信心和预期,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各类经营主体特别是科技创新、绿色转型、普惠小微、数字经济的支持服务,以更大力度支持经济运行持续好转,助力实现经济社会发展各项目标任务,为2024年经济实现良好开局和高质量发展创造更加适宜的货币金融环境。”董希淼说。

(本报实习记者吴彬、英草卓玛对本文亦有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