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思想> 记者观察:关键是客户思维, 而非销售思维

记者观察:关键是客户思维, 而非销售思维

来源:中国银行保险报时间:2023-12-01 09:44

□本报记者 赵辉

“要做好‘健康险+服务’,就要从销售思维走向服务思维,才能真正实现以人民为中心的经营。”一位保险行业高管指出医险融合的关键。

当前,随着人口老龄化趋势下康养需求的崛起,以及国家对健康险的日益重视,健康险正在成为未来的增长点,而面对消费者对康养服务资源日益迫切的需求,“健康险+服务”成为未来健康险发展的趋势。

在这种趋势下,保险公司或是迅速加强与医院等大健康服务商深度合作,或是通过投资、并购和兴建大健康服务商等方式打造自己的大健康生态,从而深度为健康险赋能。

在这股融合的浪潮中,许多保险公司的健康险产品嵌入了一些医疗服务,如门诊绿通、康复、健康诊断、健康管理等服务,健康险产品越来越走向服务化趋势,服务越来越成为健康险核心的价值主张。

但是,一些公司在“健康险+服务”经营中,还是按照以销售为核心的经营逻辑,其融合是为了推动销售,经营主要基于销售逻辑,背后的主要考量是保费、件均、利润率、销售量能否覆盖固定成本。他们忽视服务体系的建设,别人上什么,自己就上什么,结果造成大健康服务体系的高度同质化竞争,难以真正满足客户的个性化需求,难以打造自身“健康险+服务”产品的核心竞争力。

事实上,要做好“健康险+服务”,关键是要有客户思维,客户的需求应该成为险企战略逻辑的起点。新华保险副总裁、总精算师龚兴峰认为,保险业和医药健康行业在融合过程中,最重要的是“客户说了算”。龚兴峰认为,之所以谈“客户说了算”,在于保险业与医药健康行业的融合过程存在错位,即保险服务具有滞后性。他表示,“买保险不像买消费品,比如买瓶矿泉水,花两元就能立刻知道这瓶水好不好喝。”在这种前后错位下,如何建立两者间的闭环或共性环节,有待业界思考。

富德保险控股财务总监、财务资金中心总监兼精算产品中心总经理关凌表示,在健康险方面,保险公司不能仅仅做一个支付工具,还要将支付、服务和信息流串联起来。他认为,保险业在过去发展过程中,很多公司形成了“销售思维”:有什么样的产品,就要千方百计地将它卖出去,这种模式是不可持续的。最终要回到以客户为中心,在健康险方面,更是如此。

唯有以客户为中心,才能做好“健康险+服务”,才能为健康险找到第二增长曲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