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科技> 【专家观点】科技重构保险

【专家观点】科技重构保险

来源:中国银行保险报时间:2023-11-29 09:29

□王和

当下,我们正处于一个“奇点时代”,其重要特征是科技,特别是数字科技,将推动人类社会对于这个世界从预测到预知,再从预知到认知的转变。

对于人类社会而言,这将是一种根本性乃至颠覆性的改变,对于保险无疑是一个迭代的概念,需要从理论到实践推倒重来。保险业需要回答一个根本且严肃的问题:如果未来是“可认知”的,那么我们保什么?怎么保?

当下这个时代,我们特别需要回望历史,回望人类几千年的文明史,重新思考并领悟古圣先贤们的哲思与智慧。古希腊的毕达哥拉斯提出了“万物皆数”的洞察,其背后的逻辑是基于“数”的“天行有常”,同时,他认为“数”是存在方式,“常”是有章可循,是可计算的,是可预测和预知的。

一直以来,人类对于这个世界是“无知”的,原因是“心中无数”且“无能为力”,即缺乏认知世界的足够数据和处理数据的足够能力。而今天,随着数字化时代的到来,特别是ChatGPT等技术的出现,将从根本上改变我们与这个世界的关系,即从过去的“由外而内”地认识世界到“由内而外”地了解并理解世界。

在这个时代,我们将经历从预测到预知,再从预知到认知的转变,其背后的驱动因素是认知能力的提升,包括数据、算法和算力三大因素。

决定未来的一个关键概念是大模型。从技术的视角看,大模型是指拥有超过10亿个参数的深度神经网络,它们能够处理海量数据,完成各种复杂的任务,如自然语言处理、计算机视觉、语音识别等。但从哲学的视角看,大模型标志着人类认识世界的可能与能力,它将从根本上改变认知科学的哲学基础,改变我们与这个世界的关系。

保险是建立在风险认知(风险统计和分析)基础上的大模型,是未来认知科学迭代(革命)的重要基础,将重新定义人类认知能力,势必改变人类与世界的底层关系。

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默顿曾经说过,金融的功能是非常稳定的,而实现这些金融功能的金融机构的形式和结构是相对不稳定的。那么,我们如何理解“非常稳定”和“相对不稳定”之间的关系,它们的底层逻辑是什么?

同时,2018年信息技术研究和顾问公司Gartner发布的一份研究报告显示,从现在开始的12年内,80%的传统金融服务机构不是面临倒闭,就是丧失相关性。新的竞争、不断变化的客户行为以及科技进步将是这一巨变的驱动因素。

保险的未来值得期待。国际保险协会首席执行官迈克尔·莫里西在描绘第四次保险革命的情景时指出:保险需要回到“起点”,在科技赋能的背景下,重新出发。

因此,我们有两点基本判断:第一,未来属于基于新技术创新应用的商业模式创新;第二,金融将从一个制度化的平台走向一个技术化的平台。

数字化、5G、区块链、智能合约、人工智能等技术概念扑面而来,不仅让人措手不及,更让人不知所措。人们需要思考保险的未来,特别是保险数科化的未来。如果未来属于“去中心化金融”形态,那么,有一系列问题需要我们重新思考:如何理解并把握算力,如何理解并把握结构力,智能终端和边缘计算将如何发展,区块链将如何发挥结构力的作用,科技将如何重构互助(保险)。

未来已来,科技将对保险业乃至我们每一个人产生怎样的影响?我们不仅要期待,更要思考和探索,包括我们如何在一个“模型中的世界”里“安身立命”。

(作者系中国精算师协会会长)

(本报记者 苏洁/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