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思想> 商业银行如何推进普惠金融高质量发展

商业银行如何推进普惠金融高质量发展

来源:中国银行保险报时间:2023-11-24 08:36

□李建军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高度重视普惠金融发展。经过多年发展,多层次的普惠金融供给架构初步成型,金融机构的普惠金融服务意识、能力和质量等均有了较大提升。普惠金融的覆盖面不断扩大,可得性持续提升,成本显著下降,服务持续优化。

今年10月11日,国务院印发《关于推进普惠金融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明确了未来5年推进普惠金融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主要目标。在我国金融体系中,商业银行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是构建可持续性、高质量发展的普惠金融体系的中坚力量,商业银行要充分认识发展普惠金融对于增进民生福祉、支持实体经济的全局性、长远性意义,将普惠金融理念贯彻到企业发展战略之中,提升普惠金融服务能级。

一是推动顶层设计,完善普惠金融的体制机制。普惠金融聚焦小微和“三农”领域,客户群体小而分散,和传统金融机构客户群体相比信用弱、资金供给缺口大,同时触达较难,金融服务覆盖不足。因此,构建高质量发展的普惠金融体系首先需要商业银行进行顶层设计,从资源分配、组织保障、资金支持、风控制度等方面建立适应普惠金融发展的一整套机制体制,建立“统筹、分工、落实”的工作专班,强化协调推动;加大激励力度,倾斜更多的资源下沉到市场底部,充分调动基层服务普惠群体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做好对金融知识、金融产品和优惠政策的宣传,以提供全维度、一站式、一揽子综合金融服务为目标,不断丰富、拓展和深化普惠金融综合服务内涵,满足小微和“三农”企业等普惠金融客群的多元化金融需求。

二是充分挖掘内外部资源,提升普惠金融深度和广度。要推动各类银行机构建立健全敢贷、愿贷、能贷、会贷的长效机制,就需要商业银行不断加大金融产品创新和丰富服务手段,特别是要积极开发个性化、差异化、定制化的金融产品,针对小微和“三农”的不同客群,围绕抵押担保机制、风险分担机制、增信方式、支付结算等创新不同类型的金融产品。商业银行应深入研究普惠金融的支持政策,例如以金融管理部门差异化货币信贷政策、风险补偿基金和政府担保基金等普惠金融的扶植政策工具来创新担保方式、扩大抵押担保范围,增强对小微企业的传统信贷支撑力度。

同时,商业银行应以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为支撑,积极建立和加强与各级政府、金融机构同业的信息共享机制,在人民银行征信基础上进一步拓展与工商、司法、税务等政府机构合作,消除信息不对称,对信用评价体系进行优化和完善,降低小微企业的信贷成本。与第三方商业数据主体合作,深挖小微企业生产经营、结算交易等信息数据,把企业的信息数据信用化,对小微企业债务偿付能力和潜在债务风险等进行精准评估,最大限度地挖掘普惠金融的潜在客户群,提高贷款规模,推动普惠金融业务的健康发展。

三是多渠道推进服务下沉,提高普惠金融可得性。当前银行渠道日益多元,形成了物理网点和线上银行的多元化、立体式的服务渠道。商业银行应充分发挥渠道优势,打通普惠金融服务的“最后一公里”,利用物理网点的优势把各分行特别是各个地市级分行打造成普惠金融服务的重要渠道,触达更多小微和“三农”客户。配置普惠金融专岗,因地制宜制定特色普惠金融政策,推出具有属地化特色的专属金融产品。

对小微企业需求“短、小、频、急、散”的特点,商业银行应创新线上产品体系,聚焦流程和场景,研发线上额度申请、开户、贷款、增值服务等多项功能在内的普惠金融集成服务模块,建立获客、审批和贷后一体化智能管理平台,有效提高信贷可获得性,做大普惠金融“长尾市场”客群。

四是提升风险防控能力,做好消费者保护。普惠金融业务较传统金融而言更为复杂,特别是随着普惠金融用户覆盖率的提升,风险管理的难点也不断增加。商业银行如不能有效进行风险缓释、风险对冲和化解,那么普惠金融就很难实现盈利和可持续发展。

商业银行应持续锻造系统性风险管控保障力,坚决落实普惠金融风险合规管理策略,将风险管理前置到产品创新和实施环节,强化线上线下交叉验证,有效识别风险。做好前中后台部门联防联控,不断强化普惠金融合规经营管理能力,筑牢风险合规底线,推动业务创新和风险防控平衡发展。

此外,鉴于普惠金融主要客户群体的金融知识与风险意识较弱,缺乏对金融产品和市场的充分理解,评估和选择金融产品的能力不足,因此商业银行在发展普惠金融过程中应积极开展金融消费者宣传、教育工作,切实提高普惠金融消费者的金融素养和风险识别、防范能力,保障普惠金融市场平稳有序发展。

当前,我国已迈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对普惠金融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商业银行应认真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做好战略顶层设计,围绕支持中小微企业发展、健全农村金融服务体系、加强和完善普惠金融风险防控等具体工作,积极探索创新普惠金融发展模式,细化政策举措,推动普惠金融高质量发展。

(作者系东北财经大学青岛金融研究院首席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