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评论> 【服务篇】全力以赴支持中国式现代化建设

【服务篇】全力以赴支持中国式现代化建设

来源:中国银行保险报时间:2023-11-15 09:12

《中国银行保险报》:金融发展如何助力中国式现代化?会议提出全力以赴支持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应重点在哪些领域发力?

宗良:金融机构走好中国特色金融发展之路的着力点包括以下几方面:

一是坚守人民性,金融业一定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取向,坚持经济金融共生共荣理念,积极促进实体经济发展,坚守金融服务社会民生的初心,让发展的成果惠及全体人民,不断拓展服务的普惠性、可得性,更好满足人民群众的多元化需求。

二是激发创造性,以高质量金融供给服务实体经济。中国金融要全面、系统、准确地理解新发展理念,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有效提升发展活力,以高效的创新能力、高质量的供给更好服务实体经济。

三是积极推进金融高水平开放。一定要坚持“引进来”与“走出去”并重,充分利用国内国际两种资源,助力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畅通国内国际双循环。要注重提升在开放条件下的经济金融管控能力和防风险能力,积极参与国际金融治理,深化国际金融合作,发出中国声音,讲好中国故事。

其中,尤其要注意突出政治性,坚持党对金融工作的全面领导,走中国特色金融监管、特色金融发展之路。作为大型金融机构,一定要落实监管要求,把政治优势、组织优势、群众工作优势转化为自身的发展优势、竞争优势,高质量服务中国式现代化建设。

刘云龙:服务中国式现代化,中国人保提出实施“八项战略服务”,即服务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服务乡村振兴、服务科技自立自强、服务增进民生福祉、服务绿色发展、服务安全发展、服务区域发展、服务“一带一路”。

和晋予:金融业应该围绕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特征,以服务高质量发展、共同富裕、统筹发展与安全为主要任务。一是要在经济高质量发展中发挥重要支持作用,立足国内人口规模巨大的市场基础,积极促进消费与投资不断增长,更好开展消费金融、企业投融资等基础性金融服务。二是要服务现代产业体系建设,助力经济发展新动能,创新金融服务方式,满足新能源、新材料、高水平科技创新等领域发展。三是要发挥金融制度优势,汇集更多长周期、低成本资金,创新更多服务人民财富管理需求的金融产品与服务,将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与实体经济发展更好结合起来。四是要体现ESG理念,围绕绿色、普惠等重点领域,更好促进生态文明,更好推动第三次分配,促进共同富裕。

《中国银行保险报》:会议提出要“不断提升经济金融适配性”,您对此如何理解?监管应如何发挥作用?

娄飞鹏:金融是国民经济的血脉,金融与经济共生共荣,提升经济金融适配性可以从两方面看:一方面,金融围绕经济发展需要提升服务质量。我国在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不断实现高质量发展过程中,经济发展动力、经济结构等方面都会发生变化,消费者对金融服务也会提出质量更高、数量更多的需求,需要金融提供更加优质、多元、丰富的金融服务。因此,金融要围绕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加快建设中国特色现代化金融体系,深化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不断推进金融高质量服务经济发展,加大对重大战略、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的优质金融服务。

另一方面,金融发展顺周期特点明显,需要高质量的经济发展为金融发展营造优越的环境,这方面也需要不断增强经济发展的安全性,提升经济发展质量,实现经济兴、金融兴,经济强、金融强。

为此,需要加快构建完备有效的现代金融监管体系,通过有效的金融监管提升金融服务经济社会发展质量,在总体上不断丰富金融服务供给的同时,有效引导资金流向,全面增强经济金融发展的安全性,更好实现经济金融共生共荣。

郭金龙:要明确的是,每次提出的国家战略目标都是对上一个战略目标的进一步衔接和深化。

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提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这个要求是对未来所有工作的统领。金融方面提出“全力以赴支持中国式现代化建设”这一目标。

从保险行业角度来看,中央金融工作会议明确提出对保险的要求,即“发挥保险业的经济减震器和社会稳定器功能”,提法上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从具体业务来看,近年来,保险业不断提升服务能力和服务水平。比如,农业保险从过去的保成本逐步向保收入、保价格转变,提高农业保险保障水平,覆盖面也在不断扩大。在确保国家粮食安全和能源安全方面,保险业也与其息息相关。如农业保险的主要功能就是保障粮食安全,特色产业逐步被纳入农业保险保障体系中。通过金融科技的发展,从前难识别风险、技术上有门槛的渔业保险也有了进一步发展。

监管工作需要推动全国性的统一保险保障制度形成,如灾害风险保险、养老金融及服务等。目前,保险机构正在探索大病保险、长期护理保险等产品和服务,也期待监管部门统一协调,推动相关工作,制定规范性的行业标准和要求,这有助于推动整个养老金融及服务业发展以及养老服务体系建设。

通过制度性安排,有助于发挥保险业的经济减震器和社会稳定器功能。近年来,部分地区的校园责任险做得很好,巨灾保险、安全责任保险也在一些省市的防灾减灾、保障民生、促进社会稳定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不过,巨灾保险、安全责任保险、校园责任险等实际上没有形成一个全国性的制度,这些方面的工作需要加强。

今年,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对保险业明确提出风险减量管理的要求,即通过保险大大降低风险事故发生的概率和损失。通过保险的参与,在事前预防、事中救助、事后补偿方面,能让事故损失有效降低、社会矛盾得到有效化解。

在科技应用方面,通过科技创新发展和应用,不断改变保险业的经营模式、经营思路,可以让保险业务不断拓展,降低成本,提高效率。未来金融保险科技发展创新步伐将不断加快,应用潜力巨大,在推动发挥保险业的经济减震器和社会稳定器功能方面的作用将越来越大。

《中国银行保险报》:会议对做好“五篇大文章”提出了切实做法,聚焦难点堵点提升科技金融质效,聚焦“双碳”目标健全绿色金融体系,聚焦薄弱环节加强普惠金融服务,聚焦现实需求加快发展养老金融,聚焦效能和安全促进数字金融发展。您认为监管未来应如何引导行业提升金融服务质效?对于金融机构而言,贯彻落实会议精神,如何做好这“五篇大文章”?

宗良:这“五篇大文章”也是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需要。

在科技金融方面,首先考虑科技发展要解决的是我国经济发展中关于自主科技创新的问题,要解决的是“卡脖子”难题,能够把这方面工作做好,对我国意义重大。作为金融机构,一定要注意落实中央金融工作会议相关精神,同时重视把科技金融应支持的相关企业发展与金融市场相结合,培育出大量包括专精特新企业在内的科技企业,在科技领域奠定基础和保障。

在绿色金融方面,金融机构在未来发展过程中,既要做好自身的绿色发展问题,同时要把更多精力、资源投到推动整个经济绿色化转型、绿色发展的“双碳”目标上。

在普惠金融方面,这是践行金融人民性的一个重要体现,一定要重视普惠金融的发展,同时要更重视数字普惠金融,要让数字更好与普惠金融契合起来,尽可能降低普惠金融服务成本、提升服务便利性。

在养老金融方面,我国现在面临老龄化问题,未来这个问题会更加突出。所以,长远来讲必须解决好养老问题。

在数字金融方面,数字经济时代也意味着数字金融的快速发展,未来潜力很大,这对于金融工作者而言是一个引领未来的重大课题。

总体上,这“五篇大文章”之间要能协同形成整体合力,在促进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过程中推动中国金融业的高质量发展。

魏丽:写好这“五篇大文章”,要求我们把行业发展和国家战略紧密联系在一起。

从科技金融、绿色金融来看,需要金融机构加大对于科技创新的支持力度,在遵循绿色低碳发展之路的同时,加强基础研究。

从普惠金融来看,随着数字货币等便捷支付手段的发展、全社会信用环境的建设,普惠金融将迎来更快发展,小额信贷等普惠金融产品的门槛将降低,保险也将大幅缩短理赔时效。

从养老金融来看,养老金融不仅是一个大市场,更是一种大的社会责任,金融机构责无旁贷。养老是我国目前面临的一大问题,“未富先老”形势严峻,养老问题若未被妥善解决,将影响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进程。怎样将社会养老金储备起来?如何调动老百姓个人养老积极性?这一方面需要国家有政策激励,另一方面需要各金融机构将养老问题切实考虑起来。养老问题解决好了,对于企业、社会来说是“双赢”,养老金融问题怎么重视都不过分。

从数字金融来看,这是金融业未来的新增长点,金融机构显然要有这种敏锐性。金融机构之所以要数字化,是因为整个社会在数字化。数字化时代下,人们交易行为、经济行为、消费行为等都发生了改变,这意味着人们使用金融的方式和手段也应发生改变。金融业属于服务业,怎么来服务这个时代的金融需求?除了降本增效外,之所以金融需要数字化,其实是这个时代变了。

刘云龙:保险业功能作用的发挥,与其他金融行业一样,首先是把握服务中国式现代化的使命定位,立足自身实际做好五篇大文章。中国人保集团将围绕“五个聚焦”,紧密结合公司业务实际,把五篇大文章做细做实。

在科技金融方面,聚焦难点堵点,对标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迫切需求,为科技型企业提供“保险+融资”等综合金融服务。在绿色金融方面,聚焦“双碳”目标,将绿色发展要求纳入经营管理流程,同步推动绿色保险与绿色投资,为碳达峰碳中和提供有力支撑。在普惠金融方面,聚焦薄弱环节,围绕新市民创业就业、居住、健康、养老等场景开发专属产品;持续优化“三农”保险产品,改进“三农”保险服务方式;发挥保险的融资增信优势,纾解中小微企业、民营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在养老金融方面,我们将聚焦现实需求,在产品端,积极发展丰富多样的商业养老保险,在服务端,加快推进大健康大养老生态建设。在数字金融方面,聚焦效能和安全,提高保险服务的便利性,加快企业自身的数字化建设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