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康养> 记者手记:一场注定的“双向奔赴”

记者手记:一场注定的“双向奔赴”

来源:中国银行保险报时间:2023-11-14 10:01

□记者 谭乐之

健康管理和健康保险融合发展一直是医疗机构和保险机构关心的话题。“健康管理延伸服务”和“筹资机制”是两者融合的关键。《中国银行保险报》记者在采访中深切感受到,这并不仅是一个服务谁供给、谁买单的简单问题,从深层次说,涉及融合发展的“单向奔赴”和“双向奔赴”。

从健康管理延伸服务的供应看,医疗机构做了不少工作。比如,国际核能院院士张勤团队将其在核能领域的经验“移植”到医疗领域,通过构建动态不确定因果图(DUCG)全科临床辅助诊断系统,辅助基层医生根据患者的症状进行全科鉴别诊断,让基层医生也能对1000余个临床常见疾病进行诊断,最终有助于实现“分级诊疗”目标。据悉,在山东省胶州市,DUCG开展智能辅助诊断的1万余例中正确率达97.7%。

院外服务模式也是保险业关心的话题。在院外服务供不应求的现实背景下,一方面,在DRG/DIP支付方式改革下,精细化管理迫使医院出于成本考虑将院内服务与院外服务结合,即“患者早出院公立医院挣钱,晚出院反而亏钱”;另一方面,我国目前院外服务体系和内容均不完善,难以完全满足多层次的市场需求。对此,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医药卫生管理学院院长姚岚提出的构建针对出院患者院外服务的创新模式,即“患者自费+商保补充+成熟期纳入基本医保”的筹资模式设想令人为之一振。

在医疗端,记者从与会嘉宾那里获悉了很多真知灼见,诸如,“过去是患者找医生,未来是患者被安排去哪家医院”的“全病程管理”;“像杂志一样经过专家诊断分析后”形成的“健康账本”;基于网格化管理的“滴滴护士平台”以及与保险公司合作的“护工联盟”……不难看出,医疗端在健康管理及其延伸服务方面的创新十分多元。

但在保险端看来,这样的“努力”还远远不够。记者的感受是,如果说医疗端的创新思考更为“前沿”,那么保险端的担忧问题更为“落地”。

最首要的是健康管理能否真正帮国内保险公司降低赔付。中再寿险产品开发部资深精算师刘光耀认为,目前国内疾病管理产业较为初级,暂时无法从数据层面证明健康管理在卫生经济学方面的有效性。“健康管理好”,但多大程度“好”则很难认定,而保险公司运营决策是以经验数据为基础的,数据不足意味着产品定价保守,间接影响产品销量和投保意愿。此外,刘光耀认为,保险产品消费场景没有打开,可适当放开公立医院等医疗机构的保险销售准入限制。

这些问题对保险公司而言都是很现实的考虑。在寿险转型背景下,保险业也需要寻找新业务增长点。慢病人群及其健康管理是保险公司必须去啃的“硬骨头”,非标群体的健康风险管理是必然趋势,在某种意义上,不光是直保公司,再保公司也可能成为健康管理服务的甲方。

目前,国内保险和健康管理没有“相向而行”而是“错位”,很多保险机构陷入取悦客户、为避免同质化而拼稀缺医疗资源的竞争漩涡中。保险公司在健康管理上应从“增值服务”向“价值服务”转型。要想转型成功,记者认为,要在观念上确定:健康管理和健康保险的融合应是“双向奔赴”而不是“单向奔赴”。

如果保险公司总固着于“支付方”“甲方”的身份认同中,不去参与健康管理体系建设,医疗机构总执着于“埋头苦干”“闭门创新”,不去思考支付方究竟需要什么服务,那么就容易陷入“我想要的你没有”“我付出这么多你却仍不满足”的“关系陷阱”中——一方高高在上、一方埋头苦干;一方在“挑剔”中孤独,一方在自我感动中渴望被关注。若要更好融合,就需要转变这种“单向奔赴”的关系,需要将视线从自身转移到他人身上,在换位思考中从他人身上看到自己。

“健康管理标准化”是实现健康管理和商业保险“双向奔赴”的重要一步。应推动形成一个具有标准化内容的健康管理目录。一方面,医疗机构、服务机构既为健康管理目录提供专业化支持;另一方面,该目录又是保险公司可接受的标准化目录,甚至可将其最终放到保单责任里。本次由医护端、保险端联合发起成立的“健康管理与健康保险联合创新中心”,将聚焦慢病及重点人群的健康保障模式,开展试点应用研究,这让健康管理与健康保险的融合又近了一步。

中科乐约健康科技(深圳)有限公司总裁付新华在会议前告诉记者,相信记者能在本次会议中收获感动。她是对的,无论医疗端还是保险端,与会嘉宾都表达了相似的看法,毕竟“单向奔赴”的关系只能感动自己,“双向奔赴”的关系则是感动彼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