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思想> 心理账户理论在养老金融领域的应用(中)

心理账户理论在养老金融领域的应用(中)

来源:中国银行保险报时间:2023-11-08 07:39

□王洪栋 高雪莲 赵骞

(三)长寿时代呼唤更广泛的个人养老储备

世界银行的数据显示,截至2021年末,中国居民的预期寿命达到78.21岁,预计2050年会达到84岁,意味着60岁以后的平均余寿将延长到25年,一些富裕地区和身体健康群体甚至会更长一些。那么,居民在创造财富的生命阶段,所积累的养老储备是否足够呢?

近年来,第一支柱,即基本养老保险的替代率逐步下降。基本养老保险替代率是指劳动者退休时的养老金领取水平与退休前工资收入水平之间的比率,目前已低于国际劳工组织发布的《社会保障最低标准公约》55%警戒线,意味着退休后生活质量将显著下降。第三支柱个人养老金账户每年1.2万元的限额,大概率也很难满足长寿时代的全部养老支出。因此,在“养老三支柱”之外,居民家庭存在更大的养老储备需求。事实上,很多居民家庭通过投资房产、贵金属、字画等另类投资品,以及养老社区入住资格等多类型资产储备来实现更全面的养老安排。鉴于此,就需要一个覆盖更广泛、服务更全面、投资更多元的“养老账本”,将它与居民的广义养老储备“心理账户”形成映射关系。

那么,应如何督促人们建立这样一个养老账本呢?

1.助推

主流经济学假说人们用的是理性思维系统,但现实中人们运用更多的则是直觉思维系统。这就需要设计一种方式,让直觉思维少犯错误。例如,为儿童摆放食物时,把有利于健康的食物放在容易看见、容易够到的地方,这种食物摆放方式被Thaler称为“助推”。因此,在个人养老金融的商业实践中,财富管理机构在帮助居民建立养老心理账户时,可以通过功能设计让使用者认识到这是“将当期财富推迟到未来消费”的养老专用账本,是保障退休生活品质不降低的必要之举,并且认同这样的财务安排应尽早启动。

2.具象化

心理账户效应之所以能够发挥作用,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心理账户让人们在较长时间里锚定一个目标,保障了财务行为的方向性和纪律性。例如,宋代大文豪苏东坡在贬谪琼州期间也建立了自己的心理账户。那时苏东坡每月的补贴非常有限,所以他把仅有的钱分成几串吊在房梁上,每日取一串作为一日的花销,为每日的财务风险做了充分的防控准备,这其实是我们中国人传统理财观念中的“量入为出”理念。

借鉴于此,如今我们也可以将养老储备心理账户映射到具象化工具上,让用户看得见。例如,在个人养老金融实践中,用数字、图表、视频等直观呈现退休后可领取的金额、支出缺口和养老总资产等,并提供全生命周期的养老规划咨询服务、投顾服务、产品服务、康养服务等全景式账户管理,提高居民进行养老规划的可执行性和可跟踪性。

(王洪栋系中信银行财富管理部总经理,高雪莲系中信银行财富管理部养老项目组成员,赵骞系中信银行财富管理部财富顾问处副处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