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要闻> 坚守服务“三农”初心 农信社走出特色化转型之路

回首奋进路 展现金融力量 | 农信篇

坚守服务“三农”初心 农信社走出特色化转型之路

来源:中国银行保险报时间:2023-10-31 08:22

二十年深化农信改革风云激荡、波澜壮阔。深化农信改革是在新时期改革开放的大背景下展开的,是中国农信历史上最深刻的一场革命。

□农金平

农信改革坚定了中国农信为农民、农业和农村服务的根本宗旨,有力推进了农业发展、农民增收、农村经济社会的稳定,有效解决了农信系统长期存在的产权不明晰、法人治理结构不完善、管理体制不顺等突出问题,实现了“明晰产权关系、强化约束机制、增强服务功能、国家适当支持、地方政府负责”的总体目标要求,完成了党和人民交付的阶段性历史任务。农信机构成为支农支小主力军、县域金融排头兵、普惠金融领跑者、乡村振兴主办行。从2002年底至2023年8月末,全国农信总资产大幅上升,不良率明显下降,走出了一条有效破解自身经营难题、助力“三农”小微发展、服务地方经济的特色化转型之路。

始终坚持党管金融是根本保证

二十年深化农信改革最根本的经验,就是坚持党对金融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这是农信改革发展的最大政治优势,也是继续推进农信改革发展的“定海神针”。一是农信改革始终离不开党中央英明领导。从国发〔2003〕15号文件出台到后来颁布一系列改革文件,从党的十六大要求“改善农村金融服务”到党的二十大要求“健全农村金融服务体系”,深化农信改革一直都是党中央统筹谋划、高位推进。二是农信改革离不开地方党委强力推动。深化农信改革,明确将信用社的管理权交由地方政府负责,赋予省级人民政府对信用社管理的四项主要职责。各地党委政府有力地扛起了组织推动农信改革的历史性责任。三是农信改革离不开农信系统各级党委精心组织。二十年来,从省联社到法人行社,坚持党建引领,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将党的领导融入公司治理,将党建与业务深度融合,不断推动农信机构沿着正确方向前进。

始终坚持支农支小是根本定位

农信姓什么?为什么?干什么?事关农信改革的根本定位。“改善农村金融,扩大支农效果”是深化农信改革的出发点,也是落脚点,是衡量改革成效、检验改革成功的重要标志。一是坚定服务“三农”的职责定位。农信机构因农而生、因农而兴,始终坚守服务“三农”的初心,在脱贫攻坚、乡村振兴、共同富裕的国家战略引领下,扎根乡村,深耕“三农”,赢得了农民群众的信任。二是坚定普惠金融的战略引领。全国农信系统坚持做小做散,坚定“小而美、小而实、小而稳”的服务理念,支农支小主力军地位日益巩固,县域经济支柱作用更加突出。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数据显示,2023年6月末,全国农村中小银行涉农和小微企业贷款余额分别达到15.4万亿元、16.1万亿元,涉农和小微企业贷款占贷款总额的近八成,成为支农支小主力部队。

始终坚持服务地方经济是根本要求

农信社坚持服务地方经济,有力推动了县域经济和乡村经济的发展,形成了农信社发展与地方发展共生共荣的良好生态。一是落实政策规定的必然要求。严格执行国发〔2003〕15号文件要求,把农村信用社逐步办成社区性地方金融机构。坚决落实监管部门文件要求,农商银行“专注服务本地、服务县域、服务社区”。二是地方经济发展与农信机构自身发展的内在要求。实践证明,农信机构是地方经济尤其是县域经济最重要的金融支撑,地方经济是农信机构的生存之基,农信系统只有坚定做地方建设的支持者、参与者、推动者,才能实现事业长久、基业长青。

始终坚持深化改革是根本动力

深化金融改革是金融工作三大任务之一,深化农信改革是推动农信事业发展的根本动力。一是坚持省级党委政府负责是上一轮改革重要成果。实践证明,省级党委政府负责管理农信机构是正确的,在省委、省政府主导下建立的省联社发挥了历史性作用,一举扭转过去农信社管理体制乱、经济效益差、亏损挂账多的被动局面,一举形成全国农信系统由弱到强的崭新局面。二是始终坚持市场化改革是根本取向。市场化的股份制改革促进了信用社法人治理结构的完善和经营机制转换,使信用社成为自主经营、自我约束、自我发展、自担风险的市场主体。三是坚持不断完善“小法人+大平台”的机制是改革落地的重要举措。农信系统采取“省县两级、统分结合”的管理架构,有效协调和缓解了小银行与大市场的矛盾、弱实力与强服务的矛盾、独立法人与系统性风险的矛盾。这是符合我国农村金融实际、运行有效有力的管理体制。

始终坚持风险防控是根本任务

深化农信改革始终把防范金融风险作为重大政治任务,摆在突出位置。一是真金白银化风险。深化农信改革,国家真金白银输血农信,“花钱买机制”。当时,中央按照农信实际资不抵债数额的一半即1650亿元的专项票据给予支持,人民银行再给老少边穷地区农信社增加资金扶持33亿元,才帮助农信卸下历史包袱,使其快速进入健康发展轨道。二是有效监管控风险。从银监会到银保监会再到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监管部门一直高度重视农信机构风险监管,有效防范化解了农信机构各类风险。三是健全制度管风险。农信机构不断优化风险治理架构,建立起“党委+三会一层+内部审计”的风控体系,建立起多个层次、相互衔接、有效制衡的运行机制,把风险关进制度的笼子。

始终坚持科技创新是根本出路

科技创新是农信事业发展的根本出路,是引领发展加快发展的重要引擎。一是以资金和人力投入增强科技实力。二十年来,农信系统金融科技走过了从零起步、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的发展历程。科技投入明显加强。二是以科技创新驱动产品和服务变革。近年来,大部分农信机构依靠省联社搭建的科技大平台不断提升数字金融产品创新和服务水平,电子银行替代率普遍达到90%以上。三是以科技支撑助推智能风控。目前,科技风控系统在农信机构早已实现全覆盖。实践证明,农信机构只有通过数字化实现经营理念、业务发展、风险防控的迭代更新,才能抓住客户、抢占市场、紧跟时代。

九万里风鹏正举。站在深化农信改革二十年的节点上,百万农信人“心中有底、脚下有根、眼中有光”,将按照党中央的决策部署,蹄疾步稳地推进新一轮农信改革,推动农信事业高质量发展,为中国式现代化作出新的更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