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中国银行保险报时间:2023-10-31 08:21
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与经济共生共荣。随着我国经济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金融业的市场结构、经营理念、创新能力、服务水平也必须适应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要求,以金融资源的高效合理配置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记者 胡杨
2017年全国金融工作会议以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我国金融发展始终遵循正确的前进方向,坚持回归本源、优化结构、强化监管、市场导向,在通过一系列实实在在的举措推动经济发展提升质量的同时,自身也深化改革、日臻完善,逐步形成与经济的良性循环。
金融服务实体经济取得积极成效
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着力点在于实体经济。作为实体经济的血脉,金融的根本目的在于服务实体经济。2017年全国金融工作会议以来,金融业始终把为实体经济服务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通过全面提升服务效率和水平,把更多金融资源配置到经济社会发展的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更好满足人民群众和实体经济多样化的金融需求。
依托河北雄安新区试点优势,邮储银行在当地安新县老河头镇打造数字人民币特色小镇,绑定商户覆盖率75.24%,开立数字人民币钱包覆盖率达到常住人口的98.26%。图为邮储银行河北雄安分行员工(右)在老河头镇为客户讲解数字人民币使用方法。 记者 李彬/文 康健/供图
——融资便利化程度与日俱增。近年来,金融部门综合运用多种货币政策工具,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保持货币供应量和社会融资规模增速与名义经济增速基本匹配。支持金融机构按照市场化、法治化原则满足实体经济有效融资需求,增强信贷总量增长的稳定性和持续性。数据显示,2022年末,金融机构本外币贷款余额为219.1万亿元,同比增长10.4%,比年初增加20.6万亿元,同比多增4969亿元。
——实体经济成本有效压降。随着利率市场化改革的稳步推进,实体企业实际贷款利率呈现明显下降态势。2023年9月,我国企业新发放贷款加权平均利率为3.85%,比上年同期低14个基点,处于历史低位。为了保证金融支持实体经济的可持续性,存款利率市场化也在有条不紊地推进。
——资源配置效率扶摇直上。在推进新型工业化,加快建设制造强国、质量强国、航天强国、交通强国、网络强国、数字中国的战略指引下,金融资源配置重视满足主动构建新发展格局的需要,资金投放更加向重点领域与薄弱环节倾斜。从贷款结构来看,2022年,制造业各项贷款新增4.7万亿元,增量为前一年的1.7倍;新发放企业贷款超过一半投向民营企业,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余额23.6万亿元,同比增长23.6%。
为高质量发展营造优质金融环境
金融制度是经济社会发展中重要的基础性制度,金融自身稳健运行,关系到优良金融生态环境的创造。金融稳,经济才能稳,2017年全国金融工作会议以来,我国坚定深化金融改革、扩大金融对外开放,为经济转向高质量发展营造了日益规范、充满活力、防线牢固的金融生态环境。
——改革开放有序推进。近年来,金融部门统筹发展与安全,加快中小银行改革化险,完善中小银行治理机制,依法将各类金融活动全部纳入监管,严厉打击以金融名义开展的违法犯罪活动,倡导负责任金融理念,切实保护金融消费者合法权益,坚决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底线。
——政策制度不断完善。在加强和完善现代金融监管的任务要求下,金融部门坚决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健全金融法治的决策部署,提升金融监管透明度和法治化水平。《银行业监督管理法》迎来16年来的首次修订,与时俱进满足监管实践的需要;《金融控股公司监督管理试行办法》防微杜渐,让“牛栏关猫”的困局迎刃而解;《系统重要性银行评估办法》防范“大而不能倒”风险,为增强金融体系稳健性添砖加瓦……
——监管效能持续提升。加强金融监管协调、补齐监管短板,离不开完善的金融监管体系作为支撑。组建中央金融委员会、组建中央金融工作委员会、组建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深化地方金融监管体制改革……随着《党和国家机构改革方案》印发,新一轮金融监管机构改革拉开帷幕,这将有助于全面强化机构监管、行为监管、功能监管、穿透式监管、持续监管,切实提升监管的前瞻性、精准性、有效性和协同性。
正如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局长李云泽所说:“我们将以自身机构改革为契机,切实转变职能、提升效能、改进作风,用铁肩膀挑起监管重担。持续优化制度供给,积极推动法律法规‘立改废释’,与时俱进完善审慎监管规则,该管的坚决管住,该放的有序放开,切实促进金融业稳定健康发展。”
过去六年间,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科学指引下,我国金融改革不断深化,金融机构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显著增强,我国已成为重要的世界金融大国。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我国金融工作将继续紧紧围绕服务实体经济、防控金融风险、深化金融改革三项任务,不断自我完善、自我发展,促进经济和金融良性循环,继续支持与陪伴中国经济高质量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