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评论> 记者观察:让费率和风险匹配

记者观察:让费率和风险匹配

来源:中国银行保险报时间:2023-10-29 18:52

中国银行保险报网讯【记者 康民

当前,作为一个新兴险种,新能源车险在发展之路上存在诸多需要解决的痛点和难点。

新能源汽车的车型结构和性能与传统燃油车不同,而且部分新能源车辆具备自动驾驶功能,相当一部分消费者会过分依赖这个功能,在某些极端情况下会造成较为严重的车祸。新能源车辆的操作通过触控液晶显示屏来完成,驾驶过程中容易造成车主分心,带来新的安全隐患。新能源车在车型结构上底盘较低,最重要的电池部件基本都安装在车辆底部,如果底盘有损坏,涉及到电池就会明显拉高赔付率。再比如,新能源车底盘结构特殊,钣金修复非常不易,只能更换整个车架,这在特斯拉、小鹏等压铸一体式的车身上尤为明显。这些因素都造成了新能源车辆赔付率较高。

另一方面,主机厂“三电系统”垄断,电器元件占比高,使得部分品牌新能源车辆零整比偏大,新能源车辆的重要部件损坏无法单方面核定损失,特别是,电池已成为新能源车辆的最重要部位,由于技术封锁和垄断,往往会被要求采用更加复杂的维修手段,明显推高维修成本。新能源车辆的电器元件价格比普通的钣金件和结构件要高,这同样拉高了赔付率。

从现实中看——保险责任不易区分,这突出表现在电池损坏的保险责任上面。一旦电池受损,如果不做专业鉴定的话,无法判断是否属于保险理赔范围;如果统统进行专业鉴定,则在现实中费时费力,不易操作。

凡此种种,造成了新能源车辆的出险率和保险赔付率都相比较高,加之保险行业缺乏新能源车的定损标准和经验数据,对于新能源车定损,特别是涉及底盘、电池、电机方面,保险公司不具备议价权和议价能力。从目前的数据统计来看,新能源汽车的确在出险频率、案均赔款方面都要高于传统燃油汽车,保险公司面临较大承保亏损压力。虽然新能源车险的单均保费会较高于传统燃油车,但仍然不能弥补出险频率、案均赔款“双高”所导致的赔付成本增加。

在国家大力推动和市场变革转型之下,新能源汽车已逐步形成趋势,与之配套的车险如何克服上述痛点和难点?

初始阶段,对新能源车险应给予一定政策补贴支持,这一点已越来越形成共识——合理制定新能源车手续费比例,适当调整行业基准保费,放宽定价及手续费管控要求,鼓励中小保险公司有计划地承保新能源车险业务,通过提高保费规模来降低赔付率,平衡各保险主体经营成本,让利新能源车主,以促进新能源车险业务的健康发展。

完善出险后配套流程,提高理赔速度和质量。目前新能源汽车零配件维修价格基本由汽车制造商决定,维修公司没有提供给保险公司维修零件和维修技术的具体价格,由于没有标准作为参考,保险公司议价权低,新能源汽车零件和维修工时容易出现大幅波动,导致维修成本增加,行业应当会同维修协会、生产厂商共同制定一套透明的新能源维修体系,使得维修成本透明可控。车企应帮助完善新能源汽车的事故调查依据和评估报修流程,为出险提供切实帮助。

优化风险因素定价,摸索更精准有效的定价策略。车险业应结合大数据等新技术,通过与电池供应商、新能源车企等多方合作,加强数据资源跨界融合。目前用于运营的新能源汽车比例较高,是否应区分用车方式并进行差异定价,实现对新能源客户用车性质的精准识别?如此,才能使费率与风险相匹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