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金融筑梦新丝路> 【陕西】三秦再传驼铃声

【陕西】三秦再传驼铃声

来源:中国银行保险报时间:2023-10-19 11:21


□本报记者 房文彬

“无数铃声遥过碛,应驮白练到安西。”唐朝诗人张籍在《凉州词三首》中这样描述古丝绸之路上驼铃阵阵,商旅往来不绝的繁忙景象。

如今,在这条绵延2000多年的通道上,被称为“钢铁驼队”的中欧班列更加频密地穿梭往返。从西安出发的中欧班列长安号正是其中的一列。数据显示,今年1-7月,中欧班列长安号开行3045列,较去年同期增长37.3%;运送货物总重274万吨,较去年同期增长47.7%。开行量、货运量、重箱率均居全国前列。

保证中欧班列这条“大动脉”在三秦大地上畅通有序,离不开金融助力循环。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陕西监管局有关负责人告诉《中国银行保险报》记者,“一带一路”倡议提出以来,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陕西监管局积极引导辖内银行保险机构助力陕西深度融入共建“一带一路”大格局。2022年,陕西大型银行累计支持中欧班列相关企业近百户,发放贷款逾140亿元。

“十年间,在陕政策性银行累计支持276个‘一带一路’项目,累计发放贷款682.51亿元。截至今年3月末,陕西省自贸试验区内银行机构各项贷款余额17704.19亿元,占全省各项贷款余额的34.46%。”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陕西监管局有关负责人表示。

中欧班列长安号吉利汽车出口专列从西安国际港站驶出。中国银行陕西省分行/供图

为重点项目“添砖加瓦”

一列列中欧班列,就是一架架互联的桥梁,串通起中国与世界各国的贸易之路。

时间回到2013年11月28日,首趟中欧班列长安号在人们满怀期待的目光中缓缓驶出,载着机械配件等货物,驶向哈萨克斯坦阿拉木图。

最初中欧班列长安号年开行量只有百余列,如今这趟国际货运班列已成为名副其实的“带货王”。

西安新航国际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新航国际集团”)董事长任兴隆称,中欧班列不仅安全、时效快、绿色环保、综合成本低,更重要的是为企业下一步做大做强海外市场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这是中国企业“出海”寻商机的历史机遇。

任兴隆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再三表示,“这些年,银行对我们的支持力度很大。”

西安国际港务区。中国银行陕西省分行/供图

“我行为新航国际集团提供了综合授信1500万元,同时为其成员公司西安新航国际物流有限公司、西安欧尼斯贸易有限公司这两家公司提供日常代发薪、国内结算、国际结算、企业网银、数币缴税等业务。截至目前,这两家公司在我行月均国内结算交易量1亿元,国际结算1000万美元。”中国银行陕西省分行有关负责人表示。

随着陕西省深度融入共建“一带一路”大格局步伐不断加快,截至目前,中国银行陕西省分行已审批和拟上报中欧班列相关授信项目超40户,金额超30亿元。

在持续加大信贷投放力度的同时,在陕金融机构不断进行中欧班列产品创新。国家开发银行陕西省分行积极与中欧班列长安号运营主体建立合作机制,提供多币种融资方案解决企业多样化融资需求,创新“缺口+订单”的境内外汇贷款模式服务企业日常经营运转,累计发放贷款26亿元,支持构筑起内陆地区效率高、成本低、服务优的国际贸易通道。中国银行陕西省分行首发推出“中欧班列贷”等专项融资服务方案,解决小微企业融资难题;2021年成功办理首笔中欧班列长安号国际铁路提单融资业务,向赋予多式联运单证物权凭证功能进行了积极探索。

“大建设”离不开“大资金”。除了中欧班列外,在陕金融机构还支持陕煤、陕建等省内优势企业,参与国际产能合作。据了解,国家开发银行陕西省分行支持陕建承建的援乍得恩贾梅纳体育场项目今年6月混凝土主体结构正式封顶,该项目是落实中乍两国“九项工程”的重点经济技术合作项目。支持陕建承建的援西非国家经济共同体总部办公楼项目已于去年底正式开工,该项目是尼日利亚最大的援建项目。

“十年来,我行累计提供资金34亿元助力陕西品牌输出、产品输出以及技术输出,为陕西与‘一带一路’合作伙伴和地区国际产能合作提速注入金融动能。”国家开发银行陕西省分行有关负责人表示。

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陕西监管局有关负责人表示,针对中欧班列“五类主体”,即运营平台、外贸企业、物流货代企业、集结中心建设核心项目、跨境电商平台,辖内银行机构制定专项金融产品方案,创新推出“中欧班列贷”等专属融资产品,逐步构建起中欧班列全方位金融服务体系。针对中欧班列轻资产货运代理类企业订舱融资难、融资贵、结算慢等问题,创新推出纯线上、纯信用、低利率的中欧班列专属运费融资创新产品“跨境快贷—运费贷”等金融产品,有效提升金融服务的便捷性和相关企业的获得感。

为“走出去”企业“排忧解难”

“从宏观形势看,全球经济减速、外需走弱是我国外经贸发展面临的制约因素。在此背景下,外经贸企业对海外投资安全和应收账款风险保障的需求持续提升。我们在接受企业咨询的过程中,针对买方国别风险、买方背景调查、限制政策、合同核心条款约定等的担心较为集中。”中国信保陕西分公司有关负责人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

目前共建“一带一路”国家多为发展中国家,信用风险普遍偏高。为高质量服务“走出去”企业,中国信保陕西分公司不断提高风险容忍度、建立承保和理赔绿色通道等,多个维度为陕西省企业提供全方位支持和保障。

据介绍,2023年,中国信保陕西分公司批复共建“一带一路”国家海外买方限额数超1000个,涉及金额近10亿美元,分别同比增长10.9%和29.1%。

“同时,为助力企业抢抓订单,我们在业务流程上做‘减法’,将限额承保和理赔全流程时效均压缩20%以上,全力提升客户满意度。”中国信保陕西分公司有关负责人说。

近年来,中国西电电气股份有限公司投资印度尼西亚合资项目、投资埃及合资项目;中国能源建设集团西北电力建设工程有限公司承建印度尼西亚10MW水电项目;国家电投集团黄河上游水电开发有限责任公司投资沙特阿拉伯综合智慧能源项目;中铁二十局集团有限公司承建安哥拉卢奥机场项目等,均有中国信保的支持。

“2013年以来,中国信保陕西分公司累计支持对共建‘一带一路’国家的出口和投资110亿美元。‘一带一路’海外项目保障中,中长期险承保金额4.5亿美元,海外投资险承保金额34.9亿美元。”中国信保陕西分公司有关负责人说。

在加快陕西企业“走出去”、主动融入共建“一带一路”方面,银行业持续优化金融服务,全方位助力企业“走出去”。截至今年6月末,中国银行陕西省分行为涉外企业提供跨境担保业务余额约9亿美元。积极发挥海内外一体化优势,助力境内外资金融通。中国银行陕西省分行先后联动中国银行新加坡分行为延长石油收购加拿大能源企业提供1.05亿美元融资,截至目前,已累计支持陕西省内企业跨境融资金额折人民币超过150亿元。

监管声音】深度融入共建“一带一路”大格局

□史晓霞 毛琳珺 刘永康

2013年“一带一路”倡议提出以来,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陕西监管局积极贯彻落实国家总体部署和陕西省委、省政府工作安排,持续强化金融赋能,助力陕西深度融入共建“一带一路”大格局。

一是促进金融要素集聚。中国(陕西)自贸区是“一带一路”经济合作的重要支点,截至2023年6月末,各类金融机构在该自贸区内已设立分支机构约300家,区内银行业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占全省的31.95%,为“一带一路”重点领域、重点项目提供信贷支持和差异化金融服务,其中包括为中铁一局、中铁二十局、西电国际等大型企业承揽“一带一路”工程项目和支持陕煤集团、爱菊粮油等企业在共建“一带一路”国家建造炼油厂、农产品加工园区等项目,促进与共建国家在工业、农业领域合作向纵深发展。

二是推动金融产品和服务模式优化。与相关行业主管部门共同推动金融产品和服务模式优化。在科技创新领域,出台省级知识产权保险保费补贴政策,提高企业投保意愿、扩大保险应用范围;建立“科技+”专家顾问和金融顾问机制,打破银保企信息壁垒。在农业产业现代化领域,实现了农业保险产品从“保成本”向“保价格、保收入”升级;通过农业保险保单质押增信解决融资难问题,其中中国(陕西)自由贸易试验区杨凌片区“多元化农业保险助推现代农业发展”模式先后获得全国自贸区和全省“最佳实践案例”。在对外贸易领域,积极支持中欧班列长安号,指导辖内大型银行成功办理陕西首笔中欧班列长安号铁路提单项下贸易融资业务、国内首张以铁路电子提单为物权凭证的信用证业务,有效解决铁路运输贸易融资难的痛点问题。

三是为跨境经营提供可持续服务。指导保险机构做好企业“走出去”风险分析预警和保险保障服务。中国出口信用保险公司陕西分公司解读推广首期《中国中小微外贸企业出口风险指数报告》,帮助企业了解出口目的地风险成因和变化趋势,辅助企业作出经营决策,十年来累计支持向共建“一带一路”国家出口和投资109.6亿美元,服务西北四省区企业数超过2000家,累计支付赔款1.2亿美元,帮助企业赔前减损1.3亿美元。人保财险陕西省分公司主动对接企业落地省内首单知识产权海外侵权保险保单,太保产险陕西分公司针对进出口运输环节和出海人员安全风险,分别累计提供21.97亿元人民币货运风险保障和超1.98亿元人民币人员安全保障。

(史晓霞系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陕西监管局统信处处长,毛琳珺系四级主任科员,刘永康系一级科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