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金融筑梦新丝路> 【川渝】“一带一路”从这里出发

【川渝】“一带一路”从这里出发

来源:中国银行保险报时间:2023-10-19 11:21



□本报记者 仇兆燕

自“一带一路”倡议提出以来,十年磨砺,川渝两地走出了一条内陆地区对外开放的新路。金融机构也在为经济发展创造新增长动能的过程中,迎来了发展的高光时刻。

打开对外开放的成渝格局

2011年3月19日,重庆机务段的江彤作为中欧班列(渝新欧)的首发司机,驾驶首趟中欧班列从重庆沙坪坝区团结村中心站出发,一路奔腾向西,从新疆阿拉山口出境,途经哈萨克斯坦等国家,最终抵达德国杜伊斯堡,全程共计16天。

与江彤一样骄傲着的还有“成都娃儿”仲俊斓,他是成都机务段的列车司机。

2013年4月26日,仲俊斓和班组成员一道,驾驶着两台韶山3型电力机车,牵引首趟蓉欧快铁,从成都出发,与沿线各国司机接力,将来自中国西部的商品送往波兰罗兹。

“陆”通了,成渝还想与“海”连得更紧。

有了中欧班列(渝新欧)的经验,重庆谋划了一条重庆铁路港—广西北部湾港—新加坡港联运的新路线,以实现“一带一路”无缝衔接、内陆口岸与全球连接、中西部与东盟联动发展。

2017年9月,这条路线实现了常态化运行,标志西部地区货物有了“一路向南”的新选择,这便是后来“大名鼎鼎”的西部陆海新通道。

西部陆海新通道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为起点,北接丝绸之路经济带,南连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东西协同衔接长江经济带。

伴随着中欧班列、陆海新通道的从无到有,重庆、成都从“内陆腹地”向“对外开放高地”转变。在破局的同时,成渝金融业也实现了金融产品和服务的新突破。

成都国际铁路港对外出口汽车整装待发。建设银行四川省分行/供图

金融护航“一带一路”

推动“一带一路”建设需要交通先行,重庆正处在“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的连接点上。

“我们统筹推进金融支持‘一带一路’、成渝双城经济圈建设、西部陆海新通道等,积极对接重庆市综合交通运输‘十四五’规划,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铁路、公路、机场等综合交通枢纽和物流设施的信贷支持,加强对重点项目的早期介入。”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重庆监管局相关负责人介绍,辖内银行机构通过主动对接重庆市交通规划、建立重点项目库等方式,积极支持综合交通枢纽建设。截至2023年6月末,重庆银行业支持综合立体交通走廊建设融资余额3919亿元,同比增长5.2%,是2017年末融资余额(2281亿元)的1.72倍。

同时,重庆辖区内银行保险机构还不断优化金融供给,积极支持“一带一路”等落地。该负责人进一步介绍,截至2023年6月末,辖内银行业支持“一带一路”融资余额2970.8亿元,同比增长22.3%,是2017年末融资余额(1701亿元)的1.75倍。其中,支持内陆开放高地建设融资余额2113亿元,是2017年末融资余额(1413亿元)的1.5倍;助力中欧班列(重庆)融资余额794.5亿元,是2017年末融资余额(174亿元)的4.57倍。

重庆银行工作人员走访陆海新通道运营有限公司,支持外贸融资。重庆银行/供图

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四川监管局抓住加快建设西部陆海新通道发展机遇,引导辖内银行保险机构深化区域合作,加大“一带一路”重点项目金融支持力度,扩大出口信用保险的支持覆盖面,支持企业用足用好政策性金融工具,助力四川省打造内陆开放新高地。截至2023年6月末,四川省内银行业金融机构支持“一带一路”基础设施建设贷款余额8409亿元,较年初增长8.6%,其中投向公路项目建设贷款余额5922亿元,占比超七成。

此外,四川省内银行业金融机构发放提升经贸合作类贷款1329亿元,较年初增长20.5%。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四川监管局相关负责人介绍,其中,支持在川重点企业“走出去”贷款余额547亿元,较年初增长11.6%。

与开放的脚步并行

赋予“一带一路”背景下的铁路提单物权凭证功能,是激活国际铁路运输贸易融资市场、打造更加安全高效的陆上贸易规则的突破口。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重庆监管局起草并推动以市政府名义在全国率先印发《重庆市铁路运输单证金融服务试点方案》,纳入重庆市内陆开放高地整体框架。

最近,重庆施密德贸易有限公司通过中欧班列(重庆)从德国进口8辆车,公司依托铁路提单来出具国际信用证,获得融资500多万元,不但资金压力减小了不少,还能享受铁路运输比海运节省20多天的便利。在总经理付士刚看来,铁路提单不仅缓解了巨大的资金压力,也给了参与国际贸易的巨大动力。2017年12月22日,重庆开立全球首单铁路提单国际信用证,标志着铁路提单实现“零的突破”。目前,渝新欧公司共签发铁路提单超6000份。截至今年上半年,重庆8家银行累计开展铁路运输单证融资73笔,涉及金额约2.04亿元,货物品类、领域不断拓展,为企业开展跨境贸易提供了更多便利。

据介绍,工商银行四川省分行“中欧e单通”平台以“一单制”单据为基础,通过区块链技术应用实现跨区域贸易参与方数据联通和相互验证,提升信息透明性和可追溯性,简化单据寄递流程,并通过大数据分析为银行评级授信服务。截至2023年6月末,“中欧e单通”共签发多式联运“一单制”单据9535单,金额约为7.5亿元。

中国银行四川省分行“铁银通”实现“一单制”+金融结算、贸易融资、区块链技术模式等,并由中欧班列推广至中老铁路,开出首笔基于“中老铁路”的“一单制”信用证,有效降低外贸企业综合融资成本,提升融资效率。

建设银行四川省分行推出中欧班列“运费贷”,为班列订舱客户提供定向运费融资,产品推出以来,共为4户班列订舱客户提供融资1000万元。

勇于创新的还有保险行业。

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四川监管局的数据显示,截至2023年6月底,四川省内保险机构通过出口信用保险为578户共建“一带一路”国家进出口企业提供274亿元贸易额的风险保障。

在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重庆监管局的引导下,各保险机构扩大出口信用保险覆盖面,支持企业“走出去”。2023年上半年,出口信用保险支持742家企业出口15.59亿美元,涉及向共建“一带一路”国家出口4.94亿美元,涉及向RCEP国家出口1.48亿美元。

自2022年3月起,重庆保险业为中欧班列(重庆)增加战争保险承保,将每班列货物保险保障提升至2亿元。

监管声音】发展铁路运输单证金融服务

□许捷

近年来,国际陆上贸易迎来蓬勃发展,铁路运输作为连接世界各地的重要纽带,运输货值在世界贸易总额中的占比逐渐提升。但与经过数百年发展的海运相比,铁路运输单证金融服务的相关规则、标准、法律的完善仍滞后于商业发展,对国际陆上贸易的支撑和促进作用尚未充分发挥。

第一,服务范围不广。现有的铁路运输单证金融服务主要应用在进口贸易中,关联货物品类还不多,在出口贸易领域目前应用较少。

第二,企业参与不足。从全国范围看,开具“铁路提单”及多式联运提单的物流企业还不多。贸易公司使用铁路运输单证开展金融服务需要交易对手的配合,改变现有交易习惯的意愿还不强。

第三,规则标准不一。铁路提单及多式联运提单的单证格式、基础数据、业务流程、服务要求等技术规范标准还不统一。国内外市场主体开发的电子单证系统分属不同技术联盟,制约电子提单的流转。

第四,风险控制不便。目前开展的金融创新,确保铁路提单有效控货,需要多方签订协议约定具体规则,涉及的环节较多。银行即使取得货权,也难以对关联货物有效处置。

推动铁路运输单证金融服务加快发展,需要监管部门、金融机构、物流企业、贸易公司、政府部门等多方协力。

第一,监管部门应对铁路运输单证金融服务加强指导,鼓励金融机构和物流企业开展合作,通过跨国监管协作推动境外金融机构共同参与铁路提单生态建设,引导相关市场主体组建产业联盟,推动相关标准的制定。

第二,金融机构应降低铁路运输单证金融服务的准入门槛,提高贷款额度,总结各环节风控要点,完善标准化作业流程,拓展服务场景、关联货物品类、跨国合作网络。

第三,物流企业应积极推广应用铁路提单及多式联运提单,构建和丰富提单应用生态。加快推进贸易数字化,铁路提单电子化。贸易公司应在贸易中与交易对手约定使用铁路提单作为交货凭证,使用或推荐境外合作伙伴使用铁路运输单证向金融机构申请服务。

第四,政府部门可以搭建贸易物流数据共享平台,引导形成铁路运输单证或关联货物的流转市场。统一区块链电子提单的技术标准,推动铁路提单的跨境互认互联。司法部门可以加快完善国内运输单证相关立法,为其他国家赋予铁路运输单证物权属性提供借鉴。

“互学互鉴、互利共赢”,铁路运输单证金融服务需要弘扬丝路精神,需要共建“一带一路”国家的深入合作,共同努力推动各种规则、标准、法律和制度衔接。金融服务的发展也将促进“一带一路”的贸易发展,为区域经济繁荣作出更大的贡献。

(作者系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重庆监管局党委委员、副局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