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主旨演讲> 陈万青:协同做好癌症防治工作

陈万青:协同做好癌症防治工作

来源:中国银行保险报时间:2023-09-22 09:00


国家癌症中心肿瘤早诊早治办公室主任 陈万青

中国银行保险报网讯【记者 苏洁】

9月21日,由中国银保传媒、中国经济传媒协会、中国健康促进基金会联合主办的“2023健康保险与健康管理融合发展大会”在深圳召开。本次大会由深圳市龙华区工业和信息化局(金融工作局)支持,中国人民健康保险股份有限公司、中国民族卫生协会肿瘤防治专业委员会、华瑞同康生物技术(深圳)有限公司协办,深圳市艾伦斯文精准医学研究所承办。

国家癌症中心癌症早诊早治办公室主任陈万青表示,癌症、脑血管、心血管疾病,已经成为威胁我国居民健康的3个主要慢病。陈万青介绍,根据我国数据,癌症的发病率和死亡率最近十几年呈上升趋势。另外,随着新技术、新理念、药物的出现,诊疗的费用越来越高。特别是癌症中晚期,虽然现在新药多了,新技术新设备也多了,随之费用每年增长的趋势比较明显。

“与全球相比,有一些癌症在我国是相对高发的,尤其是上消化系统的肿瘤,如食管癌、胃癌、肝癌,这3个肿瘤发病率和死亡率相对高,将近占全球负担的一半,虽然最近几年有下降的趋势,但仍然是威胁人们健康的主要癌种。”陈万青说。

与此同时,陈万青指出,因为生理解剖结构不一样,男性女性的癌谱不一样;社会经济、环境、医疗资源等的差异,城市和农村的癌谱也不一样。不同地区,癌症的流行情况也都不一样,因此癌症防治策略也应因地制宜。

“从最近几十年的负担变化趋势我们可以看出,大多数癌症发病率呈上升趋势,也有一些是在下降的,如食管癌、胃癌、肝癌,但仍是重点防治的肿瘤。”陈万青表示,生存率反映人群综合防治水平,2003年到2015年,十几年的时间,我国癌症的五年生存率有一个明显的改善,从30.9%上升到40.5%,速度非常快,说明这一阶段,我国癌症防治效果明显。

陈万青介绍,回顾一下我国肿瘤防治的历史,已经半个多世纪。20世纪50年代末,我国已经关注到癌症高发的问题,在20世纪60年代末成立了专科肿瘤防治机构——全国肿瘤防治研究办公室。20世纪70年代,开展全国第一次全死因调查。1986年,我国第一部肿瘤防治方面具有指引性的文件——《全国肿瘤防治规划纲要(1986-2000)》,引领了这段时期全国肿瘤防治的开展。21世纪初,再次制定并发布了《中国癌症防治规划纲要2004-2010》,这段时间,我国经济发展迅速,对癌症防治的投入越来越大,设立了如肿瘤登记随访项目、癌症早诊早治项目等重大公共卫生项目。2017年,我国发布了《中国防治慢性病中长期规划(2017-2025年)》,这个目前还在执行中,为推进健康中国建设奠定了坚实基础。

陈万青认为,医保对于健康特别是对于癌症的防治,起到了非常关键的作用。但是基本的医疗保险只是保基本,永远不能满足群众的需求,所以商业保险在技术日益发展的时代必不可少。

陈万青还谈到了癌症中心实施的全国居民癌症防控行动。“现在癌症筛查的公益项目越来越多,但是,仅依靠国家和地方的公共卫生项目推进癌症的筛查,还是杯水车薪。现在国家癌症中心通过既往积累的数据研发了一个主要癌症风险评估的自测工具,可以通过问卷的形式直接进行癌症风险的预测,即时生成预测报告,并推荐测试者进行相关高危癌症的筛查。2019年,国家卫健委发布了健康中国癌症防治行动,提到八大行动,涉及癌症防治的全流程。其中,实施保障救助救治行动中提出,鼓励有资质的商业保险机构开发癌症防治相关商业健康保险产品,从而减轻群众的医疗负担。”陈万青表示。

“我国癌症防治形势严峻,癌症负担巨大,防治的难度也比较复杂,还需要我们不断努力。下一步,需要加强科研,加强多部门的合作,发挥防治网络的协同作用。大家共同努力,把癌症防治工作做好,为健康中国作出应有的贡献。”陈万青说。


全文如下:

大家上午好,非常高兴有这个机会参加健康保险与健康管理的论坛。刚才两位领导从宏观的角度介绍了健康保险以及健康管理的一些内容,我今天就比较聚焦,因为我是做肿瘤的,给大家介绍一下我国癌症防治的一些策略、现状,我们现在在做什么,还有下一步的一些打算。

肿瘤,是威胁人民健康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疾病。癌症大概每年都是排前三位,主要就是癌症、脑血管、心血管疾病,成为主要的三个慢病。

根据国家癌症中心的数据,癌症的发病和死亡,最近十几年还是呈一个上升趋势。究竟什么时候是一个转折点,现在还看不到。另外,癌症的费用,是相对高昂的,随着我们一些新技术、新理念、药物的出现,诊疗的费用越来越高,特别是对于中晚期,虽然现在药多了,技术设备也多了,紧跟着就是费用,每年增长的趋势还是比较明显的。

国家对于癌症的防控还是很重视的。从国家的健康战略来讲,癌症是一个重点防治的疾病。所以今天,从以下四方面给大家做一个介绍。

首先,简单介绍一下癌症的负担。癌症从全球来讲,都是威胁人民健康的一个疾病。现在每年全球新发病例2千万,死亡1千万。跟全球比较,有一些癌症在我国是比较突出的,尤其是像消化系统的肿瘤,食管癌、胃癌、肝癌,这3个肿瘤在我国排前三位,发病率很高,虽然最近几年有下降的趋势,但仍然是威胁人们健康的主要疾病。

其次,因为解剖生理结构不一样,癌谱也不一样,城市和农村也不一样,这是我国的一个特点。城乡差距比较大,从社会经济、医疗资源、环境等方面,都不太一样。另外不同地区,癌症的形势也不太一样。所以,不同地区,环境、发展、习惯都不一样。

再次,从最近几十年的发病的趋势我们可以看出,大多数肿瘤呈上升趋势,有一些是在下降的,像食管癌、胃癌、肝癌,消化道系统的肿瘤在下降。还有一个指标就是生存率,2003年到2015年,十几年的时间,我们国家癌症的五年生存率有一个明显的改善,从30.9%上升到40.5%,这个进步,是非常快的。而美国五年生存率提高10%就用了几十年。再往后,是不是还能够继续的高速增长,我想,可能比较困难。因为五年生存率有一个瓶颈,到一定程度再往上涨可能就不太容易了。这里面两个原因,第一癌谱不一样,我们国家高发的癌谱都是愈后比较差,像肺癌、食管癌、胃癌、肝癌。美国这个5年生存率,它高是因为他们癌谱还挺好,像男性第一位的前列腺癌,基本上5年生存率百分之百,乳腺癌90%以上,就把这个生存率拉上去了。我们跟美国分期也有差距,特别是一期,这是最近国家发的一个和美国的分期的比较。可以看出,特别是一期,肿瘤发现越早愈后越好,但是我们一期的比例,我们刚刚百分之十几,美国已经百分之三十几了,这个差距也是影响五年生存率的一个重要的方面。

最后,回顾一下我们国家肿瘤防治的历史,和癌症的抗争,已经半个多世纪。上世纪50年代末,我国已经在健康方面,关注到癌症高发的问题,所以在60年代末,成立了一个专门肿瘤防治机构,叫全国肿瘤防治办公室。70年代,有了一个比较重要的事件,就是我们牵头开展了全国第一次全死因调查。1986年,我们国家第一部肿瘤防治有指引性的文件——全国肿瘤防治规划纲要,1986年到2000年,引领了这段时期的全国肿瘤防治的开展。2004年到2010年,这段时间,也是我们国家经济发展比较迅速的时期。这个时期,我们很多的公共卫生项目,对癌症防治的投入越来越大。后面就是癌症防治三年行动计划,2015年到2017年,2017年发布了一个中国慢性病防治中长期规划,这个目前还在执行中,这个最重要的就是2019年,健康中国2030。

另外刚才讲到的,全国肿瘤防办是1969年成立的,比我们肿瘤医院晚了10年。在它的历史中,实际上发挥了巨大作用,我们当时已经成立了相对比较健全的一个三级防治网络,同时引导了全国的像死因调查、第一部肿瘤学的制定,还有一些诊疗规范的制定等。

不得不提的就是第一次全死因调查,当时这个调查覆盖全人口,2千多个县区都参与了调查。当时的死因调查,不仅仅反映出我们癌症死亡的情况,实际上其他疾病的死亡,我们也是第一次拿到了宝贵的资料。后期的话,有一些我们叫肿瘤的高发地区,就开展了一些动态的癌症发病死亡的监测,成为了我们国家第一批的肿瘤登记点。另外现场的防治,这个地区为什么比别的地区高,原因在哪,这个原因实际上是跟癌症相关的一些病因,然后针对这些病因开展一些有针对性的预防措施,当时的高发现场很多。

后面因为没有一个持续的动态的监测,所以我们在90年代初,在21世纪初,又开展了两次的死因调查。但是因为这两次调查,全人群调查实在是费时费力,这两次调查都是抽样调查。防治现场方面,实际上通过几十年的努力,我们取得了很好的成绩。另外开展了一些早期发现的早诊早治技术的研究,像我们在60年代的话,已经开展了一些拉网的细胞学的检查。到90年代的话,因为有内镜技术的发展,后来就取代了前者。所以从21世纪初,这种高发现场的发病率和死亡率都呈一个明显下降的趋势。另外二级预防,也是从70年代初开始,通过ALP结合腹部B超,对群众进行肝癌的筛查,效果也是不错的。

医保实际上对于健康,特别是对于癌症的防治,起到了非常关键的作用。我90年代时做临床,当时的农民都没有保险。医保为医疗的普及性,特别是一些新技术、新药物的普及性,带来了一个非常好的作用。但是基本的医疗保险只是保基本,永远不能满足群众的需求,所以我想,商业保险在我们技术日益发展的时代,是必不可少的。

2009年,在全国肿瘤防办的基础上,批复了国家癌症中心,主要还是和国际接轨,2011年,卫生部正式批复成立中心。目前24个省份已经成立了省级的中心,筛查也是发展很快,现在无论是全国的项目还是地方的项目都很多,每年筛查的人数也越来越多。我们还制定了常见癌症的早诊早治指南,为下一步指南的推广,筛查工作的推广,奠定了基础。

通过癌症中心的网络和我们的项目,现在跟城市地区和县区也成立了相应机构,为今后癌症项目的推广奠定了基础。关于中国肿瘤规范化诊疗质控中心,目前30多个省级的中心也都成立了,制定了很多的指南。单病种的指南、技术,还有单项技术的一些指南,都在制定。另外就是国家肿瘤临床研究中心,也是通过这种临床研究的平台的建立,临床实验的建立,加强转化医学来促进临床技术的一些转化。

另外就是信息平台,也在逐渐的搭建。因为现在医疗,尤其是肿瘤防治数据越来越多,现在我们中心,就是要建立一个所有癌症的信息放到一个平台上,加强癌症的互联互通。这个就是我们最近两年在推进的,仅依靠国家的公共卫生项目推进癌症的筛查,还是杯水车薪。现在我们在用一个制定的APP,大家扫描以后,可以直接做癌症风险的一个预测,预测了结果之后,比如说肺癌的高危,直接跟相关的联盟的医院进行预约,进行肺CT的检查。

所以,下一步,健康中国2030为我们疾病的防治指明了方向,我们发布了癌症防治行动,其中提到8大行动,这里面贯穿了网络的建设、信息的监测、一级预防、二级预防,包括中西医结合,非常关键。其中还有一个保障救助救治行动,将来也要把医保和商保加入进去。

国家的防治形势比较严峻,癌症负担还是巨大,防治的难度也比较复杂,还需要我们不断努力。下一步,一个是加强科研,加强多部门的合作,起到网络的协同作用。大家共同努力,把癌症防治工作做好,为健康中国作出应有的贡献,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