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评论> 记者观察:信用卡营销要注重规范

记者观察:信用卡营销要注重规范

来源:中国银行保险报时间:2023-09-12 08:28

□记者 许予朋

近年来,从围绕冬奥会、世界杯等大型赛事开展营销,到抓住明星演唱会、消费领域爆款产品等机遇借势推广,根据市场热点开展营销正成为商业银行信用卡发力的重点之一。一方面,这类活动起到了刺激消费、有效拉动内需的作用;另一方面,这种方式有助于银行提升信用卡品牌影响力,增加新客,带动月活量。无论是对于消费者还是银行而言,热点带来的关注度都不容小觑。

银行频频“蹭热点”背后,实际上有流量、获客压力在推动。随着商业银行零售业务竞争加剧,新客市场逐渐见顶,当前不少银行进入信用卡发展“瓶颈期”。人民银行最新数据显示,截至二季度末,信用卡和借贷合一卡7.86亿张,环比下降0.59%。根据上市银行近期披露的2023年半年报,以零售业务见长的招商银行截至6月末信用卡流通卡约1亿张,较上年末下降2.29%;流通户6985.77万户,较上年末下降0.21%。平安银行信用卡流通卡量6863.44万张,较上年末下降0.5%。建设银行、交通银行等银行信用卡发卡量也出现萎缩。

当银行信用卡进入“存量时代”,银行获客、推广难度均在增加。一方面,这就需要银行不断想出新花样、新点子,遵循“眼球经济”的逻辑来吸引客户;另一方面,银行也需要转变获客思维,从追求速度与规模向精耕细作存量客户、提升存量客户活跃度等方向转变。

不过,无论是拓新客还是经营存量客户,无论是加大一对一营销还是扩大宣传面,在拓展信用卡业务的过程中,商业银行都需要注重营销上的规范性,平衡增长与风险。一方面为消费者带去更好的服务体验,另一方面也为自身稳健经营夯实基础。

在现实生活中,目前一些商业银行仍存在强制推销情况。部分网点工作人员在不了解各类信用卡产品属性的情况下,对上门办理业务的客户展开“轰炸式”营销,给客户造成困扰。金融管理部门在2022年发布的《关于进一步促进信用卡业务规范健康发展的通知》中提出,银行业金融机构应当充分披露和严格明示信用卡涉及的法律风险、法律责任,不得进行欺诈虚假宣传,并确保销售行为可回溯。未来,商业银行在加快产品创新和权益升级的同时,应持续提升业务人员在信用卡营销方面的服务质量,通过更加精细的营销与用户运营来吸引客户、激活客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