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思想> 中小财险公司如何走出“马太效应”

中小财险公司差异化之路

中小财险公司如何走出“马太效应”

——专访全国中小财产保险公司联席会主任、华安保险总裁童清

来源:中国银行保险报时间:2023-09-08 07:31

□记者 赵辉

当前财产险市场的“马太效应”愈发明显。在大公司的挤压下,中小财险公司急需找到一条突围之路。在自身资本、规模、人才储备等不占优势的情况下,中小财险公司如何找到一条差异化发展之路,寻找自己的蓝海?为此《中国银行保险报》近期采访了全国中小财产保险公司联席会主任、华安保险总裁童清。

外部环境:挑战重重

《中国银行保险报》:您如何判断中小财险公司当前的市场环境?

童清:我认为中小财险公司目前所处的大环境纷繁复杂,挑战重重、不容乐观。

其一,从经济环境来看,经济运行面临挑战、失业人口增多、小微企业生存困难、国内需求不足,针对这些问题,国家层面出台了很多刺激经济政策来优化营商环境,但目前收效并不明显,后续的经济走势有待观察。保险业发展与国民经济走势息息相关,只有各行各业都欣欣向荣,才会有保险业的繁荣。对于中小财险公司而言,只有依托保险业整体向好才会有更多发展机会,否则,很难独善其身。

其二,从投资环境看,近两年股市萎靡,大家都在感慨“赚钱很难、赔钱常态”。同时,银行利率下行、债市收益下行,债权违约、爆雷的现象频发,股权投资收益预期在降低,风险不确定性在加大。保险公司由业务和投资“双轮驱动”,一直以来,中小财险公司的保险主业亏损,主要靠投资收益来弥补。但在目前情况下,投资收益大幅下降、投资风险不断增加,中小财险公司面临的经营压力巨大。

其三,从监管政策来看,近年来,监管部门出台了一系列制度性、规范性文件,加大了对保险主体的动态监控、市场监管和现场检查,有利于保险公司特别是中小财险公司依法合规、稳健经营,及早发现和化解经营风险,促进中小财险公司加强精细化管理、注重消费者权益保护、加速数智化转型、回归保险保障本源、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大局。但是,中小财险公司在品牌优势、资本实力、网络布局、人才储备、成本摊销等多方面,都和大保险公司有着巨大差异,所有的规章制度、法律法规需要针对这些差异而区别对待。保费集中度高的大财险公司经营盈利,中小财险公司普遍亏损的“马太效应”难以改变。

把握车险综改新形势

《中国银行保险报》:持续推进中的车险综改对中小财险公司有何影响?

童清:车险综改近3年,“降价、增保、提质”的阶段性目标已经全面达成,对消费者和保险业都有积极的影响,促进保险主体主动并不断提升经营管理和客户服务能力。

综改以来,中小财险公司更关注并加强风险防控,积极建立以数智化科技支持的风控管理、运营管理、队伍管理体系,风险运营更趋理性,向专业化、精细化方向转型。但随着市场化竞争的推进,精算定价、风险识别、市场选择、销售能力建设、成本管控能力、差异化服务能力等已成为主要影响因素,中小财险公司受制于专业队伍及技能、服务能力、网点布局、数据及科技研发水平和资金投入能力的影响,也面临着发展的压力。

《中国银行保险报》:在车险综改推进过程中,您认为中小财险公司应如何把握其中的机遇?

童清:各个保险主体都在同一起点和水平线上,大财险公司和中小财险公司之间的差距和优劣势已经固化,留给中小财险公司的机遇并不多。而所谓的机遇,也只是在中小财险公司这个群体里面,哪家公司研究得透彻点、准备得充分点,可能相对比其他中小公司的日子好过一点,但在固有的业务领域很难有大的发展机遇。中小财险公司应该把有限的资源聚焦某一新兴板块,将目光放在新增市场和新时代产业转型新空间、新领域,比如新能源汽车、人工智能、自动驾驶等。

《中国银行保险报》:车险综改的新形势下,中小财险公司如何应对?

童清:业务发展是一个高度市场化行为,中小财险公司限于自身规模,很难有影响力,只能在大公司后面亦步亦趋,跟随大公司业务政策来适应和应对,但这并不代表中小财险公司就难以有所作为。

在承保端,中小财险公司要重视培养和提升承保前的风险识别能力,积极引入科技手段,从而对承保标的进行有效的风险识别,降低源头业务品质对经营造成的影响;要对业务发展有规划、有控制,总公司相关业务部门要深入研究公司主要业务,制定相应销售、承保策略和政策,做到心中有数、风险可控、管理有序,不要什么都做,否则中小财险公司永远没有核心竞争力,业务品质也无法保证。

市场竞争方面,中小财险公司难以取得优势,但在内部管理上,中小财险公司还是大有可为,必须把降本增效落到实处。例如公司在机构设置上要充分调研市场和人才队伍状况,不要盲目扩张,岗位设置、人员编制要精打细算。采购项目一定要公开透明、多方比价,特别是在理赔这个最大支出项,要加强各环节监督管理,严堵跑冒滴漏和虚假赔案,重视科技和防渗漏技术。例如在理赔环节的应用,华安保险在2022年通过和中保车服科技服务股份有限公司合作,引进了德联易控防渗漏技术,一年为公司减少5000多万元损失。中小财险公司要加快数智化转型,和人相比,人工智能的机器可以不用休息,准确率更高、时效更快,而且不弄虚作假。同时,要加强对防灾防损的研究和投入。向管理要效益,既可增强公司盈利能力,又可增加承保端可保业务的选择,拓展更宽的业务渠道和来源。

走出“马太效应”

《中国银行保险报》:目前财险行业“马太效应”比较突出,中小财险公司如何走出马太效应?

童清:由于中小财险公司规模小,市场整合能力、议价能力都处于弱势,同时资本金少,在科技投入上捉襟见肘,加之缺乏专业的数据人才,在经营分析和产品定价上都难以精准,所以在客户服务、采购议价、产品创新、数智化转型与大公司的差距会越来越大,这些现状不改变,中小公司难以改变亏损局面,“马太效应”会越来越显现。

改变这种现状,有两种可选方法。其一,单个中小财险公司的生存能力弱小,需要大家一起抱团取暖。在原中国保监会的领导和中国保险行业协会的指导下,全国中小财产保险公司联席会的建设得到有效加强,其交流平台和会议机制的作用也逐渐凸显,有效组织和联络了中小财险公司共同维护良好的市场环境和有序的竞争秩序,加强各中小财险公司的沟通交流,大家彼此总结经验、吸取教训、加强合作、互帮互助、互惠互利。基于中小公司因数据不足、服务能力不足、科技投入和应用能力不足的现状,由33家中小财险公司联合社会资本在行业协会主导下,报请原中国保监会主席办公会同意,成立中保车服科技服务股份有限公司。发起设立这一行业基础设施平台,宗旨是利用行业资源,整合社会资本和社会资源,更好地为行业特别是中小财险公司提供优质、快捷、价廉的理赔服务、客户服务、科技服务和数据服务。受疫情3年及其他因素影响,该平台的价值和功能没有得到很好发挥和利用,下阶段要在行业协会指导下,尽快组织、研究、讨论,聚焦中小财险公司面临的共性问题,通过该平台来集中解决,尽快形成解决方案,从而帮助中小财险公司降本增效,加大科技应用水平,加快数智化进程和信创转型。另外,通过该平台,中小财险公司联合集采客户服务、科技产品、汽车零配件、维修服务、IT硬软件等,也将为中小财险公司节省一大笔日常开支。

其二,需要监管层更多关注中小财险公司的生存和发展。虽然监管部门、行业协会多次组织讨论中小财险公司生存发展问题,但是由于中小公司各自关注点、需求点、矛盾点不同,很难采取有效措施解决所有问题。根据我的从业经历,有些问题如果得到监管部门的差异化管理,对那些长期经营亏损、业务规模不大的公司还是很有帮助。建议监管层:一是适度放宽对保险公司高管设置、部门设置和机构设置的人员、场地配置要求,毕竟人力成本的运营负担很重;二是适当调低或减免对中小财险公司税费;三是在制定一些管理规定和要求时,可以尝试区别对待、分类管理,例如履职回避;四是适当给予中小财险公司创新产品保护期。(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