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要闻> 【鑫日谈】金融支持抗洪救灾要念好“三字诀”

【鑫日谈】金融支持抗洪救灾要念好“三字诀”

来源:中国银行保险报时间:2023-09-06 07:35

□张洁

近段时期,全国多地暴雨、洪涝等自然灾害频发,给受灾地区人民生产生活造成重大影响和损失。灾情发生以来,金融机构和广大金融工作者第一时间行动起来,投入到抗洪救灾工作中,及时修复金融服务设施,实现金融服务尽快恢复正常;全力以赴开展保险理赔,做到能赔快赔、应赔尽赔;主动对接受灾情影响的借款主体,帮助解决遇到的贷款难题;充分发挥金融科技优势,最大限度优化简化业务流程和手续等。但是也必须看到,金融支持抗洪救灾和灾后恢复重建工作的任务还很艰巨,仍存在一些薄弱环节。

近日,人民银行、金融监管总局联合印发《关于做好金融支持防汛抗洪救灾和灾后恢复重建工作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对加大防汛救灾和灾后重建重点领域信贷投放、提升灾后恢复重建信贷服务效率、积极发挥保险风险分散功能、多渠道拓展灾后重建资金来源、全面提升灾区金融保障功能等五个方面提出要求。这是落实金融管理部门主体责任的实际行动,也是践行金融政治性人民性的必然要求。

《通知》提出的五方面要求中,既涉及货币调控,也涉及监管政策;既涉及信贷投放,也涉及保险救助,是当前金融支持抗洪救灾和灾后恢复重建的“一揽子”措施,为金融机构助力打赢抗洪救灾和恢复重建这场硬仗提供了有力指导。要进一步做好灾区金融服务工作,不断提升灾区金融服务质效,还需认真落实《通知》要求,坚持念好“三字诀”。

抓住一个“合”字,强化信贷投放能力。灾后恢复重建必然需要信贷资金支持,增加信贷投放,金融机构责无旁贷。《通知》在筹集救灾资金方面,强调多渠道拓展灾后重建资金来源。充分发挥再贷款、再贴现等结构性货币政策的作用,增强基础货币在灾后重建信贷投放中的乘数效应。同时,支持灾区地方法人金融机构发行资本债券和金融债券,扩大可贷资金来源。此外,还要发挥保险资金长周期优势,支持灾区重大基础设施项目,建立多元化可持续的灾后重建资金保障机制。金融机构需要按照《通知》要求,多渠道筹集救灾资金,为灾后重建提供强大的信贷支撑。

做到一个“快”字,提高金融服务效率。金融机构应急受灾群体之所急、解受灾群体之所难,以快捷高效的金融服务为抗洪救灾和灾后重建争取时间,最大限度减少灾害带来的影响。《通知》要求,各保险机构要坚持“特事特办、急事急办”原则,最大限度简化理赔流程和手续,开辟“绿色通道”,尽快将受灾群体保险赔付到位。其中,尽可能提高预赔付比例,可以给受灾群体吃下获得保险赔付的“定心丸”。《通知》在提升灾后恢复重建信贷服务效率方面,强调简化贷款审批流程、采取线上办理贷款等。特别值得一提的是,要求金融机构切实落实尽职免责制度,这有利于鼓励金融机构加快贷款投放进度,减少“拒贷”“限贷”等现象的发生。

实现一个“稳”字,提升金融保障功能。恢复灾区生产生活秩序,保持灾区社会和人心稳定,需要金融服务保持连续性和稳定性。金融服务覆盖面广、科技含量高,一旦出现故障,可能引起恐慌,因此,做好灾区现金供应、保证线上金融业务畅通等基础金融服务是十分必要的。《通知》在提升金融保障功能方面,重点强调加强灾区现金流通、供应状况的监测分析,合理调配现金资源,全力做好灾区现金供应和支付结算工作。现金供应和支付结算是金融的基本功能,实现金融服务的正常有序供应,可以为抗洪救灾和灾后重建提供坚实的金融保障。

金融支持抗洪救灾和灾后恢复重建时间紧、任务重,既要有时不我待的紧迫感,更要有“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各类金融机构特别是地处灾区的金融机构,需要用优质高效便捷的金融服务,持续为抗洪救灾和灾后重建注入金融力量。

(作者单位: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辽宁监管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