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资管> 将“放错位置”资产有效利用

《2023中国金融资产管理行业研究报告》发布

将“放错位置”资产有效利用

来源:中国银行保险报时间:2023-08-29 10:27


□本报记者 仇兆燕

新华社瞭望智库与浙江省浙商资产管理股份有限公司日前联合发布《2023中国金融资产管理行业研究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指出,目前我国金融资产管理行业面临内外部多重因素影响,市场基础建设亟待完善,机构内部较普遍存在处置能力弱化、定位不明晰等深层次问题。

资产板结化,主要表现为金融资产管理公司处置能力较弱,一批到期资产得不到有效处置,流动资金被长期占用,无法进一步盘活其他不良资产。无论是全国性金融资产管理公司还是地方资产管理公司,均不同程度存在此问题,其中以全国性金融资产管理公司的板结规模及不利影响为甚。

《报告》指出,由于多年形成的激进扩张和利用政策差异进行监管套利等问题,以及近几年逆周期阶段的资产下行压力,金融资产管理公司风险处置能力有所退化,主要体现在:

一是高价“抢包”,变身不良资产包“批发商”。过去十余年间,全国性金融资产管理公司的发展均强调“唯规模论”,过分看重分公司在当地不良资产处置市场的市场占有率,直接导致一些分公司出现恶性“抢包”事件,哄抬市场价格,拿到了一大批高于市场行情的不良资产包。全国性金融资产管理公司将这些资产不加任何处置,直接分发给地方资产管理公司或外资、民资机构进行二次处置,从中赚取差价。

二是真实的现金流情况难以“算细账”。在宏观经济波动、房地产市场风险出清等因素影响下,不良资产的处置难度加大,金融资产管理公司赖以生存的逆周期投资逻辑或出现失灵。加之多年以来高价“抢包”致使少数金融资产管理公司囤积了数以万亿元计的不良资产包无法退出,以及管理层变动频繁、人员流失等影响,现金流情况难以“算细账”,或导致出现进一步资产板结化、现金流困难、业绩不彰等问题。

此外,《报告》认为,当前金融资产管理行业中还存在缺乏标准化资产估值系统,仍靠人情定价、账面功夫;游走于“政府和市场之间”,定位不清、难回主业;人员机制固化陈旧,人才流失等发展问题。

《报告》认为,大规模简单剥离不良资产的时代已经过去,如何将“放错位置”的资产有效利用起来,是金融资产管理公司的当务之急。尤其是投行化运营思维越来越普遍后,未来一段时期,金融资产管理公司需要重点解决深层次结构性矛盾和低效资产问题,要选准切入点来盘活存量资产、帮扶实体经济,支持经济结构调整。在服务实体经济方面,金融资产管理公司可从救助危机企业、重整破产企业、支持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支持国有企业改革几个方面着手。

在对行业发展的建议中,《报告》认为,随着地方资产管理公司和非持牌机构数量、规模逐年增加,行业透明度有待加强。与银行、保险、证券等金融机构相比,金融资产管理公司缺少监管指标分级制,缺少有效的数据报送机制。

《报告》建议,需对所有金融资产管理公司的股本结构、资本充足率、流动性水平等关键指标进行摸底彻查和精准分类,研究形成分层次、分类别、有界定的监管细则,减少因监管不明造成的灰色地带、黑色地带。建议地方金融监督管理部门完善监测体系,在日常监测、非现场核查等基础上,定期对其进行现场检查、专项评估,全面摸清地方资产管理公司的实际经营情况与风险底数,督促其合规稳健经营。同时,加强股东资质审查,清查股东出资不实、占用公司资金的违法行为,责令相关股东限期整改,对于个别股东结构复杂,可能存在隐匿实际控制人的地方资产管理公司,进一步摸清风险底数,及早预警,纳入重点监管名单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