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普惠> 【他山石】混合金融如何发挥社会价值?

以公共资本撬动商业资本

【他山石】混合金融如何发挥社会价值?

来源:中国银行保险报时间:2023-08-23 07:23

□记者 许予朋 实习记者 英草卓玛

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强调,公共资本不仅能够提供基本服务和公共产品,还在促进私营部门的融资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如今,通过策略性地运用公共资本撬动其他来源融资的“混合金融”(Blended Finance)模式,正受到越来越广泛的关注。

“混合的目的是要带动商业资本去从事风险暂时比较高,但又有益于社会的建设项目或服务项目,产生可衡量的社会环境效益。”近日,在中国人民大学中国普惠金融研究院(CAFI)举办的一场媒体思享会上,CAFI院长贝多广介绍,作为一种创新模式,目前混合金融在全球农业发展、能源转型及普惠金融服务等领域的潜力正在释放。

混合金融实践已在全球落地

“国际上,混合金融是一个非常前沿、非常新颖的话题。”贝多广告诉《中国银行保险报》记者。

作为2022年G20轮值主席国,去年11月,印尼发起了全球混合金融联盟(Global Blended Finance Alliance),旨在推动发达国家为发展中国家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提供更多帮助。联盟的诞生,引起了社会对于混合金融的广泛关注。

据悉,今年5月,该联盟已完成了一项混合金融项目设计方案,确立了项目三笔资金来源:1/3为公益基金会捐赠,1/3为公益基金会无息借款,还有1/3来自商业金融机构年利率10%的借款。捐赠资金为项目提供了33%的损失保障,这为商业金融机构参与该项目降低了风险。除去33%的损失保障,剩余资金的平均融资成本大约为每年3%。该项目将为早期影响力创业项目提供融资。

印尼实践为发展中国家开展混合金融提供了样本,也是推动可持续发展的现实所需。“全球可持续发展的融资缺口每年都有4万亿美元规模,但是‘公共+私营部门’的发展援助资金却仅有2500亿美元。”贝多广介绍,“在这样的背景下,通过风险承受能力高的公共资本来撬动商业资本,共同积极投身于改善人居环境和社会环境等事业中,将有助于解决全人类共同的社会问题,形成良性的商业可持续模式。”

实际上,在发达国家,目前已有许多大型金融机构自发参与到混合金融的理念探索与实践当中。

去年12月,大型银行集团美国银行(Bank of America)与微软气候创新投资基金(Microsoft Climate Innovation Fund)等对财务回报、风险偏好、社会效益有着不同要求的资本,共同投资了一家名为跨界能源的公司。该公司致力于通过开发太阳能迷你电网,为非洲距离电网较远的社区通电,以促进当地经营生产。

据美国银行官网介绍,近年来,美国银行已参与了多项类似的项目。2018年,该行曾宣布拨款6000万美元用于创建混合金融催化池(Blended Finance Catalyst Pool),致力于解决气候可持续、清洁能源、卫生用水、保障性住房等方面的问题。

融合多种资本需遵循三重原则

在美国银行首席执行官Brian Moynihan看来,除了直接提供贷款,世界银行、开发银行以及美国银行等大型金融机构可以通过开展混合金融,带领更多投资者进入公共事务领域。

“投资者间的风险容忍度以及对预期回报率的期待各不相同,这种融合能保证每一个项目都产生一定收益。混合金融的潜力就在于能够撬动大量资本,同时又不损害商业资本的利益。”Brian Moynihan表示。

Brian Moynihan的思考,在一定程度揭示了发展混合金融的关键,即如何恰当地调和不同类型的资本。“资本的内容、目标可以是很丰富的,从一端到另一端,就像‘光谱’。”贝多广告诉记者,其中,有以社会回报为目标的公共、慈善资本,有以获得社会、财务回报为双重目标的影响力投资者,还有单纯以财务回报为目标的商业资本。在“光谱”中寻找到不同的资本,使其能够充分融合产生更大社会价值,这恰是混合金融的关键所在。

“考虑到资本具有多样性,许多相关金融政策也应随之进行调整,从而给社会、慈善资本以更多撬动商业资本的空间。”贝多广说。

结合国际标准,CAFI研究部执行主任胡煦向记者介绍了目前开展混合金融须遵从的三重原则:首先是必要性原则,即在项目中必须有社会或慈善资本的介入,以此来弥补市场的不完善。其次是商业可持续性原则,混合金融项目必须具有市场前景。最后是要有通往市场的出口,即商业机构能够最终参与进来,并推动市场发展壮大。

CAFI研究显示,目前在国际上,1美元社会资本所能撬动的商业资本普遍在4美元左右。2015-2020年,发展金融机构与多边发展银行作为商业资本提供方参与了70%的混合金融交易。

乡村振兴、碳中和需要混合金融“入场”

随着混合金融概念在全球范围内关注度的快速提升,这一金融创新模式在中国的潜力也日渐凸显。“在推动中国社会责任领域金融投资方面,混合金融有较为独特的发展空间。”贝多广指出。

当前,我国推进乡村振兴、绿色转型均需要资金支持,如何弥合“融资鸿沟”成为多方关注的关键性问题。以绿色转型为例,据国家气候战略中心预测,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中国总资金需求规模约139万亿元人民币,长期资金缺口年均在1.6万亿元人民币以上。据CAFI测算,若在其中发挥混合金融国际平均杠杆作用,每年的公共资本需求在2200亿-3200亿元人民币间。以公共资本撬动多方资本“入场”补缺将极大提升可持续发展融资的有效性和创新性。

实际上,混合金融概念虽是“舶来品”,但我国在理论和实践层面的双重探索早有雏形,这也为推动该模式“本土化”提供保证。

据胡煦介绍,在理论层面,此前我国提出的“开发性金融”原理与混合金融概念在关键原则上具备相通之处,具体表现为两者均强调公共资本及优惠资金的介入、强调商业可持续性及发挥市场作用。在实践层面,我国早期已存在一些混合金融实践,如在城市基础设施建设领域,地方财政提供担保以支持政策性银行贷款;再如财政贴息高等教育助学贷款并设立风险补偿金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