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普惠> 【可持续】破解普惠金融“不可能三角”

积极探索 多方合力

【可持续】破解普惠金融“不可能三角”

来源:中国银行保险报时间:2023-08-23 07:23

□记者 樊融杰

在长期的实际操作中,金融机构普惠金融业务面临着“成本上升、服务下沉、可持续发展”三大目标,同时实现三大目标也常被业界称为普惠金融的“不可能三角”。

当前普惠金融产品和服务体系不断成熟,普惠金融发展由原先的政策驱动、监管导向,逐渐变为金融机构的自主选择。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思考金融机构如何在实现普惠目标的同时将普惠金融打造为一项可持续业务。

近日,《中国银行保险报》就普惠金融发展面临的挑战及如何实现可持续发展等话题,邀请中国人民大学中国普惠金融研究院院长贝多广、建设银行普惠金融事业部副总经理王魏冬、邮储银行普惠金融事业部副总经理蔡禹、浙江遂昌农商银行党委书记林小勇、中国太保产险政保业务部副总经理(主持工作)韩瑞、北京鑫桃源商贸有限公司总经理陈国松进行探讨交流。

主持人:中国人民大学中国普惠金融研究院院长 贝多广

嘉宾:建设银行普惠金融事业部副总经理 王魏冬

邮储银行普惠金融事业部副总经理 蔡禹

浙江遂昌农商银行党委书记 林小勇

中国太保产险政保业务部副总经理(主持工作) 韩瑞

北京鑫桃源商贸有限公司总经理 陈国松

金融为何“敢做”普惠?

贝多广:十年来,国内普惠金融快速发展。在取得巨大成就的同时,各家金融机构也在探寻平衡普惠金融社会效益与商业可持续的答案。站在所在机构或从行业角度,金融机构在实现普惠金融商业可持续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问题有哪些?

王魏冬:长期以来,银行机构在与小微企业的互动过程中,存在“两高”难题。第一高是风险高,体现在银企信息不对称,银行难以看清企业;第二高是成本高,体现在贷款额度小,传统的线下业务模式,银行的成本收益很难成正比。建设银行以新金融理念为引领,通过数字普惠新模式谋篇布局,以大数据技术和移动化手段为基础,构建智能化、预见性的数据挖掘机制以及自动化、全渠道的商机实现方案,提升营销服务质效;以外部数据拓源和内部数据集成为重心,构建多元化、互补型的外部数据客户画像,和企业级、灵敏型的内部数据联通画像,提升客户洞察能力;率先推出综合化生态型普惠金融客户服务平台“建行惠懂你”APP,打造“三惠合一”平台经营新模式,提升需求响应速度;结合“数据智能”与“专家智能”,构建普惠金融业务“六位一体”智能风控体系,提升风险管控水平。建设银行多年来的积极探索,有效破解了传统模式下普惠金融面临的“两高”难题,真正做到了普惠金融服务的下沉、扩面,实现普惠金融业务的可持续发展。

蔡禹:在数字普惠金融服务的大趋势下,邮储银行搭建了普惠金融服务的数字化“5D”体系,在推广数字普惠金融产品过程中,我们曾面临运营难、营销难及生态搭建不足等难题,运营难是指客户筛选、人员分配、统计整合等环节需提质增效;营销难是指难以有效触达客户并匹配其用款意向;生态搭建不足是指传统产品缺少协同生态和场景优势。为解决上述问题,邮储银行深度挖掘场景金融数据,以主动授信实现高效运营、精准营销。建立数据驱动的主动授信筛选策略,依托智能风控技术,为客户提供全线上、秒批秒贷服务,实现风险管控、业务发展、客户体验的有机平衡。依托“普惠服务代表+网格化营销+营销地图”,进行全面覆盖营销。加快外部平台深度合作,共建生态,实现场景驱动业务发展。

林小勇:农商行一直以其网点多、人员多、服务广、成本高的特点,承载了更多的社会责任。近年来,随着利率持续下行、利差收窄,可持续成为中小银行做实普惠金融的最大挑战。以遂昌农商银行为例,从效益看,年化净利差、年化净息差相较十年前分别下降57%和55%。再从服务成本看,我行最远的网点离县城3小时路程,常住人口仅1300人,大多为老年群体,在岗员工还有3名,类似的网点有7个,服务边际效益越来越低。为了解决这些难题,我行一方面坚守支农支小初心定位,大力发展数字普惠金融,以数字普惠提升金融覆盖面,降低拓展成本;另一方面通过“党建+普惠金融”走访模式深挖项目资源,做大规模效应。

韩瑞:从保险机构的角度分析,要实现普惠保险的可持续,就要关注普惠保险经营中产品的适用性、成本的经济性和服务的有效性等问题。为解决上述问题,太保产险将普惠保险放入公司战略,在内部形成资源的聚合,同时注重定制化、专属化的产品开发。此外,在服务方面,我们公司也不断强化风险减量管理,通过提升整体安全水平降低事故发生率,从而实现多方共赢。

多方合力让机构“能做”“会做”

贝多广:长期以来,金融机构在发展普惠金融时总是面临着一个“不可能三角”,即在规模、质量和收益之间难以兼顾。对此有哪些建议?

王魏冬:数字普惠模式的持续深化是破解普惠金融业务“不可能三角”的关键。大数据的沉淀与整合,线上化服务手段的广泛应用,能够有效解决把贷款贷出去的规模问题、把贷款收回来的质量问题,以及降低贷款成本从而获得合理回报的收益问题,促进商业银行信贷资金“精准滴灌”和穿透落地,大幅提升普惠金融覆盖面和服务效率。在此基础上,数字化模式的升级拓维,使得商业银行能够不断扩展服务场景,由低频的融资服务“一锤子买卖”,拓展为助力企业高质量发展的综合生态“一揽子服务”,开拓银行与普惠客户共同发展、互利共赢的新局面。

蔡禹:当前快速发展的数字化技术带动了数字普惠金融的升级,为破解普惠金融发展“不可能三角”的难题提供了思路,金融机构可以借助数字化转型契机,在风险可控的前提下实现规模增长,同时压降成本、提高盈利。一是移动互联技术发展使远程服务成为可能,金融机构可借此以较低成本下沉服务,触达大量分散的农户、小微企业等普惠群体,提高普惠金融服务的可获得性与便捷性。银行可以通过各类线上渠道,也可以依托合作方渠道,实现主动授信等。二是大数据技术打破信息壁垒,为数据的智能场景应用夯实基础,金融机构可建立智能化评价机制及风控体系,显著提高风险识别与预警能力的系统化程度。三是金融科技应用可以实现模式创新与流程优化,有力降低运营成本,比如推动实现场景获客、移动展业、自动审批、智能风控,创新服务模式,提升客户体验。

林小勇:首先,在稳定的国家宏观金融政策前提下,进一步加强普惠金融优惠政策供给。中小银行是金融资源配置的均衡器,要进一步优化结构,增加中小银行的业务比重。要加大财政政策和税收政策支持力度,特别是在贴息、直补、减税等方面予以倾斜,或者对普惠金融贷款给予一定的风险补偿金。其次,监管部门要鼓励和支持金融机构坚持差异化的经营定位,加快构建多层次、广覆盖、有差异的银行体系,同时,支持和鼓励一部分金融机构不以“利润最大化”为目的,配套建立差异化的监管体系。最后,金融机构自身要做好开源节流,在增户扩面、以量补价的同时,做好内部的降本增效,发展财富管理业务,拓宽中间业务渠道和收入,运用好人民银行的货币政策红利,缓释利率持续下行带来的影响。

韩瑞:普惠保险具有准公共产品属性,盈亏平衡是主要的导向,既不应被视为高利润领域,也不能要求保险公司在持续亏损的情况下加大投入。一方面,在政策上应形成对普惠保险的支持政策包,建立针对普惠保险的专项统计制度,以完善行业税收优惠政策,更好地促进保险企业“敢做”“愿做”。另一方面,保险公司对于普惠保险的发展趋势应有清楚的认识。站在服务国家战略的角度,普惠保险是企业应尽责任。站在经营的角度,普惠保险背后是规模最大的一个潜在客户群。在普惠保险领域成功的企业,也是客户数量最多的企业,相关价值很大。普惠保险的规模效应非常突出,如果依托科技赋能,搭建能够最大范围有效触客和服务的渠道,当规模逐渐扩大时,前期投入成本可以得到一定摊薄。

提升产品适配性

贝多广:从企业经营者的角度看,您希望身边的普惠金融服务能得到哪些改善?

陈国松:我从事的是与农业相关的产业。北京市农业融资担保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北京农担”)在融资增信方面给予我企业很大支持。农业是一个投入大见效慢的长周期产业,需要金融机构通过下调利率或增加供给等方式给予更多的普惠支持。如,当前民宿是乡村建设中的一个比较热的项目,但许多金融机构对这类项目只能支持1-2年的贷款,如果可以将贷款周期拉长到5-10年,则能够让村民将更多的精力投入到民宿的运营中。农业也是一个季节性很强的产业,这就要求金融机构能够根据农业的特性灵活支持相关企业,在购买化肥、农机采购、农产品加工销售等多个环节给予及时、足额且利率相对较低的融资支持。

随着乡村振兴的推进,电商、直播等新业态正在成长为乡村经济的主力军。这类新业态的经营者往往缺乏有效的抵押物,希望金融机构能够根据新业态特点开发新的产品,并让更多的潜在客群了解并享受适合的金融服务。

林小勇:在提升普惠产品适配性方面,我认为关键是支持对象要精准,支持要足额,服务要便捷,产品要便宜。以遂昌农商银行为例,在支持农民增收方面,通过政银合作,推广最高信用为30万元“无感授信、有感反馈、整村批发”的农户小额普惠贷款,满足广大农民的基础金融需求。在支持村集体经济方面,推出了支持村集体发展的“富村贷”产品,每年帮助77个村集体平均增收5万元。在数字普惠方面,依托浙江农商联合银行的科技支撑,大力推广“浙里贷”“浙里富”等系列数字金融产品,立足遂昌茶叶之乡实际,打造具有结算、融资、溯源等功能的“智慧茶城”项目,目前已覆盖全县70%的茶叶交易市场主体,形成了数字化产业链金融服务新模式。

韩瑞:在满足客户最新的保险需求方面,保险公司也在大力探索。如,随着脱贫攻坚的结束,普惠保险正逐步将传统的“防贫”功能转变成为对产业帮扶和对新型农村集体经济的支持,以助力人民群众收入的提升。同时“普惠保险”自身也在根据市场变化不断完善。

(郭涵 记者 李林鸾、仇兆燕、许予朋、房文彬对本文亦有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