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保险要闻> 【专家观点】探索银保业务新增长点

【专家观点】探索银保业务新增长点

来源:中国银行保险报时间:2023-08-21 08:01

□郭金龙

近年来,随着个险渠道的转型调整叠加低利率市场环境,银保渠道业务正成为拉动寿险公司保费增长的主力。2019年以来,在代理人渠道乏力的背景下,银保渠道的新单保费实现更为快速的增长,新业务价值增速和比重持续提升,主要得益于银行和保险公司的“双向奔赴”。

从保险公司角度来看,随着代理人渠道过往的人海战术效果减弱,保险公司积极寻求多元化的渠道发展,而银保渠道天然具备客户基础更广、销售场景更多元等优势,因此,在代理人渠道改革和疫情冲击的背景下,各保险公司均积极发力银保渠道、加强与银行的合作。从银行角度来看,在资管新规实施后,储蓄存款和储蓄型保险成为日益重要“保本保息”的金融产品,叠加近年来其他财富管理品类产品吸引力减弱、客户理财需求依旧旺盛、保险产品代销佣金率较高等因素的推动,银行代销保险产品的意愿也大幅提升,在双方共同发力下,银保渠道对保险公司业务发展的重要性持续提升。

此外,2022年9月以来,银行存款利率出现两次下调,银行理财产品净值大幅波动,新发基金持续遇冷,居民风险偏好持续下行,保险产品“刚兑保本+长期稳定收益+潜在分红收益增强”的相对优势显现。今年二季度以来,寿险产品预定利率下调的预期,使得居民保险配置意愿提前释放。2023年8月1日前,人身险新产品预定利率已完成调整。其中,传统险、分红型人身险产品的预定利率上限分别调整为3%、2.5%,万能险最低保证利率不能高于2%。保险公司推出的增额终身寿险,在抵御不确定性风险的同时锁定长期确定利益,有效满足居民财富规划需求。因此,银保渠道业务的持续快速增长,与增额终身寿险的热销不无关系,特别是3.5%预定利率下调预期下掀起的“炒停”营销,带动今年6月银保渠道期缴保费的增幅达到126%。

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要求,必须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鼓励共同奋斗创造美好生活,不断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整个保险业发展应始终着眼于切实服务好广大人民群众的各类风险保障需求,着力提升服务质量,提升人民生活品质。引导寿险公司预定利率下调体现监管部门防范利差损风险信号,未来行业聚焦长期储蓄和保障型产品已逐步成为共识。

预定利率下行,寿险公司利差损隐忧逐步缓解,新型产品占比提升,长期来看,有望引导人身险公司降低负债成本。近年来,银保业务发展的过程中,其转型发展主要面临高价值、复杂型产品销售能力不足,以及高退保率、手续费率涨幅明显等问题,银保业务高质量发展仍然任重道远。随着我国快速进入老龄化社会,健康风险保障需求及养老保障和服务需求快速增加,银保业务需要聚焦服务国家战略,助力“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主动参与应对人口老龄化挑战,积极探索和研发更加适合银保渠道的健康险产品和养老保障产品,提高银保渠道的整体业务价值和服务能力。

同时,“保险+健康+医疗+养老”已成为我国寿险公司业务发展的重要方向,大型保险公司纷纷大力发展养老社区,实现了保险产品保障、保险客户服务与健康养老服务的有效链接和融合,创造出保险与健康管理、养老服务相互赋能的新商业模式。目前我国健康服务和养老服务产业的供需不平衡问题依然突出,保险业具备金融产品设计、长期资金优势和丰富内外部资源等天然优势。养老健康服务需求的爆发式增长,撬动的不只是相应的保费规模,而是“保险+健康+医疗+养老”的服务生态圈。可以积极探索以银保渠道保险产品为载体,进一步扩展和丰富保险产品和服务的内涵和外延,为客户提供覆盖全生命周期的综合服务,协同保险主业,提高产品附加价值,探索新增长点,助推保险行业变革转型和高质量发展。

(作者系中国社会科学院金融研究所研究员、中国社会科学院保险与经济发展研究中心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