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主旨演讲> “保险+再制造”应用有三大原则

太保产险副总经理张渝:

“保险+再制造”应用有三大原则

来源:中国银行保险报时间:2023-08-21 08:01

□记者 谭乐之

太保产险副总经理张渝介绍了太保产险推动绿色保险发展的具体实践。他表示,再制造可以延长汽车零部件的使用寿命,节能减排,提高资源利用率,是车险理赔减碳的利器。再制造汽车零部件具有原厂品质、价格低廉、节能环保、原料可控、产品可溯等优势,在车险理赔过程中推广使用具有重要意义。

在“双碳”目标的指引下,太保产险建立了“1421”绿色保险创新体系,即1套绿色保险标准指引,4大绿色保险产业领域,2类生态活动创新模式,1个保险业绿色低碳运行体系。其中,推广使用再制造汽车零部件是4大绿色保险产业领域的重要组成部分。

据张渝介绍,太保产险自2017年开始探索再制造汽车零部件的使用,在这个过程中一直坚守三大原则:

一是保护消费者权益。在目前存在认知差距的前提下,事故车维修过程中是否使用再制造件,消费者有知情权及选择权,须征询消费者的意见确认后方可使用。

二是履行经营者的义务。再制造供应商应对原料的溯源生产工艺、检测标准等进行公布并可供查询,对配件质量提供质保,提升服务时效。

三是严格划定再制造件的范畴。太保产险合作的再制造生产商及再制造件名录必须在工信部白名单内,再制造件的应用为外观覆盖件不涉及安全件,再制造件溯源必须是原厂件,质检标准为原厂品质。

数据显示,2023年上半年,太保产险使用再制造汽车零部件共18493件,占匹配可用再制造外观覆盖件的5.7%,使用再制造件的件均金额2740元,只占对应更换原厂件价格的32%,预计全年使用再制造件金额1亿元,减少碳排放2200吨,环保效应明显。

张渝认为,“保险+再制造”要真正达到双向协同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一是保险消费者对再制造件的认知度不高,导致事故车维修使用再制造件的接受度不高;二是市场接受度低及推广度不足,维修厂有固定的配件供货渠道,对再制造件的使用认可度及积极性不高;三是再制造供应商配件的覆盖率不高,特别是中低端车型的再制造件覆盖率低,无法满足保险公司的全量推广需求。

“开发附加再制造条款的保险产品,对于当下推广再制造件非常重要,这样能从机制上让客户通过附加条款获得保费上的优惠。”张渝说。他建议,解决当前再制造件市场接受度不高的问题,可以通过试点附加自主条款,对于愿意在车辆维修时使用再制造件的直接降低保费或下调费率。

此外,张渝还建议规范再制造汽车零部件的应用,对生产企业进行白名单管理,确保生产企业工艺规范、检测标准和配件溯源;再制造件使用需原车原件匹配,征询被保险人和维修单位确认后再使用再制造件,保护消费者权益;加强保险公司和再制造企业合作,搭建原料供应平台;确保再制造件产品质量,以及购买产品质量保证保险,保障再制造应用产销端各方的权益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