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普惠> 观察:写好金融赋能基层治理“共”字文章

观察:写好金融赋能基层治理“共”字文章

来源:中国银行保险报时间:2023-08-14 09:01

□郭涵 孙思磊

近年来,农村中小银行参与城乡基层治理的探索颇多。他们以支持者、参与者、共建者的身份深入乡村社区,融入老百姓的衣、食、住、行、医、教、文、娱等方面,以农商“小法人”撬动基层“大治理”,积累了丰富的“金融+基层治理”智慧。

顺应大势 融入基层治理大局

当前,基层治理的重要性日益凸显。从各地实践来看,围绕“共”字做文章成为基层治理的主攻方向。治理模式逐渐突破单打独斗的传统路线,向多元主体共建共治模式转变。此外,线上线下协同、智慧赋能治理、全域有效覆盖也是新时期基层治理的鲜明标签。

网格化、信息化、精细化、合作化……基层治理举措和渠道的新特征,既契合农村中小银行的人缘、地缘、亲缘优势,又符合机构应对普惠小微竞争、巩固本土市场优势的诉求,同时与银行业数字化、精细化、轻型化转型相匹配。为农村中小银行参与基层治理打开了广阔空间。

“党建+金融”打造治理共同体

推进新时代基层治理现代化建设,最根本的一条是加强党对基层治理的全面领导。

第一要贴近乡村社区,农村中小银行,筑牢“党建+金融”治理桥梁,通过党建共建,破解基层党组织群众触达力弱、银行党建工作“小独唱”问题,以基层党建“一张网”串起乡村治理“千条线”。

第二要实现共建主体多层次、广覆盖。如农商银行党委与各乡(镇、街道)党(工)委对接;基层支行党支部与行政村党支部对接;农商银行党员、客户经理与村(社区)党员对接。

第三要实现共建机制多样化、有保障。从队伍共育,到阵地共享,再到理论联学,各地农商银行双基联动机制不断推陈出新,为金融参与基层治理凝聚了思想共识、夯实了人员储备,进一步增强了组织优势和群众优势。

第四要实现共建内容精准有力、实实在在。事实上,“党建+金融”活动已全面渗透金融、非金融领域。

“金融+”生态 办好小事就是大事

智慧政务正在成为银行重点突破的场景金融领域。农商银行具有点多面广、人熟地熟的优势,可与政务服务“就近办、多点办、一次办”的诉求有效匹配。通过整合政企资源、简化服务流程,银行承接了更多社会治理职能,服务形式也走向线上化、智慧化、无感化。

通过政银合作、数据共享,多家农商银行推出道德银行、三治信农贷、乡村积分贷等机制,将基层治理中的文明善行“变现”,让有德者有得,为守信者授信,为基层治理主体输送足额的金融资源,助力营造良好德治氛围。此外,农信机构在赋能治理过程中积累了大量客户“软硬数据”,既有助于进一步提升基层信用环境,又为自身可持续发展涵养良好生态。

农商银行下辖数量众多的金融服务便民点、助农服务驿站等物理站点,为机构搭载更丰富的惠民助农服务提供了载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