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普惠> 【专家观点】全面促进普惠金融高质量发展

【专家观点】全面促进普惠金融高质量发展

来源:中国银行保险报时间:2023-08-11 07:56

□莫秀根

当前普惠金融正在步入高质量发展的新阶段,增量仍然是高质量发展的基础,提质确实显得越来越重要。影响普惠金融高质量发展因素有很多,包括对普惠金融概念的理解不到位、数字治理不健全、信用体系不完善、金融服务的基础设施落后、政策环境不利、金融生态体系不健全、金融能力缺乏等。要达到增量提质的目标,需要采取措施解决这些阻碍因素。

一要正确理解普惠金融,扩大服务边界。当前一些人比较容易将普惠金融等同于贷款,甚至是局限于优惠贷款,这限制了普惠金融的服务边界。一方面是要扩大内容边界,提高整个金融系统的包容性,不仅仅局限于信贷、支付、储蓄等,还应考虑如何增加资本市场、各种融资渠道、保险、理财等对小微企业和困难人群的包容性问题。尤其是人们对保险的需求更加普遍,而保险是当前普惠金融的一个短板。另一方面是要扩大客户边界,重点解决乡村金融服务。有两类人群的金融服务急需解决,一是乡村外出务工,二是创业人员。特别是创业人员,其自有资金和信用额度一般不能完全满足创业需要,需通过担保和抵押获得融资,而担保和抵押不足往往成为他们创业的关键阻碍。

二要完善信用体系建设。基于数字化的信用体系仍然是解决低收入人群和小微企业信贷的有效手段。当前金融科技非常成熟,应用也很广泛。然而,由于数据治理不完善,数据采集、储存、管理、使用、所有权、交易等规则缺乏,数字鸿沟依然存在,与建成一个完善的信用信息体系还有一定距离。有一部分低收入人群和小微企业由于没有完整的信用信息,而没有获得适当的授信。除此以外,信用体系与社会治理有密切的关系,建立一个诚信的社会,也是信用体系建设的一个重要内容。

三要兼顾金融服务的经济效果与社会效果。普惠金融高质量发展的最终目标是实现社会发展目标,也就是在商业可持续的基础上,为实现乡村振兴、“双碳”目标和共同富裕提供金融服务。普惠金融与绿色金融的融合,普惠金融与社会治理的融合,都是普惠金融高质量发展绕不开的途径。

四要围绕金融健康提供金融服务。对于客户来说,普惠金融的目标是提高客户的生活福祉。金融产品是一把双刃剑,使用得当可以提高客户的生活水平,如果使用不当,也可能给客户带来一定的风险。金融机构更加了解金融服务的风险,必须提供负责任的金融服务,要以客户为中心,金融服务要有利于客户金融健康的提升,也就是有利于客户使用金融工具来应对日常生活需要,有利于增加客户的金融韧性,有利于增加未来的发展潜力,也有利于提高其金融能力。

五要线上线下结合,线上提高效率,线下实现社会价值。数字化的金融服务可以大幅度提高金融服务的有效性、便捷性和客户体验。实践证明,数字金融并不是万能的,仍然需要有温度的线下金融服务。线下金融服务不但可以增加金融机构与客户之间的黏性,也有利于实现金融服务的社会目标。

六要建立健全一个完整的金融生态体系,包括建设良好的社会法治环境,建设完善的金融基础设施,特别是数据平台。一方面,建设市场化的数据平台,可以利用其金融科技能力,为客户提供低成本的优质服务。另一方面,建设良好的公共数据平台,可以为普惠金融政策精准实施提供数据化的平台支撑。

(作者系中国人民大学中国普惠金融研究院副院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