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动态> “新平台”成为“攻关站”

“新平台”成为“攻关站”

创新工作室

来源:中国银行保险报时间:2023-07-31 09:37


□本报记者 樊融杰

中国金融工会始终坚持服务金融中心工作的定位,以职工素质提升为主线,努力培养知识型、技术型、创新型金融职工,扎实推动金融系统劳模和工匠人才创新工作室创建及发展。

8年来,创新工作室呈现出梯次发展、规模放大、作用发挥的蓬勃发展态势。同时,创新工作室也为传承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提供了好载体和“新平台”,成为提升金融自主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的“孵化器”“攻关站”。

早在2015年,建设银行北京分行“刘艳快线”就被中国金融工会命名为金融系统首家劳模和工匠人才创新工作室。作为全国金融界一块闪亮的服务招牌,“刘艳快线”以“五快”(快反应、快行动、快联动、快落实、快见效)定义服务,以“劳动者港湾”为阵地持续开展服务户外劳动者“学雷锋”等社会公益活动,受到了社会广泛关注。


中国金融工会展区吸引观众驻足围观。

2017年,中国金融工会印发了《全国金融系统劳模和工匠人才创新工作室命名管理工作办法(试行)》等文件,明确创新工作室的目标任务、创建标准、考核管理和激励机制,从制度层面保证创新工作室工作持续有效开展。通过充分调研、严格审核,确保创建命名工作真实客观、科学规范。截至目前,中国金融工会已完成4批共151家金融系统劳模和工匠人才创新工作室的创建命名。

作为宣传金融劳模和工匠精神的阵地,中国金融工会将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相结合,创新搭建了劳模和工匠人才工作室网上VR展厅,广泛宣传各级创新工作室在人才培养、技术攻关、成果转化、经验交流等方面的创新做法,实现了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宣传的常态化、有形化、可视化,营造了支持创新、参与创新、敢于创新和争做创新先锋的良好氛围。

此外,《中国银行保险报》记者了解到,除大力发挥创新工作室示范引领和集智创新等作用外,中国金融工会还通过参加大国工匠创新交流大会,积极为金融职工搭建创新成果转化交流平台。通过专项补贴扶持培育优质项目、开展创新工作室领衔人清华大学专题培训、“金融工匠大讲堂”等活动,充分发挥劳模和工匠人才在开展技术创新、管理创新、服务创新、机制创新等方面示范和引领作用,将劳模、工匠的个体优势转化为群体优势。

未来中国金融工会将继续充分激发金融职工创新创造创优能力,打造更多高素质的金融职工队伍,为我国金融业高质量发展提供更有力的人才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