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要闻> 银行业协会《报告》显示:CIPS发挥出更重要作用

银行业协会《报告》显示:CIPS发挥出更重要作用

来源:中国银行保险报时间:2023-07-25 07:30

【记者 仇兆燕】近日,中国银行业协会贸易金融专业委员会发布《人民币国际化报告(2022-2023)》(以下简称《报告》)。《报告》显示,人民币国际化基础设施进一步完善,人民币跨境支付系统(英文简称CIPS)在人民币跨境支付清算服务方面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截至2022年末,CIPS共有参与者1360家,较2021年新增101家;全年CIPS累计处理支付业务440万笔,同比增长31.7%。

这是中国银行业协会自2016年起第七次发布人民币国际化报告。

除去人民币国际化基础设施进一步完善外,《报告》显示,2022年人民币跨境业务发展总体还呈现两个特点:一是贸易和直接投资跨境人民币结算继续保持快速增长,人民币在本外币跨境收付总额中占比近50%,已成为我国跨境收支第一大常用货币。二是证券投资业务继续成为推动人民币跨境使用增长的支撑力量。根据人民银行统计数据,2022年全国人民币跨境收付金额合计42万亿元,其中,经常项目10.52万亿元,资本项目31.62万亿元,证券投资收付金额占资本项目收付金额的75%。

《报告》认为,2022年以来,人民币国际化在取得积极进展的同时,仍然面临诸多挑战。从外部环境来看,国际政治格局剧烈动荡、大国博弈加剧、多重危机叠加,加剧了国际能源和粮食危机,进而加大了全球通胀压力和经济衰退风险。为缓解高通胀,不同国家实施了不同的货币政策,导致人民币对世界主要货币的利差、汇率出现波动,从而给人民币国际化带来挑战。从内部环境来看,国内经济下行压力持续增大,2022年全国GDP增速低于2021年;进入2023年,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三重压力仍然较大,受疫情“伤痕效应”、青年就业压力较大、消费复苏动能不足等影响,我国经济内生动力依旧不强,在此大环境下,人民币国际化的稳中求进存在一定挑战。

然而,中国经济韧性强、潜力大、活力足,长期向好的基本面依然不变。《报告》认为,坚持高水平对外开放,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都将为人民币国际化发展增强驱动力。金融市场对外开放的稳步推进、境内外市场主体对人民币接受度的持续提升以及人民币跨境收付金融基础设施的日益完善等,都将助力人民币国际化迈向更高水平。

《报告》建议,商业银行从四方面着力开展人民币跨境业务。一是发挥央企、国企和跨国公司等重点企业的引领作用;与石油、天然气等大宗商品交易商加强合作,引导鼓励其在大宗商品计价、结算中优先使用人民币;推动周边国家、“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及RCEP等重点区域的人民币跨境使用。二是提升人民币在股票、债券、外汇、要素等金融市场的计价、结算功能,积极营销境外发行人参与境内债券市场,提升综合化经营能力,扩大跨境金融合作,不断增强跨境展业及风险防控能力。三是通过多种期限和形式的跨境人民币境外贷款,配套资金交易和跨境人民币结算等金融服务,满足“走出去”企业持续增长的跨境融资需求,助力构建人民币跨境使用生态。四是结合自贸区和自贸港不同的创新政策和发展模式,找准创新业务切入点,推动人民币跨境业务创新与实践,为国内其他区域提供借鉴和参考;发挥贸易便利化政策优势,通过加大政策宣传力度和提升业务风控能力进一步挖掘跨境人民币业务在外贸新业态场景下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