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思想> 用数字化力量重塑银行经营逻辑

转型视野

用数字化力量重塑银行经营逻辑

来源:中国银行保险报时间:2023-07-21 08:51

□李建军 戴腾达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央高度重视发展数字经济,从国家层面部署推动数字经济发展。商业银行作为重要的金融机构,积极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将金融科技作为改革创新的动力,积极探索数字化转型之路,这既是我国发展数字经济的必然要求,也是商业银行突破自身发展瓶颈、摆脱原有“路径依赖”的内在需要。

艾瑞咨询《2023年中国银行业数字化转型研究报告》显示,2022年中国银行业IT投入3068亿元,预计未来国内银行业IT投入规模仍将以约24.6%的复合增长率保持高速增长态势,于2025年达到近6000亿元的规模投入。上市银行2022年年报数据表明,银行业在金融科技方面的财力、人力投入继续呈现高速增长态势,四大行科技资金投入均超200亿元,合计超千亿元,科技员工占比大幅攀升,普遍超过4%。今年3月29日,中国银行业协会、普华永道联合发布的《中国银行家调查报告(2022)》显示,59.9%的银行家将“推进数字化转型”作为战略重点,比2021年高出3.6个百分点,继续位列首位。55.4%的受访银行家认为“金融科技引领数字化转型,带动业务增长”是银行业未来首要的利润增长点。

数字化转型未来体现在三大方面

我们认为,近年来随着新技术不断涌现和迭代升级,银行业数字化转型正在进一步走向“深水区”,已从早期的电子化、信息化进入到智能化时代。用数字化力量重塑银行业经营与增长的逻辑,成为银行数字化创新与应用的主旋律,未来发展空间广阔,主要体现在以下三方面:

一是数智化进程加快,提升客户体验、优化业务流程方面潜力巨大。目前,大多数国内银行数字化转型还处在个别业务尝试,实现从无到有的局部铺排阶段。例如,虽然在客户营销、风险防控等少数几项业务板块做了有益的探索,但离银行业务的全面数字化升级还有较大差距。未来随着自动化流程、人工智能、机器学习和大数据分析等技术的广泛应用,数据处理速度和准确性的提高,银行各项业务的风险管理及合规性数字化处理效率将得到完善,银行的核心业务流程将会得到优化,银行各类业务产品的数字化实现以及全新的金融数字化生态场景服务创新将增强客户的数字体验,真正实现数字便民、利民、惠民。

二是推动创新和产品发展,重塑银行经营模式。数字化转型下银行能够更快速地开发和推出新产品,并通过利用技术和数据分析能力,更好地了解客户需求和市场趋势,从而开发出更具吸引力和差异化的产品。例如,商业银行可以通过移动银行应用程序提供新型的支付解决方案、个性化的理财工具以及与合作伙伴共同开发的创新产品。创新的经营模式也会随数字化进程逐渐产生,在客户营销、产品创新、经营管理等方面不断增强数字化能力。例如,商业银行可以利用区块链技术改进跨境支付和贸易融资等业务,提高效率和安全性。银行组织结构也将更具敏捷性,决策层级扁平化,提高决策的速度和灵活性,以适应数字化转型的需求。

三是互联合作与生态系统建设。数字化转型鼓励商业银行加强与供应商、企业、政府以及个人客户的合作,构建更加开放和协同的生态系统。这有助于推动金融创新、知识共享和资源整合,实现更大的协同效应和商业增长。在供应商端协同打造银行数字化生态网络,全方位为银行产业赋能。在政府端加强“政银合作”,帮助政府开发普惠金融产品,简化政府办事流程,提升基层政务服务能力及效率。在企业端促进“产银融合”,开发“银行+教育”“银行+消费”“银行+旅游”等创新应用产品,输出嵌入式金融服务。在个人客户端加强用户精细化标签,实现用户分层,助力个性化营销,如构建高净值客户资产配置模型、理财方案个性化配置和营销策略精准推送等。

破解转型面临的五个问题

目前,我国银行业数字化转型仍然面临一些问题,如银行业科技人才匮乏、银行业务与数字化技术难适配、数据治理基础薄弱、数据和网络监管安全难以保障等,还需进一步采取措施提高银行业数字化营销、运营管理和服务能力:

一是合理规划人才需求,加强人才引进和留住措施。数字化转型需要涉及多种技术领域,如人工智能、大数据分析、区块链、云计算等。当前市场上对这些技术领域的人才需求多,但相关专业人才的供应相对较少,导致银行业在数字化转型人才方面面临匮乏的局面。即使在目前数字化程度较高的国有大行,科技人员占比也普遍低于8%,相对于数字化转型的需求来说适配性还存在不足,中小银行科技更是面临科技人才匮乏的现实情况。因此,银行机构一方面要开源合作,特别是和高校、科研机构及科技公司建立合作关系,共同开展数字化转型研究和人才培养项目,吸引更多科技人才投身于银行业数字化转型。另一方面要为现有员工提供相关数字化转型培训和发展计划,以提升其数字化技能和综合能力,同时还要注重打造开放、创新的文化氛围,鼓励员工积极参与数字化转型。

二是制定综合的数字化转型战略,建立跨部门协作机制。银行需要制定综合的数字化转型战略,将技术和业务发展相互结合,确保技术的引入与业务目标的一致性。同时,银行各部门之间需要建立良好的沟通与协作机制,促进技术和业务的密切配合,共同解决技术与业务的难题。

三是建立数据治理框架和策略,推动数据集成和标准化。银行业应制定全面的数据治理框架和策略,明确数据负责人和相关的数据管理规范,条件允许时应尽快成立数据管理部门,采取措施确保数据质量,如数据清洗、数据验证和数据纠错等。银行在数字化转型中,要进一步采用标准化的数据格式、数据接口和数据标准,推动数据集成和标准化的实现。此外,建立数据共享机制和平台,促进不同部门和系统之间的数据共享和协作。

四是采用敏捷方法和流程,加速打造敏捷组织。敏捷方法和流程是打造敏捷组织的核心。银行可以引入敏捷开发方法,以快速响应变化、灵活调整和交付高质量的数字化产品和服务。同时,培养具有敏捷领导力的管理者和领导层,以推动变革、解决问题和激发团队创新精神。在数字化转型过程中,银行还需要建立快速反馈和迭代机制,及时了解项目进展、获取用户反馈,并进行相应调整,快速适应市场需求和变化,提供更好的数字化产品和服务。

五是创新风险控制框架,加强监测确保信息安全。银行需建立全面的风险管理框架,以涵盖各个领域的风险,包括市场风险、操作风险、信用风险等。该框架应明确风险的识别、评估、监测和控制的方法和流程,并确保其与数字化转型战略的一致性。随着数字化转型的推进,银行将会面临日益复杂的信息安全威胁,需采取一系列措施来加强信息安全,包括加密和身份验证技术的应用、网络和系统的监控、灾难恢复计划的建立等。同时,数字化转型可能涉及众多供应商和合作伙伴,银行应加强对供应链的管理和监督,确保供应商符合信息安全和合规要求,并定期评估供应链的风险和脆弱性。

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方兴未艾,快速演进。对于商业银行来说,进行数字化转型既是推动金融服务重塑升级的内在要求,也是赋能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商业银行应紧跟技术革新的趋势,不断加大金融科技创新投入,全力推动金融科技赋能,全面持续提升金融服务水平和全球竞争力。

(李建军系北京前沿金融监管科技研究院研究员;戴腾达系中央财经大学金融学院硕士研究生)